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怎么算的,0.3%怎么写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个多月前刚刚发布的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一个重大变化:每日盐推荐摄入量从2016年的6克下降到5克以下。虽然这个变化很小,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说明盐控是我们日常饮食习惯中非常必要的一项。盐对人体有什么帮助?为什么食盐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害?如果你担心掌握食盐摄入的尺度,今天,我们推荐一些易于操作的控盐小技巧,让大家不再谈“盐”色变。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之一。   

  

  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的重要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盐在人体内形成溶液时,会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钠可以维持全身血容量和细胞渗透压,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和应激,激活肌肉收缩等多种功能。氯离子有助于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产生胃酸,激活淀粉酶,对生命活动极其重要。   

  

  然而,长期摄入过多的盐或咸味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高危原因之一。高盐饮食使细胞外液量和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钠水增多,导致肿胀,管腔缩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加重高血压。   

  

  我们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根据含盐量可以分为高盐食物、中盐食物和低盐食物。高盐食品是指每100g含盐量 1.5g,每100g含钠量 0.6g的食品;中盐食物是指每100克含盐量为0.3-1.5克,每100克含钠量为0.1-0.6克的食物;低盐食品是指含盐量& lt每100克含0.3克,钠含量为& lt每100克0.1克。   

  

  根据这一组数据,你可以在食品的包装上,也就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进行对比。   

  

  生活中常见食物的含盐量是否超标?   

  

  需要注意的是,盐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烹饪时加入的盐,约占总量的80%;另一部分来自食物本身所含的盐,约占20%。因此,尽量少吃高盐食物和调味品,如酱油、榨菜、咸菜、黄酱、味精等。   

  

  下面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些食物,以及它们的含盐量:一勺15ml酱油含盐量约为5g,一勺15ml豆瓣酱含盐量为5g。   

  

  一小块豆腐(10g)含盐量为1g,咸蛋含盐量为2.5g像熟肉制品,比如100克的火腿肠含盐量2.5克,100克的肉罐头含盐量2克。   

  

  以上都是会加盐的直观食物,但你可能不会特别注意以下食物中“隐形盐”的含量。比如早上吃两片普通切片面包,含盐量为1g,消耗了全天推荐盐摄入量的五分之一;比如再加工的豆制品,像100克豆腐干,含盐3克;100克挂面通常含盐3克左右。   

  

  还有一种大家平时都喜欢吃的零食。如果你吃一口后没有任何感觉,你可能已经摄入了大量的盐。比如100克咸饼干,含盐量2克;咸味坚果,如50克咸味瓜子,含盐量为1.5克,而100克兰花豆含盐量为3克;就是海米之类的咸味水产品,每30克含盐量达到4克。   

  

  了解了这些常见食物的含盐量,结合目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可以尝试在吃的时候做到“有意识”。   

  

  掌握日常控盐的四个技巧   

  

  知道了食物的含盐量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盐分呢?   

  

  控盐技巧一:用限盐勺和限盐罐控制家庭烹饪用盐量。   

  

  盐勺的容量以扁勺为准。如果一家四口一日三餐,用2克盐勺,一天最多不超过12勺。如果同时使用其他高盐和中盐食物,或者家中高血压患者需要减少食用盐量。   

  

  如果记不清每天做饭用多少勺盐,建议用限盐锅,即每天做饭前,根据全家人每天的推荐摄入量,计算出当天用盐总量,一次性放入限盐锅,保证当天加盐不超过限盐锅的水平。   

  

  控盐技巧二:少用高盐调味品,少吃腌制食品和/或加工肉制品。   

  

  在烹饪过程中,少放酱油或调味汁等。加酱油或酱料时,要减少盐的加入量;少吃腌菜、咸菜、咸蛋等腌制食品,少吃火腿、鱼罐头、肉罐头等加工肉类及肉制品。选择新鲜的动物、家禽、蛋类、奶类等动物性食物。   

  

  控盐小贴士3:烹饪时使用低钠盐。   

  

  低钠盐是以食盐为基础,含有30%左右的氯化钾。其特点是钠含量低,钾含量高。符合世卫组织推荐的人体钠钾离子最佳比例1:1的原则。选择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或高钾血症或服用保钾利尿剂的人应谨慎或遵医嘱。同时,不要因为使用低钠盐而增加盐的摄入量。控制摄入量是控盐的关键。   

  

  控盐技巧四:使用天然调料或调味料。   

  

  烹饪中要减少盐的添加,要使用葱、姜、蒜、椒、花椒等天然调味品,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弥补咸味的不足。   

  

  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编辑:邵万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