怎么查信用卡透支余额,怎么查信用卡透支额度

  

  全额使用信用卡额度,如果是正常消费,合法支出,没有逾期,实际上与恶意透支无关。有时候不要自己吓自己,尤其是心里有鬼的时候。这类客户可能是银行信用卡的最佳客户,银行每个月可以从商户那里收取不少刷卡手续费。但如果办卡不规范,可能会有很大问题,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   

  

     

  

  恶意透支的法律定义与是否使用全额关系不大。我国对信用卡“恶意透支”还是有非常严格明确的法律定义的。2018年,最高法、最高检最新司法解释对其定义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在这个法律定义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恶意透支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有两层递进关系,再加上主观故意,所以如果都符合要求,就构成恶意透支。   

  

  第一个因素,即信用卡透支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比如,信用卡的信用额度为5万元,持卡人尝试使用消费分期或现金分期,最终使用了6万元,即“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消费透支完毕,到账日没有还款,导致逾期。这两个元素都符合要求。   

  

     

  

  第二要素,即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不返还。发卡行不会在欠款逾期后立即催收,所以应分两次由发卡行有效催收,一般间隔一个月以上。收集方式有写信或邮寄,或正规录音收集,上门收集自然包括在内。   

  

  所以,从以上来看,恶意透支与信用卡每个月的使用额度是没有关系的。   

  

  恶意透支的成立应以“主观故意”为基础。没有这个要件,仍然不构成恶意透支,即使满足以上两个要件。记住还有一个“主观故意”的要求。如果是正常的消费透支,不存在主观故意。那么什么是主观故意呢?以下都算:   

  

  1.申请使用信用卡的意向。比如申请信用卡是为了套现其他非消费支出,套现赌债,超出自己范围的挥霍和高消费等等。只要不是正常消费,都可以算。   

  

     

  

  2.用假材料获得高信用额度,远高于你的还款能力。其实这个不好认定,但是如果证据确凿,是可以认定的。最终的法律事实是,实际透支金额远远超过自己的收入。至于超过几倍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目前没有法律定论。但至少应该是你月收入的5~10倍,甚至更多。   

  

  只有恶意透支不能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还需要数额等行为才能认定只构成恶意透支,不一定要处罚。法律上也有明文规定。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明确提高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决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将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恶意透支信用卡。   

  

  目前很多人认为,如果高于5万元,仍然认定为恶意透支,就可以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其实这是对上述司法解释的误解。5万元只是对平均工资收入的建议,必须有其他行为证据支持才能认定。所以一定不能把它当作唯一条件或者充分条件。   

  

     

  

  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人的收入是0元。他伪造收入证明等信息,骗取了一张限额为2万元的信用卡,挥霍一空,最终被认定为恶意透支。后来失联,给了银行假的联系方式,最后被判信用卡诈骗罪。   

  

  如果要判刑,除了恶意透支,持卡人还必须故意失联逃避沟通催收,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获取信用卡或逃避催收等。这都是恶意透支要判刑的条件。法律没有那么严格。法律在于教育大多数,惩罚少数。所以只要合法使用信用卡,逾期欠款,保持联系,合理沟通协商方案,就不会有被刑事处罚的风险。   

  

  使用合规卡,不非法套现,不伪造信息,不失联,保管好自己的财务信息。那么信用卡就是你生活中一个方便的帮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