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融资难挡企业钱途,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服务实体经济是股市融资功能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当前,由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更需要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此,4月15日召开的财委会第26次会议明确提出,坚决维护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在此之前,证监会也于4月10日核准了5家公司的IPO,同意2家公司在科技创新板注册。一周7家IPO获批,这在最近两年也很少见。为此,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在保持市场基本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有关部门继续坚持新股正常发行,既没有暂停IPO发行,也没有因各种因素降低把关质量,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发展大局的作用。显然,加快IPO也是基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年内a股IPO募资1005.82亿元,上市公司新发布的定增方案总金额预计将达到3994.93亿元,两者合计金额将达到5000亿元。此举被舆论称为加码保护实体经济,帮助其复苏。   

  

  的确,在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的时候,资本市场需要充分发挥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即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这包括融资和再融资。所以舆论说5000亿融资帮助实体经济复苏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要看到,融资不能简单等同于服务实体经济。毕竟,在a股市场的历史上,有很多企业进行过融资和再融资,但这些企业不仅没有成长,有的甚至发展成了退市公司,退出了a股舞台。所以,融资不等同于服务实体经济。只有用好融资,才能真正服务实体经济。   

  

  所以就有一个如何让融资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有几点需要认真对待。   

  

  首先,弄虚作假者无法融资(包括再融资,下同)。这种欺诈包括财务欺诈,也包括筹款项目中的欺诈。比如根本没有合适的募投项目,却捏造、随意设置募投项目,以达到骗取募资的目的。对于这类企业来说,上市融资的目的并不简单。如果有的企业上市,不是为了企业本身的发展,只是为了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的套现。这些企业上市后,并不关注企业的发展,而是关注股东的套现。因此,不应该允许这类企业融资。这类企业的融资是对股市资源的浪费,无法服务实体经济。   

  

  其次,“不差钱”的公司无法进行融资。虽然从宏观上来说,企业缺钱是普遍现象,但对于一些IPO公司和上市公司来说,却是“不缺钱”。比如有的IPO公司在上市前或上市后分钱,有的公司有大量货币资金。至于上市公司,“不缺钱”的现象就更普遍了。有的上市公司有大量的银行存款,有的持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资金用于理财。例如,2018年共有1994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理财金额(累计金额)达到3.65万亿元。对于这些“不差钱”的公司,显然不应该让他们融资,他们融资的结果只能是浪费股市资源。   

  

  另外,“害群之马”公司无法进行融资。这里的“害群之马”公司主要是指上市公司。这种“害群之马”公司一次又一次地从股票市场筹集资金,但它没有很好地利用所筹集的资金,并把它们带到了水漂。比如有的公司以高募资价格购买利益相关者的垃圾资产,有的公司募投项目长期不能产生效益,有的公司将募资变成闲置资金,最后被大股东掏空。这样的“害群之马”公司再多的融资也无法助推公司的发展。   

  

  所以,为了让融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应该对融资进行选择和倾斜,即让那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上市融资,让那些发展项目好但钱差的公司上市融资。相反,对于那些弄虚作假的公司,如“不差钱”公司、“害群之马”公司,应该限制甚至禁止其融资,以避免股市资源的浪费,使有限的股市资源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