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二章题库及答案,仪器分析第四版第七章答案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安澜是中国人的千年期盼。在黄河沿岸5400多公里的河岸上,有一群监控战士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着黄河。他们是黄河前线的水文学家。黄河沿岸有140多个水文站,其中有一个水文站条件最艰苦,位置最陡。这个水文站就是龙门水文站,被称为“悬崖上的水文站”。   

  

  龙门水文站建在一个悬崖上,这里是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龙门水文站这边属于陕西韩城。背靠万仞的悬崖,面对奔流不息的黄河,要想进入水文站,必须乘坐河对岸唯一的交通工具——索道“吊箱”。这是龙门水文学家的生命线。   

  

  黄河水利委员会龙门水文站副站长杨文博说:“人和物资都要靠吊箱来回运送。吊箱距离水面20多米。平时无风不涨水的时候,运行比较平稳。一旦风力达到六七级,吊箱就来回晃动。有时候人根本站不住,必须快点,特别是起停的时候,在河中央的时候。”   

  

  龙门水文站是黄河干流控制站和黄河中游洪水编号站。每天都要向国家防汛总、黄河水利委员会和20多个地方防汛部门提供水文信息。为了黄河的安澜,一代又一代的龙门水文学家在这里守护和“把脉”黄河。   

  

  龙门水文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龙门崖,因为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合水文勘测。从空中看,黄河蜿蜒流过700公里长的晋陕大峡谷,冲出壶口,冲下峡谷最南端的险关龙门。过了龙门,瞬间拓宽数公里,狂泻千里,奔向中原。   

  

  杨文博说,“这个地方是峡谷的出口,起着控制横断面的作用。悬崖两侧有400米的河流比较直,下游有弯道和刺刀。对于水文来说,选择这个地方建水文站比较合适。”   

  

  这两年,随着科技的进步,龙门水文站的水文预报越来越智能化。这是一种远程自动水取样仪器,是测量流量的最先进的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放置在水面的700kg铅鱼拉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在河道两岸来回奔跑200m以上,自动测量流量。   

  

  杨文博说,“过去,旧的测试方法是流速仪,流速仪测试需要大约两个小时来测量流量。现在用了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后,在水面上来回走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出一个流量结果。”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冬天,这些新配备的自动监测器被发现失去了作用,因为龙门水文站遇到了一次大考,他们负责监测的400米长的试验河段遭遇了二十年一遇的全面封冻。他们不得不重新使用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人工方法来完成预测任务。   

  

  2月9日凌晨,带领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年轻工人张超(Juck Zhang)带着工作吊箱采集水样。收集河水和测量含沙量是龙门水文学家的重要任务。因为结冰,一年前组装的自动水样采集仪无法使用,他们只好使用杨文博最原始的手动采样器。张超以前很少使用,而只是锻炼了张超的基本功。   

  

  水样要求流速最大的主流部分水体具有代表性。来到河中央   

  

  这是张超第一次跟随到龙门水文站采集水样。当时正是黄河的秋汛。河水的含沙量大且变化快。需要每天多次取样并及时报告。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在索道上来回穿梭几十次,采样100多次。这很难。   

  

  黄河水位是每天必须上报的基本水文信息。因为结冰,原本设置在水面的雷达自记水位计无法正常工作。传统的设置在河边的水尺已经成为观察水位的重要标志。因为寒冷,他们不得不打破坚冰,每天在杨文博受冻。2月份龙门段水位明显下降,越来越多的水尺露出水面,可能超出了水尺的观测范围。杨文博决定在河的另一边安装一个新的水位表。   

  

  安装好新的水位表后,杨文博清理了他周围的碎冰。他担心随着气温下降,碎冰会再次形成大块冰块,影响水尺的功能。   

  

  九冬,这里白天室外温度低至零下4度,冰下黄河水更多   

寒冷刺骨。杨文博庆幸今天设置水尺没有砸到水底石块。

  

杨文博印象中最近冬天工作比较遭罪的一次,是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凌汛期,龙门遭遇严寒冰冻。他和同事薛纲不得不系着保护绳下到冰面上去凿冰测水位和流速。

  

听到流速仪连接的蜂鸣器发出3个信号,杨文博他们通过计时计算,测定冰下河水流速是0.14米每秒。

  

流量也是龙门水文站每天必报的重要水文数据,它是指单位时间通过测试断面的水体体积。因为冰封,龙门水文站的流量监测已经10天没有实测了。大伙都心急如焚,站里请求上级紧急协调了一艘冲锋舟,杨文博决定到下游找一个临时断面进行测量。在下游2000米左右,杨文博他们找到了一个临时断面,这里河水解冻,水面开阔,他们驾驶冲锋舟拖拽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跑了一个来回,终于实测到了流量,杨文博松了口气。

  

追求更精确的数据是龙门水文人代代相传的精神。从现场测回来的水文数据,杨文博他们要立即进行合理性检查分析。

  

杨文博在黄河一线已经工作了17年,在龙门水文站坚守了5年。干水文,没有正常的节假日,经常几个月回不了家。他最牵挂的是两个孩子的学习成长。

  

夜色降临,夜幕下的龙门水文站显得更像一个孤岛。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忙碌了一天,各个岗位的职工像家人一样一起聚餐,放松心情。一年365天,尤其是桃、伏、秋、凌四个汛期相连,这里的水文观测一天也不能间断。对于他们来说,坚守是习惯,更是职责所在。

  

来源: 央视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