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波段策略视频,商品波段售罄率如何按周制定计划

  

  网上有报道说某品牌有95%的售罄率,毛利率很好。暂且不谈真实性和怎么做,以此为突破口来谈谈售罄率指标的口径和应用。   

  

  销售率指数的定义和一些用途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一般来说,售罄率这一指标真实地反映了商品销售的消化进度、消化速度和适销性水平。进度是指采购的商品卖了多少;速度就是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卖了多少,考虑时间段;适销性,通过商品在不同终端或平台的销售率的差异,可以知道商品与消费群体的匹配程度。卖出价可以比较,从商品角度,品类和品类类比,钱钱比;从组织来看,区域和区域比,终端和终端比。   

  

  那么,在谈销售率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场景,或者说应该附加哪些综合考虑因素呢?   

  

     

  

  首先,毫无疑问是一个周期,卖光率是一个周期指标值。如果说每周都卖完,那么就是零售额消化本周和本月初始库存的比例,商品季卖完就是从上市到现在的累计时间段,累计N(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等。)天,或季末整个商品季;周销量和月销量没有可比性,累计销量也没有可比性。所以这方面一定要搞清楚。从品牌的角度来看,95%的售罄率应该是这几类商品在该季的累计售罄率,时间应该对应整个商品季,截止到季末。第二年,如果算上去年一季到今年这个时候的累计销量,你就有点受伤了。   

  

  其次,它是销售率统计的组织对象。总体来说,直接操作,或者具体的终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既有批发加盟又有直营零售模式的企业很常见。我经常把这种混合模式企业的整体水平指标称为消化率(既包括代理加盟分销的,也包括直销销售出去的),以区别于直销甚至企业整体零售的销售出去率——如果这个指标可以计算的话。   

  

     

  

  再者,还有哪些指标需要和售罄率这个指标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我的某个品类一季95%的售罄率,是不是很神奇?单从这个指标来看,是很高的,但是是否有足够的利润,需要结合折现率(或者毛利率)指标来看。试想,上市一个月,苗头不对,全错了。到赛季结束已经七七八八了,但是不一定赚钱。因此,售罄率和折扣率(或毛利率)这两个指标往往是作为一对指标来分析的。   

  

  最后,在同一时期,同一折扣率下,卖出率越高越好?嗯,这取决于什么时候。如果很快上市,就会涨到天花板,这不是好事,只能说明顺序不对。当然,结合订单的执行情况来看,也许是订单的交付延迟了,只执行了一小部分,进货数量减少了很多,从而放大了售罄率。   

  

  头条私信回复“商品管理”,免费领取OTB量化、调拨与补货、利润及盈亏分析三张报表   

  

  登录-网易云课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