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赤字和通货膨胀,赤字开支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关于通货膨胀的讨论层出不穷,但普通消费者、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由于各自的经历,对通货膨胀的认知和判断却大相径庭。   

  

  关于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在当前的经济理论中,通货膨胀的成因可分为需求驱动论、成本驱动论、货币数量论、结构论、投入论和预期论。   

  

  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整理。   

  

     

  

   需求推动理论   

  

  需求理论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和由此衍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核心变量是总需求的变化。无论总需求的过快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还是来自海外部门的需求,都会导致需求驱动型通货膨胀。   

  

  当经济尚未发展到充分就业时,即总供给尚未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不一定导致物价上涨,只能促进实际产出的扩大。   

  

  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总供给得到充分利用,产出达到最大化,那么需求的增加就会使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比例上升,通货膨胀就开始出现。   

  

  当总需求大大增加,超过总供给能力时,就会出现需求驱动型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包括实际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快速扩张会造成需求驱动型通胀,凯恩斯称之为“纯通胀”。   

  

  一般来说,供不应求,导致通货膨胀。   

  

  然而,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学派受到广泛质疑,于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被不断修正,以符合滞胀时代的特征和变化。   

  

   成本推动理论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的新特征,这是以前的通货膨胀分析理论无法解释的。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抛弃了传统的需求分析框架,开始从供给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最终形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社会总供给的变化。在商品和服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侧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导致生产能力下降,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第一,工资在涨。   

  

  由于工会的存在,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工资脱离了劳动力供求关系,表现出很强的向上刚性。由于集体谈判工资往往高于市场决定的工资,工资上涨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因此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制造商势必被迫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将工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如果成本难以转嫁,厂商就会通过压缩供应来减少产量,提高产品价格。但普遍涨价后,工会要求增加工资,又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形成工资-物价螺旋上涨现象。   

  

  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工资的上升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否则就不会有工资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   

  

  第二,垄断利润提升。   

  

  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平衡形成的,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控制产量来提高价格。然而,在不完善的产品市场中,垄断企业为了赚取超额利润,利用其垄断优势制定垄断价格,导致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到生产成本之外。企业对这种垄断利润的不断追求,会不断抬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   

  

  第三,原材料价格上涨。   

  

  由于能源、燃料等原材料是稀缺的生产资料,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供给的变化容易反映到价格上。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些商品受金融投机的影响很大,传统的供求分析框架的解释力正在下降。各种影响因素可能导致这些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特别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上游产品,如石油、铁矿石和工业金属的价格。企业为了转嫁成本,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使得与居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把需求驱动理论和成本驱动理论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成本驱动的需求不能降低,如果降低了需求,成本驱动的进程就会受阻。   

  

   货币数量理论   

  

  数量理论认为,货币长期是中性的,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只对名义价格有影响。这与上面提到的凯恩斯的需求驱动理论有本质区别。   

  

  数量论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至今仍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并产生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先说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关于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认为,价格是经济中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之间的纽带。经济主体持有的实际货币量确实能影响需求和供给,而名义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引起名义收入和价格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源泉。   

  

  弗里德曼注重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假设供给的初始增加导致利率的降低,从而刺激产出和投资的增长,带来需求的扩大和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进而增加货币需求,最终带来利率的上升。   

  

  因此,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引起了实际利率的波动,而没有使实际利率的平均值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波动,短期内,实际利率会有明显的波动。   

p>△ 结构性理论

  

总量层面的需求推动和成本推动理论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复杂、动态、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现象,主要是由于模型假设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如货币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出清的假设过于严格。

  

发展中经济体存在结构性刚性和许多分布稀疏的货币化部门,而且由于劳动力过剩,尤其在农业部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可能并不成立。

  

结构性通胀的思想在1960年代由部分发展经济学家提出,后面的学者逐渐丰富起来。

  

结构性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因为经济运行中不同经济部门的不协调、不一致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包含3个关键性的假定前提。

  

首先,可以将经济简单的划分为可贸易的工业部门与不可贸易的服务业部门,两类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次,两类部门的名义工资水平是趋同的。

  

最后,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非常普遍的价格与工资粘性。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其它部门,而两部门的名义工资水平基本一致。这就使得整体经济的工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造成工资水平的普遍上涨和全体价格水平上涨,即通货膨胀的发生。

  

△ 输入性理论

  

输入性通货膨胀问题的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问题。这里重点讲一下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导。

  

凯恩斯派分析主要以一国国际收支变化尤其是贸易收支变化为切入点,认为国外需求的提高将扩大本国出口品的需求,从而提高劳动力需求和国内收入水平,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货币分析通过解释各国货币扩张的不同带来各国通货膨胀的不同,指出了各国通胀率的长期趋同以及短期差异的原因。在其价格水平变化率等于货币供给变化率的结论中,本国货币供给的变化可以来源于货币创造或者贸易盈余。

  

货币分析认为在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下,如果一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大于其非储备的资本账户赤字,收支表的平衡则必须要求国际储备流动。国际储备的流入使得外国货币供给降低,带来国外价格下降,而若本国经济初始处于完全就业状态,则本国价格上升。

  

进口的快速发展带来货币被动投放,对进口产品需求的增长带来增量资金需求,增量资金只能通过对银行信贷扩张而得到满足。这将迫使央行为应对进口支付需求而被动投放货币。

  

因此在外汇储备不足的背景下,对进口商品的支付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会使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出现下降,并导致本国的名义出现贬值。而本币的贬值会使国内的进口品价格上升,从而推升国内的价格水平并使通胀预期广泛存在。

  

△ 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修正发展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到现代的货币主义理论,从适应性预期的引入到理性预期概念与完全竞争假设的最后结合,理性预期学派构成了对凯恩斯经济政策理论的强大的冲击。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E.Lucas) 完善了理性预期理论: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经济主体主要是根据上一期或者上几期的数据,以及过往预期的偏差来形成对未来数据变化的预期。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人们的信息来源不仅来自于过去,还包括当前所能获得的所有信息,并且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分析及决策,形成理性的预期。

  

理性预期的缺陷在于假设过于完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主体并非完全理性。关于这个理论就不进行展开描述了。

  

以上是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一些主流观点。经济学理论上的通货膨胀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研究的,具体到每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需要结合国内具体情况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我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与费雪效应检验》;兰中停;吉林大学。

  

2、《成因变迁、刘易斯拐点与通货膨胀》;马龙;南开大学。

  

3、《通胀预期形成机理研究——基于 S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陈涤非;国际金融研究。

  

4、《通货膨胀问题国外研究进展与评述》;陈亮;理论参考。

  

5、《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甄别和反通货膨胀政策:一个文献研究》;范志勇;世界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