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一个少怎么写,怎么写多和少

  

  左图《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强调“以医治病”。图为明朝万历年间的《黄帝内经素问注》幅版画。(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古籍平台)右图:“医圣”张仲景肖像。(资料图片)   

  

  画面不萌,思想不在。要看病,就要在没出事之前,把病消灭,把病治好。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然,防患于未然。抓住前端,防患于未然,既体现了中国人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也是找准病根、系统治疗的必要。   

  

  张仲景通过病人的脸色就能预知他的病情   

  

  东汉名医张仲景,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医学著作。一位年长的老乡很了解张仲景,评价他是“好医生”、“未来的好医生”,意思是张仲景心思缜密,好学,将来会成为一名好医生。张仲景回应道,“进则存世;如果你撤退,你将拯救人民。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个好人,你就应该成为一个好医生。”   

  

  长大后的张仲景,医术超群,造福家乡,升任孝顺。出任长沙巡抚时,张仲景并没有因为政务繁杂而淡化自己对医学的爱好和研究。相反,作为地方长官,他从更广阔的视角清楚地看到了疾病对人民的危害。一有机会,他就会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关注各种疾病。   

  

  多年的训练让张仲景的医术不断提高。慢慢地,他达到了“从头到尾诊断判断人的疾病”的境界。据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的记载,张仲景见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灿时,断定他有病,要他服用“五石汤”治疗。但当时王灿正值壮年,张仲景不敬,认为他在卖弄医术。他虽然收了方子,却不把药当回事。四十岁左右,王灿出现了张仲景所说的症状,后悔也来不及了。   

  

  “见色知病”,张仲景能从病人的外表预知未来的结果,可见其医术之高。但患者患病时,盲目自信,对自己的病情讳莫如深,不及时治疗,最终使病情恶化,致死。   

  

  可见,防止“得病”,外力固然重要,但内因才是关键。如果你很固执,即使有医生提醒,不听硬劝,喝苦药,还是会病得很重。   

  

  中医一直提倡预防胜于治疗。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医防疾病”,即医术最高的医生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是能预防疾病的人。   

  

  张仲景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写出了巨著《伤寒杂病论》,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影响巨大的辉煌医学经典。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   

  

  预防是治疗疾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最明智的医生是在人们生病之前预防他们。   

  

  《千金要方》中云:“消未起之症,治未起之症,治未起之症。”意思是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然,防患于未然。   

  

  名动天下的扁鹊为什么说自己医术不如默默无闻的兄长   

  

  《鹖冠子》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扁鹊三兄弟治病的故事。魏文侯向扁鹊寻求建议,询问他家三兄弟中谁的医术最好。扁鹊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扁鹊最低。”在扁鹊看来,大哥的名气不能传播,除非他在疾病发作前治好了它。能在发病前治好病,是大哥医术高超的地方。   

  

  还是一个有远见的智者,啊   

  

  中医认为,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身体内部抵抗力的下降。天地间既有正气,也有邪气,我怕的是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所以“无所淡然,真气随之,精神自守,病从不止”。一个人如果能保持心灵的安心和清净,远离烦恼和杂念,正气和元气就能调和,精气和精神就能留在体内,身体就能保持充沛的正气,疾病就不会发生。   

  

  乾隆、嘉庆年间活跃在甘肃的医生刘写了一首《叹求方者》的诗:“末了,病魔足不出户,贪财好色。”纠结了就解脱了。清新少灾难。“看到大部分病人因为对钱和性的贪婪而患上疾病,医生不禁感叹。诗《醒心歌》更是犀利,直指重点:“争名夺利,贪酒好色,招虎引狼.精神疲惫导致各种疾病,体力下降.“看到世人追逐名利,不顾保持精神,诗人清醒地告诫世人,要更加注重修养,才能远离疾病。   

  

  白居易在杭州曾有惠民的好名声,但离任时却为带了两块天柱石留作纪念而深感悔恨,并表示“此物价值千金,无伤其清白”。普通人看似不在意的,其实是白居易用放大镜看的“防病”典范。   

  

  白居易不仅满足于“独善其身”,还用“助人为乐”的志向去帮助世界。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记得人民的忧喜。任杭州刺史时,看到杭州有六口古井年久失修,就主持疏通这六口井,解决杭州人的饮水问题。看到西湖因农田干旱淤塞,筑堤蓄湖水,缓解旱情;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挖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长门的山塘河,方便水陆交通,并在河北修了一条路,即“七里山塘”。   

  

  “治未病”已经成为修养之道   

  

  病前治疗体现了一种忧患意识。《道德经》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第一个病是动词,患病;第二个病是动词,治病、防病;第三个是名词,病患。意思是说,圣人之所以不出毛病,是因为他把毛病当作病患,主动预防,积极治理。正因为他把毛病当作病患来治理,才能够没有毛病。这告诉我们,要时刻警惕、心有敬畏,保持忧患意识,把未病当作有病防。唯如此,才不至于在“寡人无疾”的错觉中,不知不觉病入膏肓。

  

在《新唐书》中,卢照邻问孙思邈养性之要,对方回答说:“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孙思邈传授的养性之道其实就是修身之道,就是要做到自慎,而自慎的精髓就是有敬畏之心。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当年在洛邑访问,在后稷的祀庙里看到嘴巴被封了三层的金人,背后写有“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等内容的铭文,就随口读了起来。孔子读完这段铭文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这些话!《诗》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这样立身行事,怎么会因为说话招来祸患呢?随后,孔子又向老子请教此问题,获益良多。小火苗不及时扑灭就能燃成熊熊大火,小水流不及时堵住就可成为滔滔大江,治未病就需要具有这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万事提前做好防范,这是自古以来的好习惯。明初名人郑濂在族人郑泽、郑浩即将离开浦江赴应天府就职时,给他们喝下“苏叶、羌活、陈皮、苍术、苡米、黄芩”一帖中药,他的这个举动不仅是为了预防他们到了他乡水土不服,更是在告诉这些子弟,他们被选拔出去做官,并不是什么个人的荣耀,而是意味着新的责任。当时郑氏家族已是“九世聚居,食指三千”的“江南第一家”,颇为繁盛。郑濂要求族人对家人和乡亲不可趾高气扬,要对百姓尽心尽职,处理政事奉公守法。二位上任后,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均保持清醒和清廉。

  

“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千百年来,凡具有忧患意识的先贤智者都具备见微知著的眼光与能力。主动防治“未病”的效果总是比治“已病”要好得多。要注重个人修为,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早发现早预防,常治“未病”之疾,使问题“未有形而除之”。(石顺江 王鹏 杨武喜)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