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中心组成员工作计划,学科中心组成立方案

  

  目前,区域教研基本上都有“主题”之名,但存在着评课偏离主题、讨论课不能回归主题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区域主题教研低效、形式化,无法围绕主题细化教学策略解决问题。2010年以来,重庆市长寿区教师发展中心坚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构建了“教研-培训-科研”深度融合的区域主题教研实践策略,从作业减负、教材解读、小组学习、课堂活动、活动式作业等方面细化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在此,笔者在分析区域专题教研中提炼教学策略原则的基础上,以“体验式学习的活动设计策略”主题为例,分享区域专题教研中提炼教学策略的基本路径和要求。   

  

  区域主题教研提炼教学策略的原则   

  

  教学策略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建构教学要素适当结构的方法、路径和具体措施,是专题教研的目标。为了提炼主题化教学策略,在区域主题教研活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参与者是平等的。区域教研人员、指导老师、听课老师是区域专题教研的参与者。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教学研究者、指导教师和听课者分别从引导者、课堂体验者和观察体验者的角度感知活动主题,并运用各自的教研经验分析解决主题方向教学问题的要素和结构。参与者的平等性使得区域教研员、指导老师、听课者从不同视角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提炼主题策略提供了丰富的假设。   

  

  二、主题课原创。主题教案是提炼教学策略的本源之地,要真实完整地呈现教学过程,形成教学要素相对完善、教学过程相对完整的公开课。在公开课被诟病的“表演”现象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在公开课之前,而在由授课老师展示的公开课中呈现的只是学习结果。而主题课的独创性,让听课者及时感受到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潜在的经验和智慧,及时与授课者交流。   

  

  第三,主题策略是生成性的。教研主题是针对某个(班级)教学问题,分析指导教师应如何优化课堂要素结构,提炼主题策略。在专题教研活动中,一方面,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在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生成的;另一方面,听课者在教研员、指导教师和听课者之间的评价互动中发现并表达出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主题的生成性使指导者和听课者潜在的教学经验和智慧获得显性认知。   

  

  区域主题教研提炼教学策略的基本路径   

  

  根据异质性原则划分讨论组。我们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区域学科教研活动。按照城乡结合、老中青相结合、骨干教师主导作用的异质原则,将活动参与者分成若干讨论小组(10-20人/组),由区域学科中心组成员担任组长。按原则划分讨论组的目的是为了让同一组内的讨论呈现更多的观看视角和观点。   

  

  关注地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在课程观察、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当前该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要素方面受到忽视   

  

  呈现活动主题,润色主题的课例。选择对主题有理解的老师的教学实例。授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将专题学习时所学的思路和方法呈现在课例中,自主设计,并在所在学校的团队中打磨,从而形成教学要素相对完整、教学结构完整的公开课,即专题课例。我们的主题课形式可以是同一班级异构,也可以是不同班级异构。   

  

  围绕活动主题,组织课例评价。首先,我们组织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观摩教案。然后,分组评课。在听课之前,区域教研人员要向教师强调听课的重点,即活动主题。小组评课时,组长要结合主题大纲的维度,引导教师讨论教案,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分组评阅教案时,小组报告员记录了小组内老师在讨论中表达的所有意见和感受。   

  

  通过专题讲座提炼主题策略。小组讨论结束后,区域教研人员首先听取了各组汇报的观点和感受;然后及时总结各种观点,形成策略;最后,区域教研人员将及时总结的观点和策略与专题学习时确立的主题大纲进行关联,给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区域教研员应丰富和完善主题提纲的结构。   

  

  以上过程是我们在区域专题教研活动中提炼教学策略的基本路径。在实践活动中,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善、概念清晰的系统化主题教学策略,需要多次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提炼、丰富和完善,才能推广应用。   

  

  区域主题教研提炼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要提炼出具有普及性和高价值的教学策略,区域专题教研还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   

  

  首先,教师和研究人员应该参与整个活动。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教师和研究者应该通过阅读、观察、对话和提问等方式参与到所有的活动中。教师还必须通过主题学习,在讨论前构建主题策略的理论框架,并在活动中给予及时的理论指导以提炼主题策略,从而及时捕捉到指导教师和听课者关于主题策略的智慧火花。   

  

  第二,教练应该   

反馈教学感受。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执教者要通过课前说课和课后反思等方式,反馈在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包含执教课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获得的启示等方面。由此,可以帮助教研员和观课者理解主题策略的内涵、外延、实施条件或存在问题,从而建构更丰富、更系统的主题教学策略。

  

第三,观课者要分享主题感悟。在主题教研活动中,观课者要通过描述教学片段、陈述个人经验、分析教学问题等方式,分享关于主题策略在概念、观点、困难等方面的感悟。观课者的感悟来自对执教者的观察,既是对自身教学经验的重构,也是对执教者教学智慧的编码。通过重构和编码,生成基于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作者袁小梅系重庆市长寿区初中政治教研员,赵明系重庆市长寿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2期)

  

作者:袁小梅 赵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