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上代偿是什么意思,个人征信本金余额是什么意思

  

  近年来,国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希望构建一个权威、全面、公正的全民征信体系。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百家银行征信系统上线,P2P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由于接入机构类型复杂,覆盖个人数量庞大,央行征信系统在机构接入和剔除、数据上报和审核等流程上并不完善。导致负面案例频发。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内容。   

  

  “高利贷”上征信,撸贷老哥措手不及   

  

  在人们的印象中,央行征信系统代表的是正规合法,而高利贷恰恰相反。一般来说,高利贷应该是不能轻易上报征信的,但“美化”后的高利贷可以突破这个障碍。   

  

  最常见的是,借贷平台作为借贷辅助机构,与银行、信托等出资人合作,通过后者将借款人上报征信系统,但借款人实际支付的成本远高于合同约定的利息;还有就是借款人支付的金额和合同本金不一致,也就是有砍头利息的错觉,或者通过阴阳合同合规。   

  

  比如我们之前曝光的买家,他的资金合作伙伴渤海信托,可以将借款人的逾期信息上报征信系统。当时买方分期和信贷产品的贷款成本甚至超过了年息100%,因为借款人除了利息还要支付保费和各种服务费。   

  

  P2P平台厚本金融与廊坊银行的合作也类似。不少借款人表示,在厚本金融借款时支付了高额的砍头利息和服务费,真实借款成本在年息80%以上。逾期后被廊坊银行举报到征信局。廊坊银行回应称,合同约定的年化利率为8%,对利息以外的任何收费并不知情。   

  

     

  

  (图注:廊坊银行回应质疑)   

  

  除了助贷模式,P2P平台更直观的是以央行征信系统为主体接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20家P2P平台已经正式接入/正在对接央行征信系统,包括砍头利息、阴阳合同问题的麻袋财富。   

  

  麻袋财富及其旗下资产中腾信是中信产业基金的平台。有借款人说在中腾信借了4.1万,但合同本金是6.02万,还有人借了8万,征信报告显示是11.2万。是典型的阴阳合同,很多借款人反馈后马上被平台或业务员收取服务费。   

  

  根据借款人公布的账单,扣除砍头利息后,将获得的金额作为本金,通过IRR公式可以计算出他们在中腾信的贷款年化利率一般在45%左右。   

  

  事实上,在央行征信系统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报信息的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这也给了一些借贷群体可乘之机。   

  

  很多借款人在各地无力还款时,会优先选择接入征信的机构,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等。有些借贷哥甚至选择无法接入征信的小贷公司、P2P平台、无证现金贷平台,不还贷款。最近P2P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让他们措手不及。   

  

  从这个角度来说,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中小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对整个社会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有效规范那些恶意逾期的借款人。   

  

  一位员工也表达了另一种观点。对于中腾信、买买提等收费不规范的平台,最好是给借款人提供参照法律标准协商还款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征信。这可能会让一些用户质疑央行征信系统的权威性。   

  

  收钱代上征信,担保公司借此牟利   

  

  在消费金融行业,很多无证的现金贷平台没有资格接入央行的   

  

  还有河北融兴担保有限公司与龙by分期的合作,黑龙江银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鼎融资担保公司)与P2P平台华夏信财、现金贷平台的合作,甚至还有714高射炮卫星卡。   

  

     

  

  (图注:银鼎融资担保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们,以银鼎融资担保公司为代表的一些机构,正在利用其对接央行征信系统的特权牟利,相关合作非常猫腻,本质上是一种牌照。   

的行为。

  


  

担保公司向平台收取费用,然后将逾期借款人上报至央行征信系统,上报一条的价格在200-500元左右,有的则根据借贷金额按比例收费。

  


  

所谓的“保证人代偿”只是表面说法,大多根本没有代偿行为,代偿资金都是合作平台提供。

  


  

央行征信系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打造全民信用体系、加强金融机构信用惩戒,现在却被一些担保公司当做赚黑钱的工具,当它们对业务按照数量明码标价时,其上报行为也就难以保证客观。

  


  

事实上,这些担保公司自身也早已“劣迹斑斑”。

  


  

企查查显示,亿丰达担保公司曾2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银鼎融资担保公司更是36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各自法人也都被限制过高消费。这些机构可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前述业内人士还透露,代上征信这种业务在征信管理混乱的东北等地区比较常见。很明显,一些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利用自己的牌照优势钻监管部门的管理漏洞。

  


  

场景方刻意隐瞒,用户“被上征信”

  


  

相对于现金贷,优质场景下的消费金融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但由于很多消费者对贷款比较抗拒,场景运营方推广金融产品时一般都不会主动提及贷款相关问题,避免引起消费者警惕心理,由此也经常出现纠纷。

  


  

例如招联消费金融曾依靠股东中国联通的营业厅渠道推广手机分期业务,不少联通用户表示自己在营业厅办理业务时被营业员推荐参加免费送手机活动,最终莫名背上招联消费金融或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用户还表示,营业员全程都没有提到“贷款”两个字,只说是联通的优惠活动。

  


  

据了解,电信运营商各级营业厅数量庞大,从城市街道覆盖到乡镇,属于优质的手机消费场景,然而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的营业员为了促成业绩很可能会在话术上避重就轻,导致很多消费者由于不了解金融而入坑。

  


  

还有前两年比较火的长租公寓场景,有蛋壳公寓租客表示,自己租房办理月付时,公寓管家没有提及需要办理贷款,并声称不会上征信,但自己却被蛋壳公寓合作的微众银行上报至征信系统,并导致在老家买房时因为这笔征信记录无法办理房贷。

  


  

此外,很多消费者直到场景运营方资金链断裂服务终止,自己又不得不继续支付分期时才发现背上了一笔贷款。

  


  

类似恶性事件这两年在长租公寓分期、教育培训分期领域屡次出现,消费者被迫陷入无房可住、无课可上却又必须按时还款的尴尬局面。

  


  

原因之一就是场景运营方和金融机构没有履行足够的告知义务,消费者的不知情为后续的种种纠纷和维权埋下了伏笔。

  


  

金融机构作为直接参与方,应该对合作伙伴的筛选有更高的要求,对其业务有更严格的监督,并对消费者做出一定的风险提示,做到提前预防而不是出现风险事件后上征信了之。

  


  

对于每个人来说,个人征信报告在很多情况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数人也会尽力维护自身良好的信用状况。

  


  

我们呼吁,无论是监管方还是各类机构,都能够从广大用户的角度出发,加强自身责任,共同打造出权威、公正的全民征信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