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库车市什么时候正常上班

  

  竹雀戰(竹雀战)意味着打麻将。麻将牌由竹子制成,因此得名。蒋德明《書味集域外小說集逸話》:“李在《小說月報》俱乐部跟许振亚等人打架,一个读者进来买杂志。”   

  

  朱雀門(朱雀门),六朝古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门。它创建于金成帝成康的第二年。门上有两只青铜雀,因为它们的名字。 《南史宋紀中孝武帝》:“李俶驰道,从射虎门到朱雀门。”唐李白诗《宿白鷺洲寄楊江寧》:“别朱雀门,住白鹭洲黄昏。”见宋王襄《輿地紀勝建康府》。   

  

  朱雀,明星的名字。二十地之南七地的总称。 《書堯典》《日中星鸟》孙情邢燕舒:“后称星鸟,鸟名朱雀,南宿.郑康成的意思是,南方七宿,永远的鸟星。”见“朱鸟”。2.指有朱雀图案的军旗。 《吳子治兵》:“必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上面招摇,下面搞。”见“朱鸟”。3.古代传说中的吉祥动物,“四灵”之一。 《三輔黃圖未央宮》:“黑龙、白虎、朱雀、武莺,天四灵,取右方,王如何使宫、宫、亭?”4.南方诸神的名字。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朱鸟》唐韩注:“朱鸟,朱阙,南神也。”见“朱鸟”。   

  

  中雀,的碎片。郑源光祖《倩女離魂》首折:“我生鸾燕,他得有中阙封彪。”王铭Tingne 《种玉記贈玉》:“中间没有一只鸟的机会,但唱歌的鱼和唱歌的鱼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很难安定下来。”   

  

  雲雀(云雀),古指凤凰。 《文選左思魏都賦》:“腿细长的云雀,头挺得笔直,强有力的翅膀点缀着蓝天。”吕翔注:“云雀,凤凰也……说凤凰在屋檐上,踮起脚,昂起头。”2.也就是日鹞。又称“告天子”羽毛赤褐色,有黑色斑纹,嘴小而尖,翅膀大,飞得高,声音悦耳。华冠《故鄉》:“路边新埋的树苗已经抽出了嫩芽。云雀在蓝天上歌唱。”   

  

  以珠彈雀(以珠弹雀),用珍珠玩麻雀。比喻不能权衡轻重,得不偿失。 《莊子讓王》:“今日有人在此以侯之珠奏千鸟,天下笑。这是什么?它用的是重的,但它要的是轻的。”韩《太玄唐》:“珍珠弹在飞肉上,一去不复返。验:珍珠弹肉,花费太大。”范王注:“飞肉,飞鸟也。”唐王鸭注:“用珍珠打麻雀,收益永不亏。”   

  

  《残片中的燕雀之居,》隐喻了一座简陋的小屋。陈明乳源《金蓮記焚券》:“你应该尽最大努力恢复一只麻雀的家园。也不要说再见,或者以后再见面。”   

  

  燕雀之見(燕雀之见),比喻知识浅薄。戴名世,《朱翁詩序》,清代:“(翁)欲为之鬼,已不名于世。而我至今还在为此惋惜,我就像一只百灵鸟!”   

  

  燕雀處屋(燕雀处屋),参见“大厅里的燕子”。   

  

  燕雀處堂(燕雀处堂),这本书是《燕子屋》。 《孔叢子論勢》:“燕子在屋里,母子相食,其乐融融,自以为平安;在突发的炎症上,东宇会燃烧,燕子的颜色不变。我不知道我会怎么样。”后以“麻雀在厅”比喻身处险境而不自知。 《三國演義》回第113:“入朝不言;其野后,民有菜。所谓‘燕雀在厅,不知楼会不会烧’。” 《醒世恒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叫鸟坐厅堂,不知会怎样。” 《西湖佳話岳墳忠跡》:“高皇帝喜出望外,以为和谈已成,天下太平,遂下诏大赦天下.齐桓公看到赦令,不禁叹道:“这燕子在厅上!”"   

  

  燕雀(布谷鸟),又名“燕雀”。1.燕子和雀。指一只鸟。 《禮記三年問》:“至于幼雀,它们还有一会儿说话,然后就可以走了。”陆德明解释:“阙,本亦称爵。”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君夜,厅前,有一人如燕流,入君怀,说着说着。”梁江燕,南朝《翡翠賦》:“鸡为稻梁所忧,燕为厅堂所忧。”李东阳,明代,《春寒二十韻》:“帘中无燕,冰雪破。”樊增祥诗《再示兒輩》:“对于一只天生的雀,可以知道它是锁着钩着的。”2.比喻品质低劣的人。 《楚辭九章涉江》:“燕与喜鹊,巢与坛。”王逸注:“燕子黑鸟多口啼,以作喻。”唐李白《古風》之三十九:“梧桐筑巢燕子,三叶刺住鸳。”王琦注:“梧桐树是梧桐树的根,燕子要在上面筑巢,比喻小人得志。”唐李商隐诗《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凤凰期,燕子不相怜。”冯昊注解:“就是被人嫌弃的意思。”3.比喻庸俗而浅薄的人。 《漢書公孫弘卜式等傳贊》:“公孙弘、卜式、二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在羊貘之中。除非遇到合适的时机,否则他们怎么可能走到这一步?”颜师古注:“于洪等人皆有弘之羽仪。在他们进入之前,燕珏鄙视他们。”见“燕子知道天鹅的野心——燕子知道天鹅的野心”。4.比喻地位卑微的人。 《北史崔彥穆楊纂等傳論》:“崔、等。以前是在山东,落到了更低的位置,又作为羁绊回到了燕雀的行列,最后加入了龟派。可以说,他们看到了机会。”宋文英卷七《玉壺清話》:“开宝九年,太宗任昆仲。我一路走来,磕头痛哭,说:‘我是一只小鸟,有夫妻相伴,是个把我往死里赶的地方。   

。’”◆5.鳥名。嘴黃色,尖端微黑。翼羽黑色。體羽褐黃色,下部白色。尾羽黑色,部分帶白色。在我國為旅鳥和冬候鳥,見於<華東>、<華南>一帶。

  

仙雀,◆古代統治者以赤雀、白雀等的出現為祥瑞,因稱“仙雀”。○<隋><許善心>《神雀頌》:“丹烏流火,白雉從風,棲阿德邵,鳴<岐>祚隆。未如仙雀,近賀王宮,五靈何有,百福攸同。”

  

五色雀,◆鳥名。○<唐><鄭熊>《番遇雜篇》:“五色雀,一名音聲鳥,每樂作,有聲如鼓者、笛者、版者,滿山嘈囋,久而自罷。”○<宋><蘇軾>《五色雀》詩序:“<海南>有五色雀,常以兩絳者為長,進止必隨焉,俗謂之鳳皇云。”○<明><陳槤>《羅浮志雜志》:“<羅浮>有五色雀,各被方色,非時不見。若士大夫將遊山,則先翔集,寺僧以此為候。其尤可愛者,朱藍正色,若朝服焉。鐵冠黑色者,司其進止。”

  

五雀六燕,◆語出《九章算術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稱之衡,雀俱重,燕俱輕,一雀一燕交而處,衡適平。”後用以比喻兩者輕重相等。如:五雀六燕,銖兩悉稱。亦省作“五雀”。○<清><趙翼>《哭汪文端師》詩:“乙鴻精鑒別,五雀定衡銓。”◆补证条目■○语出《九章算术·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稱之衡,雀俱重,燕俱輕,一雀一燕交而處,衡適平。”■后用以比喻两者轻重相等。○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七:“陸(陸建瀛)以善試帖詩名於時,其所著《紫薇花館集》中有三百餘首之多,五雀六燕,銖兩悉稱,見者咸爲歎賞。”

  

五雀,◆見“五雀六燕”。

  

桃雀,◆鳥名,即鷦鷯。

  

太平雀,◆鳥名。即頻伽鳥。○<唐><元和>間<訶陵國>所獻。頻伽為妙音之意。○<宋><方勺>《泊宅編》卷一:“<徽宗>興畫學,嘗自試諸生,以‘萬年枝上太平雀’為題,無中程者。或密扣中貴,答曰:‘萬年枝,冬青木也。太平雀,頻伽鳥也’。”

  

神雀,◆瑞鳥。謂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神雀仍集,麒麟自至。”○<劉良>注:“神雀,瑞鳥。”○《東觀漢記明帝紀》:“神雀五色,翔集京師。”○《後漢書馮衍傳下》:“神雀翔於鴻崖兮,玄武潛於嬰冥。”○<李賢>注:“神雀,謂鳳也。”

  

蛇珠雀環(蛇珠雀环),◆同“蛇雀之報”。◆<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方正學蛇報之妄》:“小人之說不止蛇珠雀環之可笑也。”

  

蛇雀之報(蛇雀之报),◆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以藥封之,蛇乃能行,歲餘,蛇銜明珠以報之,謂之隋侯珠、明月珠。見《淮南子覽冥訓》<漢><高誘>注、<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十。○<楊寶>幼時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救之養百餘日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以白環四枚相報,並云當使其子孫潔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環。見《後漢書楊震傳》<李賢>注引《續齊諧記》。後以“蛇雀之報”為報恩的典故。○<宋><歐陽修>《<歸田錄>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蛇雀之報。”

  

山雀,◆1.山間小鳥,如麻雀等。○<南朝><宋><鮑照>《秋夜》詩之二:“荒徑馳野鼠,空庭聚山雀。”○<唐><錢起>《幽居春暮書懷》詩:“谿雲雜雨來茅屋,山雀將雛到藥欄。”◆2.鳥綱,山雀科各種類的通稱。小型鳴禽,主食昆蟲及幼蟲,為農林益鳥。我國常見的有白臉山雀。體長約13厘米,頭部羽毛藍黑色,頰部白色,活躍於山區林間。

  

雀子,◆1.麻雀。亦泛指小鳥。○<南朝><梁><沈約>《齊禪林寺尼凈秀行狀》:“夜即夢見鴉鵲、鴝鵒、雀子各乘車。”○《北齊書神武帝紀》:“先是童謠曰:‘可憐青雀子,飛來<鄴城>裏。’”◆2.雀斑。

  

雀眼,◆1.端硯上的一種圓形紋。○<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五:“硯品中,端石,人皆貴重之……或佳其有眼為端,或以無眼為貴……眼之品類不一,曰‘鸚哥眼’、曰‘鴝鵒眼’、曰‘了哥眼’、曰‘雀眼’、曰‘雞翁眼’、曰‘貓眼’、曰‘菉豆眼’,各以形似名之。”◆2.比喻細孔。○<宋><王安石>《三月十日韓子華招飲歸城》詩:“清明曉赴<韓侯>家,自買白杏丁香花。雀眼塗金銀蔑籠,貯在當庭呼舞娃。”

  

雀喜,◆舊謂晨起聞雀噪是喜慶之兆。○<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蕭七》:“猶冀七姊復至,晨占雀喜,夕卜燈花,而竟無消息矣。”

  

雀息,◆猶屏息。形容恐懼,不敢做聲。○《三國志吳志韋曜傳》:“抱怖雀息,乞垂哀省。”○<南朝><梁><陶弘景>《請雨詞》:“頃亢旱積旬,苗稼焦涸,遠近嗷嗷,瞻天雀息。”○《北史高麗傳》:“<柳>張目叱之,拳擊<成>墜於床下,<成>左右雀息不敢動。”

  

雀瓦,◆硯之一種。○<清><鈕琇>《觚賸石言》:“澄泥歛色,雀瓦銷英。”

  

雀頭香(雀头香),◆即香附子。一種香料。○《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立<登>為太子”<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是歲<魏文帝>遣使求雀頭香。”○《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二年》載此事,<胡三省>注云:“《本草》以香附子為雀頭香。此物處處有之,非珍也,恐別是一物。”○<宋><梅堯臣>《賜酒》詩:“近親龍尾道,遠襲雀頭香。”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莎草香附子》。

  

雀頭履(雀头履),◆古代女子所穿的一種鞋子。

  

雀臺(雀台),◆即<銅雀台>。○<漢><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古<鄴城>的西北隅。○<南朝><宋><鮑照>《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出登<雀臺>,東下望雲闕。”○<北周><庾信>《擬連珠》之十二:“是以<隋>珠日月,無益<驪山>之火;<雀臺>絃管,空望<西陵>之松。”

  

雀書(雀书),◆雀所銜的丹書。古代迷信,以為帝王受命之瑞應。語本《太平御覽》卷九二二引《尚書中候》:“赤雀御丹書,入<豊>,止於<昌>前。”○<南朝><陳><沈炯>《歸魂賦》:“龜圖雀書之秘。”

  

雀生,◆喻指微賤的生命。○<唐><裴鉶>《傳奇陶尹二君》:“恐葬魚腹,猶貪雀生。”

  

雀鳥(雀鸟),◆鳥雀。○<元><錢惟善>《至元六年庚辰十有二月朔己亥大雨雪戊申復雨雪》詩:“虎狼憑威肆貪虐,雀鳥凍死何哀傷。”○《紅樓夢》第三回:“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着各色鸚鵡、畫眉等雀鳥。”○<郭沫若>《一隻手》四:“她自己就像被人家把翅子打斷了的雀鳥一樣,落在地下,要想飛怎麼也飛不起來。”

  

雀迷眼,◆方言。雀至夕不見物。指黃昏。○<楊朔>《大旗》:“雀迷眼的時候,修路的農民才散工。”

  

雀梅,◆樹木名。即郁李。○<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唐棣之華》:“康棣,奧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車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成實,大如李子,可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郁李》:“薁李、郁李:車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雀馬魚龍(雀马鱼龙),◆泛指珍禽異獸。語本《漢書西域傳贊》:“自是之後,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後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宋><秦觀>《望海潮廣陵懷古》詞:“紋錦製帆,明珠濺雨,甯論雀馬魚龍。”

  

雀羅門(雀罗门),◆《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後以“雀羅門”形容冷落的門庭或失勢之家。○<唐><劉禹錫>《有感》詩:“昨宵<鳳池>客,今日雀羅門。”○<宋><蘇軾>《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羅門。”○<明><唐順之>《憲副饒湖田見過陳渡草堂賦此為贈》:“豈知繡斧客,還過雀羅門。”

  

雀羅(雀罗),◆捕雀的網羅。常用以形容門庭冷落。○《晉書會稽文孝王道子傳》:“時謂<道子>為東錄,<元顯>為西錄。西府車騎填湊,東第門下可設雀羅矣。”○<宋><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詩:“雀羅弔廷尉,秋扇悲婕妤。”○<清><錢謙益>《歲暮雜懷》詩:“卒歲聞門有雀羅,流年徂謝意如何。”參見“雀羅門”。

  

雀立,◆猶鶴立。竦身而立。雀為“鶴”字之訛。○《戰國策楚策一》:“﹝<棼冒勃蘇>﹞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轉,晝吟宵哭。”○<朱祖耿>集注引<王引之>曰:“雀當為鶴字之誤也。鶴與鶴同。鶴立,謂竦身而立也。○《文選求通親親表》‘實懷鶴立企佇之心’,<李善>注引此策:‘鶴立不轉。’《初學記人事部》、《太平御覽人事部》引此並與《文選》注同。○《鴻烈脩務篇》曰:‘<申包胥>(即<棼冒勃蘇>)鶴跱而不食,晝吟宵哭。’皆其明證。”一說猶雀躍。○<鮑彪>注:“雀立,踊也。”

  

雀離浮圖(雀离浮图),◆古代巨塔名。相傳為公元78-100年間由<大月氏>國王<迦尼色伽>(Kaniska)所建。為佛教四大塔之一。○<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宋云惠生使西域》:“東南七里有雀離浮圖……西域浮圖,最為第一。”亦作“雀離佛圖”。。○《魏書西域傳乾陀國》:“﹝<乾陀國>﹞所都東城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謂‘雀離佛圖’也。”參見“雀離”。

  

雀離佛圖(雀离佛图),◆見“雀離浮圖”。

  

雀離(雀离),◆梵語Cakra,或音譯為“昭怙釐”。古<屈支國>寺名,在今<庫車>北<蘇巴什>地方。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屈支國》。後以“雀離”泛指佛寺,佛塔。○<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二》:“釋氏《西域記》曰:國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離大清淨>。”○<楊守敬>注疏:“《唐西域記》:<屈支國>城北四十餘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藍,同名<昭怙釐>。在國北,里數與此寺略同,釐、離亦音近,<昭怙釐>蓋即此<雀離>也。又按《北史西域傳》:‘<乾陀國>都城東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謂<雀離佛圖>。’《集古錄》有<武平>元年《龍華寺浮圖碑》,稱‘造爵離一區’。然則‘爵離’為寺之通稱,不第<赤沙>之寺有此名也。”○<清><許承欽>《古寺》詩:“偶款松關到雀離,苔花蝕盡<至元>碑。”

  

雀金泥,◆用孔雀毛織成的毛料。○《紅樓夢》第五二回:“這叫做‘雀金泥’。這是<俄羅斯國>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

  

雀角,◆1.指獄訟;爭吵。○<明><沈鯨>《雙珠記吉筵敘故》:“我與那人爭毆一場,就遭他鼠牙并雀角,險健搆虛詞。”○<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冤獄》:“偶因鵝鴨之爭,致起雀角之忿。”○<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詞訟》:“閭閻雀角,起於一時之忿爭,因而趨告。”參見“雀角鼠牙”。2.《詩召南行露》有“誰謂雀無角”之句,因以“雀角”為該篇的代稱。○<姚華>《論文後編》:“《江汜》發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

  

雀環(雀环),◆《後漢書楊震傳》“父<寶>”<李賢>注引<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取之以歸,置巾箱中,唯食黃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後用“雀環”為知恩報德之典。○<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方正學蛇報之妄》:“嗚呼!小人之說不止蛇珠雀環之可笑也。○<宋庠>登科,此常事耳,而以為救蟻之報,甚至於繪之為圖以惑世愚民。”參見“銜環”。

  

雀兒(雀儿),◆麻雀;小鳥。○<唐><韓愈>《贈侯喜》詩:“蝦蟆跳過雀兒浴,此縱有魚何足求。”○<宋><梅堯臣>《朝》詩之一:“青苔井畔雀兒鬥,烏臼樹頭鴉舅鳴。”○《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少年道:‘等我打了這個雀兒看。’手起彈子落,把麻雀打死了一個墜下去。”

  

雀頂(雀顶),◆<清>代舉人和生員的冠飾。○《清會典禮部五官員士庶冠服》:“舉人、官生、貢生、監生冠,用金雀頂,帶用明羊角圓版,銀鑲邊。”○《清會典禮部五官員士庶冠服》:“生員冠,用銀雀頂,帶用烏角圓版,銀鑲邊。”

  

雀步,◆謂行走似雀躍。○<唐><李賀>《黃家洞》詩:“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王琦>彙解:“雀步,狀蠻人之行,猶雀之躍,蹙行沙上,促促有聲。”

  

青雀門(青雀门),◆<漢><長安>古城<霸城門>的別稱。舊題<漢><郭憲>《洞冥記》卷一:“<漢武帝>……乃改<崇蘭閣>為<猗蘭殿>,後<王夫人>誕<武帝>于此殿,有青雀群飛于<霸城門>,乃改為<青雀門>。乃更修飾,刻木為綺橑,雀去,因名<青綺門>。”

  

青雀,◆1.鳥名。桑扈的別名。○《淮南子說林訓》“桑扈不啄粟”<漢><高誘>注:“桑扈,青雀,一名竊脂。”○<唐><王維>《青雀歌》:“青雀翅羽短,未能遠食玉山禾。”○<趙殿成>箋注:“青雀,《爾雅》:‘桑扈竊脂。’<郭璞>注:‘俗謂之青雀。’”參見“桑扈”。2.鳥名。即鷁。水鳥名。○《禮記曲禮上》“則載青旌”<漢><鄭玄>注:“青,青雀,水鳥。”◆3.指青鳥。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鳥。○<南朝><宋><鮑照>《野鵝賦》:“無青雀之銜命,乏赤鴈之嘉祥。”○<唐><李商隱>《漢宮詞》:“青雀西飛竟未迴,君王長在<集靈臺>。”○《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彩鸞舞後腸空斷,青雀飛來信不傳。”◆4.見“青雀舫”。◆5.<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的小字。○《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七年》:“上謂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懷云:“臣今日始得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胡三省>注:“<泰>,小字<青雀>。”○<宋><范成大>《重讀唐太宗紀立晉王》詩:“<承乾>謀父保天年,<青雀>圖兄亦兩全。”

  

鳥雀(鸟雀),◆泛指小鳥。○《左傳文公十八年》:“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唐><劉長卿>《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句當苗稅充百官俸錢》詩:“鳥雀空城在,榛蕪舊路遷。”○<魯迅>《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

  

明珠彈雀(明珠弹雀),◆比喻得不償失或使用不當。語出<漢><揚雄>《太玄唐》:“明珠彈於飛肉,其得不復。測曰:明珠彈肉,費不當也。”○<范望>注:“飛肉,禽鳥也。”○<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黃金滿笥,不以投龜;明珠徑寸,豈勞彈雀。”○《封神演義》第十三回:“道兄,好好把<哪吒>叫他出來見我,還是好面相看,萬事俱息;若道兄隱護,只恐明珠彈雀,反為不美。”○<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前提》:“彩鳳隨鴉,明珠彈雀,樂府淒涼詠采蕪。”

  

門可羅雀(门可罗雀),◆形容門庭冷落,來客絕少。語出《史記汲鄭列傳論》:“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梁書到溉傳》:“及臥疾家園,門可羅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僮奴婢媼皆散,不半載,門可羅雀矣。”○《人民日報》1981.2.7:“在這期間,我原來門可羅雀的住處忽然熱鬧起來。”亦作“門可張羅”、“門堪羅雀”。○《太平廣記》卷一八七引<唐><韋述>《兩京記》:“<唐>初,祕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自是門可張羅。”○《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三年》:“西府車騎填湊,東第門可張羅。”○<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然<丁晉公>詩固嘗云‘屋可占烏曾貴仕,門堪羅雀稱衰翁’矣。”○<金><元好問>《寄西溪相禪師》詩:“門堪羅雀仍未害,釜欲生魚當奈何。”○<清><李漁>《慎鸞交絕見》:“體統乖,威儀褻,綱常沒半些,又不是門堪羅雀無賓客。”

  

梅花雀,◆鳥名。屬文鳥科。我國僅有紅梅花雀。體羽主要為紅色,並散綴多數小白點。頭、頸、兩翼及尾呈暗紅色,故也稱紅雀。◆补证条目■鸟名。属文鸟科。我国仅有红梅花雀。体羽主要为红色,并散缀多数小白点。头、颈、两翼及尾呈暗红色,故也称红雀。○徐志摩《呻吟语》:“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像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羅雀(罗雀),◆1.形容門庭寂靜或冷落。○<唐><白居易>《寄皇甫賓客》詩:“臥掩羅雀門,無人驚我睡。”○<宋><劉克莊>《鳳凰閣》詞:“安用羡伊結駟,歎儂羅雀。”○<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月餘,試畢賈歸,地可羅雀矣。”參見“門可羅雀”。2.喻用盡辦法搜刮財物。○<梁啟超>《歲暮感懷》詩:“近聞誅歛空羅雀,儻肯哀鳴念澤鴻。”參見“羅雀掘鼠”。

  

龍雀(龙雀),◆1.傳說中的神鳥。鳥身鹿頸。○《文選張衡<東京賦>》:“龍雀蟠蜿,天馬半漢。”○<薛綜>注:“龍雀,飛廉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推蜚廉”<裴駰>集解引<晉><郭璞>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2.<晉>時<赫連勃勃>寶刀名。製作極巧,下為大環,以纏龍為之,其首鳥形。○<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并造五兵,器銳精利,乃咸百鍊為龍雀大鐶,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宋><蘇軾>《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寶刀匣不見,但見龍雀環。”○<清><吳偉業>《恭紀聖駕幸南海子遇雪大獵》詩:“君王羽獵近<長安>,龍雀刀環七寶鞍。”

  

空城雀,◆樂府雜曲歌辭名。○<南朝><宋><鮑照>《代空城雀》詩:“雀乳四鷇,空城之阿。朝食野粟,夕飲冰河。高飛畏鴟鳶,下飛畏網羅。”後比喻亂世災民。○<唐><李白>《空城雀》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唐><王建>《空城雀》詩:“空城雀,何不飛來人家住?空城無人種禾黍。”

  

金絲雀(金丝雀),◆鳥名。面部至胸部黃色,腰部黃綠色,腹部白色,尾巴和翅膀黑色,鳴聲婉轉動聽。變種很多。對煤氣很敏感,空氣中有極少量煤氣就會暈倒,因此可以用來檢查礦井中有沒有煤氣。通稱黃鳥。○<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窗外正開着深紫色的一樹丁香,窗內挂着一隻銅絲籠子,關着一隻玲瓏跳唱的金絲雀。”

  

金雀,◆1.釵名。婦女首飾。○<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金雀垂藻翹,瓊珮結瑤璠。”○<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明><無心子>《金雀記開場》:“擲果車燈宵馳縱,金雀盟天假良緣。”◆2.花名。

  

家雀,◆麻雀的俗名。○《紅樓夢》第八二回:“﹝<黛玉>﹞正要蒙矓睡去,聽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兒的聲兒,啾啾唧唧,叫個不住。”○<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爺餓不死沒眼的家雀。”

  

黃雀環(黄雀环),◆指報恩的贈物。○<明><阮大鋮>《燕子箋收女》:“烏衣羽,倒做黃雀環。兩相通,非偶然。”

  

黃雀風(黄雀风),◆夏天的東南風。○《初學記》卷一引<晉><周處>《風土記》:“五月風發,六日乃止。黃雀風,是時海魚變為黃雀,因以名之。”

  

黃雀報(黄雀报),◆<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楊寶>年九歲,至<華陰山>,見黃雀為鴟梟所搏,墜地。○<寶>取歸,置巾箱中,唯食黃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曰:“吾<西王母>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玉環四枚與之。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公,事如此環矣。”後以“黃雀報”指感恩圖報。○<明><何景明>《雙燕篇》:“雖無黃雀報,歲願巢君堂。”

  

黃雀(黄雀),◆1.鳥名。雄鳥上體淺黃綠色,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黃。雌鳥上體微黃有暗褐條紋。鳴聲清脆,飼養為觀賞鳥。○《周禮夏官羅氏》“羅春鳥”<漢><鄭玄>注:“春鳥,蟄而始出者,若今<南郡>黃雀之屬。”○《文選張衡<西京賦>》:“翔鶤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薛綜>注:“青鳥黃雀,皆小鳥。”○<晉><張協>《七命》:“晨鳧露鵠,霜鵽黃雀。”◆2.《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時歌謠又曰:‘邪徑敗良田,讒口辭善人。桂樹華不實,黃爵巢其顛。故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桂,赤色,<漢>家象。華不實,繼無嗣也。○<王莽>自謂黃象,黃爵巢其顛也。”此以“黃雀”比喻<王莽>,後比喻得志之小人。○<唐><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黃雀徒巢桂,<青門>遂種瓜。”◆3.比喻俗士或以閑散自適者。○《文選劉楨<贈從弟>詩》:“於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李善>注:“黃雀,喻俗士也。”○<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紫鸞無近遠,黃雀任翩翾。”○<仇兆鰲>注:“朝謁不預,則起居自適,亦何羨章署之榮乎。所以黃雀卑飛,唯知舊學,而紫鸞高舉,端屬明公矣。”

  

鴻雀(鸿雀),◆1.天鵝。◆2.古宮殿名。○《太平御覽》卷一七九引《漢宮殿名》:“<長安>有<臨山觀>……<鴻雀觀>。”

  

寒雀,◆寒天的麻雀。○<南朝><梁><沈約>《郊居賦》:“秋蜩吟葉,寒雀噪枝。”○<唐><李百藥>《秋晚登古城》詩:“穨墉寒雀集,荒堞晚烏驚。”○<曲波>《橋隆飆》二一:“懶散的鐘聲,催醒了寒雀,催睡了星星。”

  

鬼雀,◆烏鴉之一種。○<清><厲荃>《事物异名錄禽鳥上烏鴉》:“《格物總論》:鴉之種類亦繁,有大喙,乃白頸,而不能反哺者,南人謂之鬼雀,鳴則凶咎。”

  

冠雀,◆即鸛雀。○《後漢書楊震傳》:“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李賢>注:“冠,音貫,即鸛雀也。”

  

工雀,◆見“工爵”。

  

負雀(负雀),◆亦稱“負爵”。◆鷂的別名。○《藝文類聚》卷九一引《爾雅》:“鸇,負雀,鷂也。”按,今本《爾雅釋鳥》:“鷣,負雀。”○<郭璞>注:“鷣,鷂也。○<江>南呼之為鷣,善捉雀,因名云。”○《急就篇》卷四“鷹鷂鴇鴰翳雕尾”<唐><顏師古>注:“鷂,一名題肩,亦曰擊征,又名負爵,色類甚多,皆鷙鳥也。”

  

鬥雀(斗雀),◆雀性好鬥,故名。○<唐><姚合>《和裴令公游南莊》:“鬥雀翻衣袂,驚魚觸釣竿。”○<唐><張祜>《江南雜題》詩:“怒蛙橫飽腹,鬥雀墮輕毛。”

  

帝女雀,◆精衛的別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記》卷上:“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一名鳥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呼帝女雀。”參見“精衛”。

  

彈雀(弹雀),◆1.射雀。○《論衡書解》:“蛢彈雀則失鷜,射鵲則失鴈。”○<南朝><陳><張正見>《艷歌行》:“調鷹向新市,彈雀往<睢陽>。”◆2.《莊子讓王》:“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後以“彈雀”比喻輕重倒置、得不償失的行動。○<清><黃宗羲>《<淮安戴氏家譜>序》:“天下之書,最不可信者有二:郡縣之誌也,氏族之譜也。郡縣之誌,狐貉口中之姓氏,子孫必欲探而出之,始以賄賂,繼之哃喝。○<董狐>、<南史>之筆,豈忍彈雀?”

  

丹雀,◆神話中象徵祥瑞的赤色雀。○<晉><王嘉>《拾遺記炎帝神農》:“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於田,食者老而不死。”○<唐><杜甫>《送高司直尋封閬州》詩:“丹雀銜書來,暮棲何鄉樹?”<仇兆鰲>注:“《周禮》疏:‘季秋甲子,赤雀銜丹書入<豐>。’”

  

大雀,◆指鴕鳥。○《漢書西域傳贊》:“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參見“大爵”。

  

翠雀,◆即翡翠鳥。○<晉><郭璞>《翡翠贊》:“翠雀麋鳥,越在<南海>。羽不供用,肉不足宰。懷璧其罪,賈害以采。”

  

處堂燕雀(处堂燕雀),◆見“處堂燕鵲”。

  

楚雀,◆即黃鸝。○《爾雅釋鳥》:“鵹黃,楚雀。”○<南朝><梁><沈約>《郊居賦》:“其林鳥則翻泊頡頏,遺音下上,楚雀多名,流鶯雜響。”○<明><劉基>《漫成》詩之一:“無端雙楚雀,又向屋頭鳴。”

  

赤雀,◆1.傳說中的瑞鳥。○《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唐><孔穎達>疏:“言人有至誠,天地不能隱,如<文王>有至誠,招赤雀之瑞也。”○<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赤雀翻然至,黃龍詎假媒?”參見“赤雀銜丹書-赤雀銜丹書”。2.古代戰艦名。○<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蒼鷹、赤雀,鐵軸牙檣。”○<倪璠>注:“皆戰艦也。”◆补证条目■传说中的瑞鸟。○汉王充《论衡·初稟》:“文王得赤雀,武王得白魚赤烏。”○又《恢国》:“文王起,得赤雀,武王得魚、烏。”

  

賓雀(宾雀),◆亦作“賓爵”。◆老雀。泛指家雀。○《呂氏春秋季秋》:“候鴈來,賓爵入大水為蛤。”○<高誘>注:“賓爵者,老爵也,棲宿於人堂宇之間,有似賓客,故謂之賓爵。”○《爾雅翼釋鳥》:“雀,小隹,依人以居,其小者黃口,貪食易捕;老者黠,難取,號為賓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雀》:“雀,短尾小鳥也……棲宿簷瓦之間,馴近階除之際,如賓客然,故曰瓦雀、賓雀。”

  

白雀,◆白色的雀。古時以為祥瑞。○《晉書樂志下》:“白雀呈瑞,素羽明鮮。”○<前蜀><貫休>《上盧使君》詩:“嘉樹白雀來,祥煙甘露墜。”○《新唐書張知謇傳》:“兄弟五人,門皆列戟,白雀巢其庭。”○<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雀》:“又有白雀,緯書以為瑞應所感。”

  

雀鼠,◆1.麻雀和老鼠。○《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操>怒,謂<融>曰:‘<禰衡>豎子,孤殺之猶雀鼠耳。’”<宋><蘇軾>《寄劉孝叔》詩:“方將雀鼠偷太倉,未肯衣冠掛<神武>。”○<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處處雀鼠盡,夜夜雞犬驚。”◆2.粟鼠,大鼠。○《詩魏風碩鼠》“碩鼠碩鼠”<三國><吳><陸璣>疏:“今<河>東有大鼠,能人立,交前兩腳於頭上,跳舞善鳴,食人禾苗,人逐則走,入樹空中,亦有五技,或謂之雀鼠。其形大,故序云大鼠也。”◆3.比喻小人。○<唐><周曇>《博陸侯》詩:“棟梁徒自保堅貞,毀穴難防雀鼠爭。不是主人知詐偽,如何柱石免敧傾。”

  

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極。○《東觀漢記陽球傳》:“乃磔<甫>尸,署曰‘賊臣<王甫>’。於是權門惶怖股慄,莫不雀目鼠步,京師肅然。”

  

雀角鼠牙,◆本謂強逼女子成婚而興獄訟。後泛指獄訟,爭吵。語本《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又:“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孔穎達>疏:“此強暴之男,侵凌貞女;女不肯從,為男所訟,故貞女與對,此陳其辭也。”○《花月痕》第五十回:“泯雀角鼠牙之釁,絕狼吞虎噬之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