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稳增保怎么样,平安人寿稳增保险产品

  

  2021年的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致鸿 北京报道,痛苦与转型、健康、养老保障与服务、防灾减灾、车险综合改革、数字化转型成为保险业的关键词。   

  

  银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3.2%;提供保险金额94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6%;赔付支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2%。   

  

  值得一提的是,保额同比增速是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的近10倍,各项赔付支出同比增速是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的5倍以上。   

  

  此外,2021年SARMRA评价结果显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风险管理架构和体系逐步完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转型将改变保险原有的基于渠道影响力的商业模式。   

  

  转型是当前保险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已经成为监管、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的共识。   

  

  国泰君安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新齐以寿险业为例。寿险行业供需错配已经获得行业共识,基于客户需求的转型正在路上。客户意识加速带来的供需错配是造成此轮行业增长困局的主要原因。目前,行业共识已经达成,主流保险公司已经开始了基于客户需求的全面转型。此轮转型将改变保险原有的基于渠道影响力的业务模式,满足医疗、康宁等客户的服务需求,匹配符合需求的保险服务,打造能够匹配产品供给和客户需求的渠道。目前行业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   

  

  对此,申万宏源保险行业分析师葛宇翔表示认同。葛宇翔期待行业通过自我改革实现涅槃重生,通过运营效率的提升,从以客户为中心的角度优化供给侧,实现价值再造。   

  

  2021年1-11月,中国平安人寿、中国人寿、PICC人寿、CPIC人寿、新华人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166.8亿元、5934亿元、923.62亿元、2012.96亿元、1551.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5%、1.23%、2.19。   

  

  在同一时期,PICC宝洁公司。c保险、平安财险、CPIC财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52.28亿元、2433.2亿元、1400.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8%、-7.29%、2.97%。   

  

  在第16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保险论坛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尚指出,行业的发展应该是外向型的,而不是内向型的。外部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未来数字化和ESG的主旋律要与行业紧密结合。我们应该做好准备。虽然转型期是痛苦的,但我们相信中国保险业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收入约2亿。   

  

  健康和养老是保险保障和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在健康险领域,新版重疾险定义及发病率表正式实施,重疾险的产品保障责任进一步升级。   

  

  《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336000-《关于做好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客户服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   

  

  2021年1-10月,健康保险理赔及赔付金额3397.19亿元,同比增长54.25%。其中,大病保险支付748.36亿元,医疗费用保险支付1754.25亿元。   

  

  到目前为止,o的数量   

  

  此外,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累计保费收入近6亿元,参保人数超过5万人。推动相关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企业年金委托资产近1.5万亿元。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金舟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巨大。保险机构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需要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从自身能力建设和提升入手,包括特色产品设计、长期客户管理、运营服务提供、大类资产配置、养老生态链等,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河南7.20强降雨保险公司赔付97.04亿赔款。   

  

  近年来,随着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自然灾害呈现出多发、高发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今年以来,银监会积极组织保险业应对云南青海地震、河南强降雨、湖北十堰瓦斯爆炸、贵州盘湖翻船、山西洪涝灾害、河北通勤客车溺水等重大灾害事故。   

  

  截至2021年12月1日,河南省保险业共接到7.20强降雨事件报案52.88万起,赔付50.1万起,赔付97.04亿元,总案件数的结案率已达94.7%。   

  

  2021年1-10月,农业保险实现累计保费。   

收入879.07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4.07万亿元。截至10月底,地震保险共同体累计为全国1580.14万次户居民提供6195.76亿元巨灾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7037.61万元。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因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突发、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大面积灾害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利用保险机制预防和分散巨灾风险,并提供灾后损失补偿的制度安排,是国家救灾风险管理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发生地震、洪水等灾害,对公众、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加快完善巨灾保险制度,通过保险产品创新,能够更好地在巨灾到来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平安产险巨灾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续称,“我国巨灾保险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一方面如果更多省市、地区可以纳入试点,另一方面如果研究机构、行业、保险公司能够整合主要巨灾的风险、损失和补偿数据资源,建立自然灾害数据库,将更能激发保险公司提高巨灾保险产品的供给和创新动力。”

  

银保监会将推动形成全国统筹、各方参与、市场化运行、全方位保障的巨灾保险制度设计,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车险综改“降价、增保、提质”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车险综合改革亦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20年9月,银保监会推动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改革实施一年多来,“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消费者普遍获益,获得感显著提高。

  

截至今年10月底,车辆平均所缴保费为2762元,较改革前降低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据测算,改革以来累计为车险消费者减少支出超过2000亿元。同时,商业车险平均无赔款优待系数(NCD系数)由改革前的0.789下降至0.753,众多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低风险车主享受到了更多的保费优惠。

  

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市场期待已久的新能源车险终于亮相。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在保险责任上,《条款》既为“三电”系统(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在条款开发上,《条款》既考虑当前的主流技术路线,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业态留有创新空间。

  

12月27日,上海保交所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并首批挂牌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等12家财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为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落地服务提供支持。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整体而言,在当前车险行业存量竞争激烈,经营利润微薄的背景下,新能源专属车险无疑打开了全新的增量市场。对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专属车险有助于更精准的定价,从而缓解赔付压力、提升经营利润;对消费者而言,新能源专属车险填补了传统车险保障不足的痛点,有助于消除消费者购车疑虑并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保险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保险机构积极拥抱科技发展,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科技应用也推动了产品设计、销售渠道、核保理赔、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保险全价值链方面深层次的变化。例如,上市保险公司今年的半年报均有对科技亮点的描述,中国平安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改革突破口,中国人寿直言要打造“数字国寿”,中国人保加速推进“数字化建设”,中国太保启动推进“大数据战略”,新华保险也将科技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在“2021年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银保监会管委会副主任毛宛苑表示,目前,银保监会已经在制定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明确行业机构要强化顶层设计和转型战略目标设立,以业务变革为核心,业务与技术双向发力形成合力,积极推进产业零售和金融市场业务的数字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端到端服务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保险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成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12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保险业首次以行业共识的方式发布保险科技领域中长期专项规划,将进一步指导和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保险科技发展方向,有助于保险机构确定自身发展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业务模式,提高服务质效,切实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服务民生保障的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