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思维方式,智能驾驶产业链思维导图

  

  你有以下感受吗:   

  

  当你在网上看到一篇所谓的干货文章时,你立刻会对学习新知识感到兴奋。但是,点击收藏文章没多久,这些知识就已经不能引起你的兴趣了;   

  

  有些知识在你阅读的时候会对你很有用。但是,看完之后,这些“有用”的知识并不总能解决你遇到的问题。最后,你还得不断寻找其他更有用的知识;   

  

  看了很多文章,但是能自己用的知识总是很少。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认为你书读得不够多;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秒钟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收着无数条信息。但真正留在我们脑海里的,似乎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把“联系”信息误认为“学习”信息。   

  

  真正的学习,需要有一个深度加工的过程.   

  

  如果你从接触到一条信息开始,就没有通过这个过程对它进行加工,那你就已经看完了,学不到任何东西。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把接触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从而提高自己的深层思考能力,就需要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怎么吸收学到的知识,把它们变成你的深度思维体系?   

  

  

知识如何建立联系?

  

  

  当你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你必须学会一项技能,那就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读接触到的这个新信息.   

  

  比如我在一本心理学书上看到一句话:   

  

  大脑对于零散的信息,很难转化为深层记忆,过目即忘;只有把信息整理成可视化结构,才能形成固定的理解架构,进入我们大脑的新皮层。   

  

  这句话传递的信息,相信任何人都会觉得“有用”;阅读理解不超过三秒。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这些知识。   

  

  为了“消化”这句话,我可能要花十分钟的时间,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与这种观点相对应的客观例子。   

  

  我在想,这句话的观点在哪里可以传播和应用?首先想到的是“分类记忆”的记忆方法。   

  

  当我们背下“飞机”、“苹果”、“数码相机”、“自行车”、“葡萄”、“手机”、“宝马”、“笔记本电脑”、“橘子”这九个短语时,我们很难一下子说出来。   

  

  但是,如果我们引入一个处理步骤,把这些短语进行分类,形成一个固定的结构,比如三类,我们就很容易记住。   

  

  交通工具:飞机,自行车,宝马;   

  

  水果种类:苹果,葡萄,橙子;   

  

  数码设备: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   

  

  有了这个“视觉结构”,我们回忆起来会不会更容易?   

  

  除了记忆中的结构,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构建的东西来提高理解效率吗?   

  

  再比如我们的表达能力。   

  

  很多人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他们只是没有整理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因为没有梳理清楚,所以缺乏相应的表达结构。   

  

  此时此刻,如果你贸然开口,要么别人听不懂你的话,要么你说的话与你的真实想法不符。   

  

  比如老板让你汇报今年的工作业绩,你会怎么说?   

  

  如果你的大脑没有相应的表达结构,也许你会说:“今年,我的表现还可以。谈了几个项目,和几家广告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给公司带来了不少业务。希望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再接再厉,为公司做出更大的成绩!”   

  

  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用这些“成就”做了什么。别人还在迷茫,只知道你做了很多事。   

  

  但是如果你嵌入一个表达结构,比如:开场主题——表演的介绍——特定的旁白——结束语,那么你就可以按照这个结构更清晰地表达出来:   

  

  “感谢公司的培养和同事的配合,我们部门今年交出了一份非常好的成绩单。   

  

  首先,在年初和年中,我们从两家房地产公司赢得了大湾区的三个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而且在资金分配比例上,我们有绝对的话语权。这是其中之一。   

  

  其次,我们已经和三家公司达成了最优惠的广告业务协议。他们将全权负责我们这个项目运作的拍摄。因为他们覆盖了所有的宣传渠道,我们可以放心地做广告。   

  

  是上个季度业绩的提升。由于我们部门的同事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我们公司下半年的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左右,多了将近一半,算是一个新的高峰。   

  

  所以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各部门同事的付出和努力,我今年居然能交出这么完美的成绩。   

绩单。希望下一年大家再接再厉,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喜讯。谢谢!”

这样说,是不是比起最初那个表述内容更加清晰,更加明白呢?

这就是结构的好处!

无论是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够从“结构”当中获得积极的帮助。包括整理你凌乱的房间,把东西按照某种功能分区收拾整齐了,你生活的便利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当你经过这样一个“消化”的步骤,你是不是对“把零散的信息,以一种可视化结构的方式整理出来才会更好进入大脑”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呢?

书本中或者文章中的信息,仅仅是别人家的信息,并不属于你自己的。

只有你经过自己的“咀嚼”和“消化”之后,这些信息,才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从而提升你的思维能力。

所以,把一些接触到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读一番,从生活当中找出至少三个以上的相关事例,把它们跟这个信息联系起来,获得自己的全新认知,你才会得益于这个信息,而不是过目即忘

真正懂得学习的人,都会把新的知识跟已有的知识构建一个有关联的结构体系。运用这个体系,你学到的东西才会增加你的知识量。

怎么吸收学到的知识,把它们变成你的深度思维体系?


获得知识关联的经验体系

我们看到一个知识点,记住它是最基本的做法。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找到运用它的各种渠道。因为只有这样,这个知识点,才能够成为你思维体系的一部分。

运用,是对记忆的一种强化,也是对知识理解后的自我输出。通过类似实践的相关运用,你就因此收获了经验。

你想要打造知识关系的体系,你必须要把学到知识点,以自己的方式运用出来,以此获得相关的经验。

经验,就是一种无法手把手传授的东西。

例如科目二学车,练习直角转弯的时候,教练跟你说一旦旁边转角处的直线跟你的后视镜平齐之际,你就要立刻转动方向盘,把车头驶入转弯的道路上。

把这句话背下来,用不到你一分钟的时间。但即便你把它背得滚瓜烂熟,你还是不懂得怎么去做。

只有你亲自下场,按照这个方法手把手尝试一遍,这时这句话的知识点,才会跟你亲身获得的体会形成对应的状态。换言之,说的和做的对上号了,让你获得反馈信息,这样你才可以继续修正做法。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大脑对于现场环境的分析或对于自身操作汽车的掌握程度,会慢慢匹配成一套下意识的行为法则。随着你这两方面越来越熟悉,你这套行为法则,就会变成你自身经验的一部分了。

所以会驾驶汽车的人,在转弯的时候,根本不用去考虑转角处要跟后视镜是否重叠或平齐,三秒钟不用,就完成转弯的操作了。

到了这个地步,你转弯的那个知识点,已经跟你方向盘的操作、油门和刹车的控制,甚至跟当下的现场路况产生了有机的关联,以一种牢固的结构,帮助你把转弯这个行为做好。

这就是经验。这些东西,你根本教不了,只能自己去感受和体会。

无论你学习什么,一定要把这些学到的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一遍,获得属于你自己的第一手经验体会。

看了写作的书,自己试着去写一篇出来;知道某个锻炼口才的方法,也一定要自己试着去练习几次。

只有这样,你学到的东西和你实践的东西,两者才会产生对应的地方。根据这些对应的地方,你才懂得如何调整方法,变成自己能力体系的一部分。

当然,这只是一些技能知识点的实践方法。

如果你接触到的是概念上的知识点,那么实践的方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概念给自己解释一遍,直到你能够清楚明白地说出来为止。

而另外一种实践的方法,就是主动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结构。

怎么吸收学到的知识,把它们变成你的深度思维体系?

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结构

我们看书,会碰到很多知识点。

如果我们看一个知识点就算一个知识点,那么这种接收方式,是凌乱而没有章法的。

为了让这些知识点能够有效地装进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实践的步骤你必须要去做:

第一,找出知识点背后已有的结构;

第二,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一个结构;

例如上文“工作汇报”那段讲话。这段话可以根据某个结构去组织而成,也可以分析这个现成的段落,找出背后的结构。

如果你有认真思考,你就会找到一个很清晰的表达脉络,知道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等等。

按照这个表达框架,下一次你需要站到台上讲话的时候,你就能够“照葫芦画瓢”,根据这个架构,“改头换面”说出自己想要说的内容。

否则,没有经过这种吸收,你看再多的口才书,也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

同理,如果你在看书或者看文章的时候,没有找到当前内容的表述结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作者又是如何安排的,那么你看完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也很难通过一个稳固的结构进入你的大脑里面。

这也是大多数人,看了这么多所谓的干货文章,却依然学不到东西的主要原因。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自身的写作结构。通过这个结构,作者把相关的知识点有序地罗列出来,只要你找出这个结构,你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这些知识。

那怎么检验你能不能找到这个结构呢?

如前文所说,就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一遍这个知识点;而这个知识点,又跟文章中的哪些东西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所以为什么看书,一定要看目录?

因为目录就是一种铺排章节顺序的结构。看到这个结构,你就了解到这本书,大概会朝着哪些方面去讲述内容。

在这个框架的帮助下,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架构,是不是也更容易?

当然,这种显示的结构,我们很容易找到。而那些隐性的结构,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寻觅。

这里有一个找结构方法,就是“提取关键思想”。

怎么吸收学到的知识,把它们变成你的深度思维体系?


把知识的关键思想提取出来

关键思想,就是对文章意思的一种总结形式。

每一篇文章,都作者都有一个核心阐述的主旨。为了说明这个主旨,文章会运用几个知识点分别去解释和讲述。

由于这些知识点不会太明显,所以你就要懂得从中,提炼中心意思,总结成一个贯穿上下文的核心思想。

也就是说,这些段落是围绕着什么主旨去讲述的,你就用一句简单的总结把这个中心意思提取出来。

例如以下这段话,出自罗伯特西奥迪尼的著作《影响力》:

一个人的行为,比言语更能暴露他的真实想法,因此人们经常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来对这个人做出判断。我们也会用同样的依据来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行为会告诉我们关于自己的一切。也就是说,行为是人们用来判断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最主要依据。

根据这段话,你能从中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核心思想?

当然就是“行为”了。如果再进一步总结,对这句话的概括就是“行为的作用,是判断个体想法的主要依据”。

也许这不是一个段落的总结,也许有几个段落,都是在阐述这个核心思想。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段落的意思,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出来。

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的其他关键思想,组成一个“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的脉络结构。

那么一篇文章下来,你就知道这个知识点是在说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又用哪种形式去说,你在心里都会有一个清晰架构。

如果在提取核心思想的时候,你能够利用“便签”的方式,把写下总结语句的便签,贴在相关的页面上。这样下一次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一看到这个关键词,你的大脑就会唤醒相关的内容结构,从而把学到的内容复习了一遍。

不想贴在书中,那么把便签做成“思维导图”,也是建立结构的一种方法。

怎么吸收学到的知识,把它们变成你的深度思维体系?

主动打造关联结构

当你找到文章的固有的结构,接下来,你就要自己打造一个关联的结构。

正如我在开篇所说的那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给知识点“分门别类”,方便自己随时都能够回忆起来。

例如上面“行为”这个知识点,你就可以分类到“个体分析”这个专属账户里面。

为什么是“个体分析”呢?

因为我觉得这个知识点,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观察个体的外在表现,从而让我对他们的行为获得分析的依据,所以我就建立了这样一个账户。于是大凡是这一类的知识,我就把他们放在这个账户里面。

如果你觉得这个知识点,是心理学知识的一种,就建立一个“心理学知识”这个账户,然后把这个已经被你寻找出来的知识点结构,放到账户里面去。

这些知识点的结构越积越多,然后跟其他知识点结构产生交集和关联,如同我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可以从一个知识点,发散联想出三个以上的相关应用案例,那么可以说,这个知识点已经成为你的思维体系的一部分了。

最后总结就是:

每接触一个知识点,至少要思考找到三个或以上的相关事例。

然后通过实践的方法,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出来,获取自己的切身经验,包括“照葫芦画瓢”做一遍,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把知识点解释一遍。

最后建立知识点之间结构,包括找出知识点背后的结构和用自己的方式打造一个结构。

现在你可以试试,运用文章中所说的方法,去分析我这篇文章,看看自己怎么做,才能建立出一个稳固的知识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