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碳交易发展前景,区块链和碳交易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1摄氏度。《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摄氏度以内。观测表明,中国变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1.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   

  

  2.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死亡。   

  

  3.蝗虫灾害影响生态系统,如非洲,严重威胁粮食。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向世界宣布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和碳中和愿景。   

  

  “3060”碳目标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实现碳中和。   

  

     

  

  2021 -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   

  

  2031 -2045年:快速减少碳排放   

  

  2046 -2060年:深度脱碳以实现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在某个时候,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后逐渐回落。   

  

  碳中和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一场强有力的国家碳中和行动从上到下迅速展开,展示了全面启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决心。it企业如何抓住这一经济转型的大好机遇?如何减少企业的碳排放?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碳中和?   

  

     

  

  区块链与碳中和   

  

  具有数据可追溯、多重信任、分布式网络、智能契约等诸多特性的区块链将是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   

  

  埃森哲中国称,一些专家认为,碳中和是区块链科技真正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许多“杀手级应用”将会诞生。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不可替代性,区块链在碳中和领域的应用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碳账户(个人和企业减少的碳排放量)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除银行账户和信用账户之外的另一个个人和企业的标准,是管理人类与气候环境关系的有力工具。碳账户的建立和推广可以让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参与到碳中和的实现中来。   

  

     

  

  哈希科技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与行业主管部门、碳交易主体、权威认证单位共同建立碳汇技术服务和碳资产管理平台(碳链),实现碳排放信息的确认和价值化,实现碳排放数据的链式流通;同时,开放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实现价值互联。从而构建多方背书、数据协同、不可更改的信任生态,推动中国碳中和社会化进程。   

  

  碳链   

  

  基于区块链碳汇技术服务及碳资产管理平台   

  

     

  

  碳链优势   

  

  1.建立符合区块链特点的碳链存管系统。   

  

  以区块链底层技术为核心构建的碳链,可以建立区块链存证体系,通过加密算法实现信息安全,避免数据隐私泄露,实现数据协同、真实性和信息共享。   

  

  2.建立碳资产链接,解决碳资产管理痛点。   

  

  碳链通过多节点的存款数据建立机构间的碳资产链接。碳链展示了所有者的碳数据资源,可以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开展碳交易、碳金融等业务,盘活所有者的碳资产。   

  

  3.建立可信的数据系统,帮助实现双碳目标。   

  

  碳链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协同共享,建立信任机制。通过国家方法论验证碳排放核算,为碳资产规划提供策略,有助于实现珠江三角洲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芯片,碳链有效解决碳汇数据可信采集难题,并实现碳资产上链确权形成碳积分。碳链打通金融机构,碳积分进入碳交易市场流转变现,获得绿色金融服务。

  

  

碳链的价值和意义

  

1.助力全供应链碳披露

  

基于区块链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促成多方信任等特点,可建立覆盖整条供应链的溯源应用,能够提升产业链条的透明度。有了透明且可信的数据,企业才可以进行有效的碳披露,也可以通过溯源数据收集分析自己的碳排放表现,优化业务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实现真正的碳中和供应链。

  

2.实现智能交易,建立可信环境

  

企业的碳排放数据与生产、经营情况相关,也侧面体现了一家企业的研发方向和技术选型。出于数据安全和保护商业机密的考虑,多数企业对碳披露持保守态度,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应用能够有效消除企业在这方面的担忧。

  

3.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

  

区块链结合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做到信息可验证但不可见。通过数据所有者的私钥签名授权,数据访问权可临时开放给特定的潜在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监管机构验证碳排放相关数据,一切可量化的碳排放数据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实现数据安全共享。

  

消除企业数据安全担忧,碳排放数据可在产业级范围内实现流通和共享,数据价值能够真正被解锁,将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进程。

  

4.落实碳数据可信留存

  

目前碳排放数据收集依然存在人为因素,数据错误、谎报等风险难以避免,导致碳排放相关数据质量较低、标准化不足。

  


  

区块链结合物联网应用,通过部署智能合约芯片装置,让碳排放数据在产生同时就被加密并写入区块链网络,能够有效提升数据实时性、精确度和可信度。同时,任何企图篡改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记录留存,在碳排放数据造假、作弊门槛被大幅提高。

  

  


  

2021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仅交易第一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483.29万吨,累计成交额达2.5亿元。随着我国电力、石化等八大行业全部纳入碳市场后,按市场规模为60亿吨、碳价格50元计算,未来全国碳市场的现货配额资产总值将达3000亿元。加上碳期货、碳债券、质押融资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整体市场规模将是几十万亿元至上百万亿元级别。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2021年碳定价现状与趋势》,EU ETS碳交易价为50欧元/吨(约380元/吨),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个交易日碳配额平均价格为51.23元/吨,不仅远低于欧盟市场价格,更远低于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碳价,即应在2030年前达到50–100美元(约325-650元/吨)。随着中国碳约束加强、碳配额收紧及免费配额比例下降,碳资产将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碳价上涨是必然趋势。同时,未来国际碳市场实现连通,我国的碳价也将看齐发达国家的水平上涨,后续增长的想象空间很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