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app登不上,小圈app改名了么

  

  保山有山吗?   

  

  历史上,高桥、宝山先后隶属昆山县、嘉定县、宝山县。“宝山”的名字来自高桥这里的一座土山。   

  

  明朝永乐年间,主管航运的官员陈玄带领人在长江口南岸修建了一座土山。山上“白天升起浓烟,晚上开火”旨在指引进出长江口的船只。这个民间土山叫宝山。公元412年,明成祖朱迪题词“御宝山碑”,宝山从此闻名遐迩。   

  

  此时,距离郑和第一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已经过去了7年,郑和第三次远航船队仍未回家。“宝山”号的任务之一就是等待郑和船队的归来。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朱迪为迁都北京所做的重要准备:原有的京杭大运河已经不能满足迁都北京前后的物资运输需求,需要开辟一条海上通道,将江浙的粮食和物资通过海路运到天津,再由陆路运到北京。航运的最大障碍是中国东海附近的长江地区汹涌澎湃的潮流和纵横交错的浅滩。修建“宝山”是引导船只驶入江中的必然措施。   

  

  明朝万历年间,土山被潮水冲走,沉入长江波涛。由于长江海岸线的不断变化,无法判断土山的确切位置。现在,“御宝山碑”就在高桥中学的校园里。这是原来“宝山”的所在地吗?还不知道。   

  

  在长江口所在的这片区域,与宝山吴淞隔水相望的高桥构成了长江口的南岸。在长江上游水和东海潮汐带来的泥沙的夹击下,高桥板块呈东西向延伸的陆地形成形态。最终,南汇板块和川沙板块在东侧合并,但西侧未能堵住二灶浜入长江的出口。所以保山吴淞和高桥两个板块没能连在一起。   

  

  这种巨大的力量来自于长江以东的流水,它涌动了近千年,一直分割着长江中封闭的淤泥。   

  

  沈刚线是上海土地形成演化的证据。在松江沉没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可以看到,七五千年前,这里是东海的边缘。此时的黄浦江还没有名字,但作为太湖的排放通道已经存在,直接注入东海。到了战国时期,上海是黄歇的封地,浦东大部分还是浅滩。黄浦江经人工改道后,输出东海。作为太湖的下游河流,目的地永远是长江。   

  

  这种状态已经相持很久了。最后,高桥板块和南汇川沙板块连在一起,留下黄浦江与今天杨浦大桥西侧的杨静港出境航道和复兴岛对面的张家浜。此时黄浦江开始以长江为出口。很快,两个通道被堵住了。此时,从张花浜、马桥到江湾镇,沿着谢灶镇南侧的海岸线,在高桥板块之间形成了一个大湖,这个湖的出水口就是谢灶镇的出水口。黄浦江循着这条通道,汇入傅藻河,然后进入长江,一直保持到今天。所以,当时黄浦江的出水口不是长江,而是皂浜。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之一。二灶浜的上游河道是吴淞江,这里是嘉定安亭。吴淞江分为两部分,东边的二灶浜和南边的苏州河。穿过上海后,苏州河在外白渡桥这里汇入黄浦江,两股流水在这里围成一个大圈,在吴淞这里汇合,投入长江的怀抱。这一切都是诗意的:它们滋养的是这片土地和它的人民;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繁荣。   

  

  二灶镇这个名字很复杂,很多人误写了“二”字   

  

  有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长江下游的浅水区。船上的水手和岸上的人都叫它“草”。有解释藻溪“藻”的书,说是藻的一种,说金鱼草生长在藻溪等等。可能不准确。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的人把二灶镇称为“二草镇”。   

  

  河边长着草,泥底深度一般在1m左右。《嘉定县志》中记载,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嘉定县山麦组织了第一次蚂蚱疏浚,至1867年共疏浚蚂蚱7次。如今,藻溪已无草。一艘装载沙子的千吨级平底船,吃水3米左右。所有的船都是由螺旋桨驱动的机器推进的。深深的河底和螺旋桨产生的巨大水流,让小草失去了生长条件。   

  

  网上有个视频,说吴淞原名“湖湘桥”。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一座曾经竖立在皂浜上的桥。这座桥叫“湖湘桥”,因这里有桥而得名。   

  

  吴淞位于长江口南岸,故又称吴淞口。这里潮汐规律明显,风急浪高。我认为,几百年前,皂浜的江面远比今天宽阔,祖先不可能在这里建桥。况且这里住的大多是渔民,坐船出行很正常,没必要在藻溪上造桥。   

  

  1823年湖湘桥改名为吴淞。70多年后的1898年,第一座桥建成了,它的名字叫赞造浜桥。时代的进步提高了科技水平,造桥用的木头都是用铸铁件连接的。然而,早浜桥在1905年秋天被台风摧毁。   

  

  吴淞素有“七省之要,海防之要塞”之称。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势必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吴淞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三次重要的战争: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英军攻占浙江定海后,百余艘战船集结在长江口,但见岸边戒备森严,不敢贸然进攻。此时,江南提督陈化成正在要塞上。6月13日,英军进攻吴淞,陈化成下令开火。双方激战开始后,一小队英军从皂浜登陆,陈化成被袭于背,最终死于碉堡上。   

  

  1937年8月24日上午,日军在军舰炮火的掩护下从吴淞登陆,中国守军一起入侵。   

略者在长江浅滩和蕰藻浜两侧展开了殊死搏斗。日本人三好捷三后来在《上海敌前上陆》一书中写道:“映入我眼帘的是吴淞陡岸,简直是地狱。那里的景象令我感到比战场还要残酷。岸上是一望无边的尸堆,尸体一层压一层,连土地都看不见了。几千名军人的尸体就像堆在市场上的金枪鱼,尸臭刺鼻,令人作呕。那就是十天前登陆的名古屋第3师团的官兵……据曾经和第3师团同一天在川沙口登陆的第11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战后说(见《丸》杂志1971年3月刊),吴淞登陆战损失了一万人。”而装备远不及敌人的中国军队,在大挫侵略者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49年,解放上海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就发生在宝山月浦。1949年5月23日,解放军25军奉命向宝山吴淞发起了攻击,同日,宝山吴淞获得解放。

  

这三次战争,间隔不过107年。发生在这里的三次战争,每一次都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在以往中国这块战争频发的土地上,是少有的。

  

在航船的时代,长江里所有的码头都建在港湾河口里。吴淞这里的码头都在蕰藻浜里,岸边抛锚,缆绳系在树干上,跳板往岸上一搭,就可以装船或者卸货了。

  

重庆、武汉、九江、铜陵、南京、镇江,在长江里行船,终点都是吴淞。烟台、青岛、连云港、泉州、福州、宁波港,进长江入海口就到了吴淞,候着长江口的潮汐,一个时辰就能到达十六铺、苏州河。蕰藻浜连接着常州、苏州,以及太湖以东的昆山、嘉兴、周庄、同里,这是中国的土地上物产最丰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有稍弱的潮汐,掌握规律的航风船,只要两三天,就能在上海吴淞与苏州常州之间赶一个来回。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世间少有。

  

《吴淞区志》记载,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吴淞机厂、吴淞微宝电气厂(发电厂)、张华浜修造工场(今东海船厂)、华丰纱厂(今上棉八厂)等,在蕰藻浜两岸建成。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这期间当然包括了蕰藻浜两岸的工厂群。

  

而另一个建厂的高潮在20世纪50年代,上钢一厂、上钢五厂以及硫酸厂、轴承厂、造纸厂等一批工厂先后建成,它们是共和国的钢铁脊梁。吴淞口风球高悬,五星红旗和信号旗在蔚蓝的天空里迎风飘扬,蕰藻浜、黄浦江里船桅林立,轮机轰鸣……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均来自“上海宝山”公众号,陈化成纪念馆来源:作者:吴建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