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数的算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发数怎么来的

  

  今年已经是2021年了。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退休时,发现仍然要按照2014年9月份的基本工资计算养老金。我想知道为什么?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定为新老办法计算养老金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应同时使用旧方法和新方法计算养老金,然后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的养老金结果。   

  

     

  

  老养老金高,就发老养老金;如果新的退休待遇高,则先支付旧的退休待遇,然后新的退休待遇按高于旧的退休待遇的一定比例支付。今后退休养老金按照全国统一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进行调整,具体比例不变。   

  

  老式的退休福利,并不是简单的和老式的一样计算,尤其是基本工资。   

  

  过去我们都是根据工龄来确定退休养老金的比例。然后,用计算比例乘以基本工资,计算出基本退休费。缴费比例一般为工作满15年不满20年的为70%,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为80%,工作满30年35年的为85%,工作满35年以上的为90%。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大幅提高,部分津贴和绩效工资被扣除并移入基本工资。其实分水岭是2014年10月和2014年9月的底薪是老办法,2014年10月的底薪是新办法。   

  

  具体变化非常大。比如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是7级和32级。2014年9月对应的基本工资标准为930元和767元,合计1697元。但2014年10月基本工资改革后,基本工资标准分别提高到1760元和1682元,总额为3442元。变动前后工资差1745元。   

  

  从2014年开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建立了正常调整机制,每两年调整一次。2018年事业单位工资等级表中,专业技术7级岗位岗位工资为2500元,工资32级对应的基本工资为2177元,共计4677元,比2014年9月工资标准直接增加2980元。   

  

  如果按照改革后的工资标准来计算旧式退休待遇,会比以前退休的老人的旧式退休待遇高很多,所以也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过去退休前缴纳一定比例基本工资的退休待遇模式已经改变。现在我们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逐步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挂钩。   

  

     

  

  目前,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模型比较全面,考虑了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储蓄额、退休年龄等因素。通过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工作年限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过去,主要取决于退休待遇的水平,它将逐步开放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其他因素。每个月的缴费年限和养老金都会有缺口。   

  

  随着综合来看,过渡期的结束,每个人最终都会采用新的退休待遇。养老水平会随着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账户积累资金量的增加而提高,更划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