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支付宝花呗超过100刷不了,花呗连续多次刷100会被风控么

  

     

  

  1   

  

  今天最热门的事件应该是花呗全面接入征信系统。   

  

  由于我之前在知乎做过征信、信用卡、按揭贷款的直播,编辑过相关电子书,所以很多朋友都在问我的看法。   

  

  如果我想听真话,我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奇怪的是,这种有牌照的“持牌消币机构”发放的“消费信贷”却没有征信。   

  

  我看了看。这次是按月提交,而不是单独提交。那更正常。   

  

  很多人担心花呗会影响自己的征信,自己也不干净。这是一个合理的怀疑。有这个意识很好,但是真的把自己吓到了。   

  

  因为信用卡和贷款如何影响你的征信,花呗也有同样的影响。   

  

  关于获取信用信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这完全取决于我的消费和借贷习惯是好是坏。   

  

  即使作为一个风控从业者,我也不能等到所有贷款都授信了,这样可以约束长期借款,控制杠杆风险。   

  

  借钱真的很严重。   

  

  然而,这不是我今天要说的。考虑到我国信用教育的缺失,以及很多朋友对征信存在重大误解,我准备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银行和持牌机构在审批你的贷款时,是如何看你的征信,评估你的征信报告好坏的?   

  

  我觉得这个可能对大家都有用。有些事情是你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事情是你实际上在担心的。   

  

  对了,花钱不花钱无所谓,因为组织里没人管你借的是哪笔钱。大家只看报告里的具体指标。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主要看哪些指标?   

  

  在机构看来,一份征信报告最重要的关键指标如下。   

  

  1.授信额度,关乎你的资质问题。   

  

  2.逾期状况,关乎你的信用问题。   

  

  3.负债情况,关乎你的还款能力问题。   

  

  4.查询次数,关乎你的资金需求问题。   

  

  先说授信额度。   

  

  授信额度主要包括信用卡数量、贷款数量、授信使用率,反映两种信息。   

  

  一个是你的整体经济条件,一个是你目前的经济宽裕程度。   

  

  很简单,如果你是一个收入不稳定的人,机构不太可能给你大量的信用卡(包括卡的金额和数量),也不会给你大量的贷款。一个人的信用卡越多,贷款的金额和次数越多,说明这个人的金融属性越好。   

  

  注意,这里说的是优质的金融属性,不是说这个人是优质的。   

  

  高素质的人应该收入高,负债低,但这种人一般不申请贷款。   

  

  所以被称为优质金融属性。比如一个还卡的人,个人风险已经很高了,但也叫优质的金融属性,因为他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利用杠杆让自己不逾期,或者保证自己的征信报告好看,在机构眼里也叫优质。   

  

  毕竟他们是征信的机构,所以会认为你不敢还别人的钱,不敢还他们的钱。   

  

  如果你觉得很离谱,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一个人有房贷,但是这个房贷对他来说不仅会变成负面信息,还会变成正面信息,因为和尚跑不出庙,房贷本身就是验证个人资质的重要证据。   

  

  这就是为什么信用卡行业有“以卡办卡”的说法,而所谓“以卡办卡”的成功率和额度都是很高的,因为机构会考虑其他机构的评价,然后把额度给你。   

  

  说白了就是抄作业。每个人都喜欢偷懒。   

  

  不过机构也不傻,也会看一个关键指标,这个指标叫“资金充裕度”。   

  

  如果你的各种信用卡的信用额度都很高,卡数也很多,但是你已经基本透支了你的信用额度七七八八了,这个时候,你就不再是所谓的优质群体了。   

  

  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你资金链紧张。   

  

  另外,说实话,征信能覆盖的贷款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线下贷款都是没有征信覆盖的   

要崩盘了呢?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你申请贷款,问懂行的人,都会建议你先把信用卡还上,告诉机构你是一个额度宽裕的人。

  


  

看完授信,我们来看逾期情况。

  


  

逾期情况的理解其实比较简单,就是你历史上出现了多少逾期,包含信用卡逾期和贷款逾期。

  


  

可以理解为有花呗不是问题,花呗逾期才是问题。

  


  

实际上机构根本不管你借谁的钱,只管你借了还不还。

  


  

说穿了就是你讲不讲信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有贷款不是问题,有贷款不还才是问题。

  


  

那这时候会有人问了,啊人又不是机器,偶尔会有忘还的情况。

  


  

没错,所以这里有3个概念。

  


  

分别是宽限期,申诉以及恶劣程度和时间范围。

  


  

有的银行产品(包含信用卡和贷款)是存在宽限期的,一般是到期日3天以内还款,可以不计入逾期,不过随着征信系统的全面自动化报送,这块儿空间很少了。

  


  

申诉是指,如果你还了,但是因为银行的错误报送导致征信上出现了逾期,可以向人民银行进行申诉,撤销相关逾期。

  


  

例如银行有个信息费扣了你2块钱,因为金额低,没人通知你,结果这两块钱逾期了1年,你去投诉,就可以撤回。

  


  

最后就是时间范围和逾期的恶劣程度。

  


  

先是时间,一般来说也给大家的年少不懂事一个机会,大多数机构看逾期都是只看近2年的逾期情况,2年以前的就不太看了,这也是传说的逾期等2年的原因。

  


  

还有一个说法,是5年消征信,指的是简版征信报告只显示近5年的逾期记录。

  


  

  


  

但是,这里要说个但是,这都是结清时候的事情,你可以理解为,只要你一天不还款,就不存在什么2年消除和5年消除这种事。

  


  

还有一个恶劣程度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不小心短时间逾期了一笔小额的钱,并且快速还上了,那么机构其实不会特别纠结单笔逾期,谁没有个忘了的时候,当然肯定是不要逾期最好。

  


  

但如果你欠了好几万好几年没还,最后才被各种催回来了,那么即使你近两年很老实,也救不了你了,2年前的逾期,也要看逾期金额和逾期月份的。

  


  

你肯定说不公平,没办法,银行便宜的钱就是只借给优质的人的,你得等钱到手才是大爷。

  


  

不是说你是坏人,而是机构不敢给你批贷款,批了之后责任是他们的。

  


  

看完逾期,我们看负债情况。

  


  

假定你现在没有逾期,也没有把自己手里的信用卡额度全都用光,就是正常的状态来申请贷款,那么看你的征信,会着重看你的负债。

  


  

讲白了就是你手里已经使用的信用卡额度加上你身上乱七八糟的贷款额度,给你月均一下,算你一个月大概要还多少钱,再和你的收入(银行打卡收入以及其他银行认定的收入)做一下对比,评估一下你的负债率。

  


  

大概的算法是这样的(每个机构的标准不同,我只是说大概),假如你信用卡已用额度是10W,那就默认按照12个月来算,就一个月折合8000多块负债。

  


  

假如你还有一笔贷款36000元,分3年,那就是一个月折1000块的负债。

  


  

加起来,就是你一个月的负债总额。

  


  

假如你的打卡收入是18000元,那么你的负债率就是50%,如果你的打卡收入是9000元,那么你的负债率就是100%。

  


  

这个在房贷中特别常见,房贷要求负债率不能超过50%,是指你已有的负债加上月供按揭金额,不能达到还贷人(可以是2个,你和你老婆加起来)收入的50%。

  


  

这也是为什么房产中介都会劝你,一定要在申请房贷前3个月,提前把各种贷款结清,把信用卡还清,以及找单位去开更高工资的工资证明,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指标。

  


  

房贷之外的贷款虽然对负债率的要求没有房贷那么夸张(其实房贷里面作弊的多了去了,但因为等于是押了房子,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负债率的要求起码也得是80%以下,比较激进的贷款可以到150%的容忍度。

  


  

是不是觉得很意外?

  


  

其实不意外,因为贷款行业只管你还不还,至于你从哪里还,他就不管了,哪怕你是从别的贷款机构借款还都可以,而且由于是上征信的贷款,正常人肯定是紧着先从不上征信的来还上征信的。

  


  

事情其实就是这么赤裸裸。

  


  

说完负债,我们再看查询次数。

  


  

即使你的征信很完美,负债不高,信用良好,额度不低,收入也不错,但依然不可掉以轻心,你的征信报告查询次数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机构也会看你近1年或者近6个月的征信查询次数的。

  


  

为什么?这个指标展示了你对资金的饥渴程度,也代表了你是否同时在申请多家贷款。

  


  

一个对资金极度饥渴,且征信完美的人,这本身就是问题。

  


  

最好的征信报告,从来不是所谓的完美,而是“正常且可解释”。

  


  

这里要插入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征信上原本是空白的,多了个花呗就特别碍眼,自己不干净了。

  


  

这里要讲一下“白户”的概念,就是指征信报告空白的人。

  


  

其实放款机构是不喜欢白户的,为什么?

  


  

因为白户代表着未知。

  


  

你的征信报告上有东西,别管是好还是坏,都是有信息可以用作分析的,但如果你是白户,那么你就是未知的。

  


  

机构不怕你坏,就怕你未知。

  


  

而现实中,白户一般就2种人。

  


  

一种是真正的单纯小白,比如从来没办过信用卡、贷款的人,他们的征信报告上基本没什么信息,比如在校学生那种。

  


  

这种其实机构也头疼,不要觉得白户就代表优质,这只代表以前没有金融机构给他们发放消费贷款,风险是未知的。

  


  

而且吧,这代表他们也没有受到过征信教育,不知道征信报告对人生有多重要。

  


  

说一个冷门的小知识,我国坏账最高的贷款是什么?是助学贷款。

  


  

因为学生们很多都不知道这个钱是要还的,而且是上征信的。

  


  

大家毕业之后各奔东西银行也不太容易找到,最后就逾期上征信了。

  


  

很多学生毕业后几年后要买房,一拉征信就傻眼了,都黑的发紫了。

  


  

没有受过征信教育的人,其实不是很好的贷款群体。

  


  

不是说他们坏,也不是说他们不还,而是他们不懂,不知道借钱的后果,心里没有警钟,无知者无畏。

  


  

借钱,按时还钱,不按时还钱被社会毒打,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我们光教大家上课,这些基本的东西还没有教,这其实不好。

  


  

另一种白户,刚好相反,是真正懂贷款和征信的老哥。

  


  

人家根本不借那些上征信的东西,只借不上征信的贷款,征信只留给关键时刻整一笔大的。

  


  

现在你是机构,你面对这个白户,你慌不慌?

  


  

除非这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不然能不给白户,就少给白户,这是为了自己的屁股。

  


  

再次强调,白户不是什么好事儿,一份优秀的征信,是“正常,可解释且符合逻辑”,而不是空白。

  


  

所以看到现在,大家再来看花呗上征信这件事情。

  


  

重点不是花呗上征信,而是你花了多少钱。

  


  

重点不是花呗上征信,而是你有没有按时还钱。

  


  

重点不是花呗上征信,而是你有没有管住自己的手。

  


  

我反倒觉得,如果花呗能让所有人受一次征信教育,也不是啥坏事儿。

  


  

因为信用这个东西,如果能够快速量化以及标准化,其实对整体效率的提升都有帮助。

  


  

反之,如果大家合作、交易时都在怀疑,那么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从社会效率的角度,加快所有贷款上征信,其实是让这个社会的效率更高,事情更简单。

  


  

信任很高效,但也很脆弱。

  


  

所以,才需要更多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