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第三次

  

  “拿着两个爆炸基地,我到现在已经输了两万一了。”   

  

  最近有一位市民在基金销售平台上狂言,说“老基金还没回原基金,我又不好意思发新的,谁来买”,这是大多数市民的心声。   

  

  另一方面,银行客户经理小张最近压力很大。“去年工资一大半去了新基金做业绩,也亏了不少,但还是要安慰来投诉的客户。更糟糕的是,本季度销售新基金的任务只完成了不到1/3,但客户并没有退钱,所以他们什么都不敢说,连呼吸都不对。”   

  

  股市下跌,基金亏损,基民被套,新基金卖不出去,历史上类似的场景依然频繁上演。截至3月7日,今年以来已有6只基金募集失败,其中不乏投资热门赛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指数基金。   

  

  公募可以少发一点新基金吗?回顾去年年初,还是另一番景象。来营业部咨询基金的客户络绎不绝,打开朋友圈。各基金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新基金。金牛座老将,长跑健将,中生代实力……包装不一样,但总有一款适合你。   

  

  没想到一年后,基金市场从天堂跌入地狱。今年2月,与去年相比,新基金募集规模下降超过80%,成为三年来的最低点。这让过惯了好日子的基金公司、银行渠道和投资者还是有一阵子不舒服。   

  

  “牛市做新基础,熊市推定投资”,这是基金行业多年来公募的老套路。股市上涨,投资者疯狂,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可以事半功倍,容易制造爆款。然而,2021年,百亿明星基金经理集体扑街,今年又遭遇调整。微笑曲线没等来,只留下苦笑。   

  

  有人说这是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无序扩张的结果。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跟不上规模扩张,审美趋同只会让投资赛道越来越拥挤。在过去的几年里,拼命发行新基金的做法似乎逐渐成为众矢之的。   

  

  那么,基金公司除了发行新基金还能做什么呢?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01   

  

  合谋   

  

  在牛市中,做公募的人很容易羡慕做私募的人,因为私募的业绩提成比公募更有效率,团队精简,员工薪酬激励更优厚。但在熊市中,私人投资者很容易羡慕公开发行。   

  

  简单来说,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取管理费。在各种费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管理费的多少其实是由基金的规模决定的。从收益来看,规模越大越好。公募规模可以很大,产品线更多元,做的是相对收益。无论市场是好是坏,无论基金盈利与否,管理费都可以“旱涝保收”,比高稳定性好。与私募相比,属于职业中的“公务员”,行业中的“铁饭碗”。   

  

  所以,公募基金要想发展得好,做大规模是唯一出路,而发行新基金无疑是最容易的一种方式。   

  

  相比一些“无人问津”的老基金,新基金因为宣传力度大,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募集资金也会更容易。毕竟业绩平平的老基金无论怎么宣传都吸引不了投资者的兴趣,“明星产品”又太难得,只能靠没有“业绩包袱”的新基金来扛起规模扩张的大旗。如果赶上牛市的意气风发,扩大规模简直事半功倍。   

  

  但基金公司之所以热衷于发新基,也少不了销售渠道的推波助澜。   

  

  目前基金公司的销售模式可以分为直销和代销,但主要形式还是代销。常见的代销机构包括银行、券商等传统渠道,以及以田甜基金网、蚂蚁财富、理财通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销售平台。   

  

  虽然基金公司也有自己的直销平台   

  

  同样,对于银行每卖出一只基金,可以获得的收入包括:基金的认购费/申购费、基金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的销售渠道来说,卖的基金越大,赚的钱就越多。当然,渠道客户经理也是如此。   

  

  问题的关键在于,相比大部分老基金低至10%的申购费(部分银行渠道不提供优惠),新基金的申购费是不打折的,也就是说,在其他费用相同的情况下,销售一只新基金的成本要比销售一只老基金高出数倍。   

  

  所以对于渠道来说,卖新基金的动力也就更加强烈。   

  

  其实基金公司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甲方”,要钱天经地义;银行是“乙方”,收款时不能投诉。从理论上讲,基金公司在基金销售上更有话语权,但由于基金公司的生存基础还是与销售规模有关,所以现实在理论上并非如此。   

  

  面对一些强势渠道,基金公司有时候不得不低下头,尤其是一些中小基金公司,需要依附于强势渠道。   

  

  比如一些客户资源好、服务能力强的渠道为了凸显自己的品牌价值,与基金公司合作发行专属定制产品,但这些产品大多是老基金的翻版,或者是原有的配方,或者是熟悉的味道。从基金公司产品线布局来看,并没有迫切的需求。但是渠道建议发一个新产品。   

品承接这些资金,基金公司没有不配合的道理。

基金公司和渠道的关系更类似于“生产商”和“零售商”,在基金发行过程中,基金公司作为“生产商”,负责产品的创立、上架,而银行、券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则作为“零售商”,负责产品的销售。

而基金公司直接面向投资者卖基金是比较困难的,搭建销售网点、铺设人力物力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效果还不见得好,这就好比酱油厂商开设品牌专卖店卖酱油,哪里有投放在超市货架上――也就是现成的渠道产品库里供大家挑选来得方便呢?正好渠道也需要基金公司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来丰富自己的“货架”,一举两得。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得渠道者得天下;对于银行来说,得客户者得天下。

而在卖新基金这件事情上,基金公司和代销渠道之间利益是一致的,一个对规模有需求,一个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能够帮上忙,怎么样实现利益最大化,对此两者可谓是心照不宣。

而作为基金销售链条中最重要一环――投资者,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销售渠道,可能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投资者都赚钱,但发展到现在,这一点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

基金公司看重的是规模,渠道说到底也在围着规模打转,当“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时,只会简单的把原因归结于基民定力不够,至于基金业绩差、波动大的因素反而被轻描淡写成投资者教育的学费。

当然,很多投资者不想做“时间的朋友”,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募生态的恶化。在基金销售市场,不少投资者都有新基金净值为1看上去“更便宜”、“更划算”的误区,“赎旧买新”的情况屡见不鲜,于是,基金公司索性也就迎合渠道的实际情况、投资者的偏好,不断发行新基金以做大规模。

公募基金重规模情有可原,狂发新基金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老基金产品设计上的一些缺陷,比如投资范围较窄,不能投港股等,又或者基金经理发生变更、投资策略变化等,重发新基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毫无节制的发行一些同质化较严重的产品,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行业“内卷”。

如果少发新基金,基金公司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02

出路

一家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投研能力,而对于一只基金产品而言,最好的营销是业绩。所以,基金公司要想扩大规模,除了发行新基金,还另一种方式――把每一只基金的业绩都做好,持续营销老基金

而目前市场上愿意这么做的基金公司并不多,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在10年才涨1个点的A股做投资,再加上公募基金规则的条条框框,想要长期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投资回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基金业绩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即使基金公司等得起,基金经理也未必愿意等(虽然很多时候情况正好相反)。

在发新基的诱惑面前,持营老基金听上去有些吃力不讨好。投入时间长,见效慢,性价比不高。换句话说,如果能通过上“量”达到目的,为什么非要重“质”呢?

但「投资本来就是一场马拉松」,采访的时候大家都爱这么说,做事的时候,也该考验考验知行合一的定力了。

其实,对于管理规模的,重“量”还是重“质”,关乎到基金存在的价值和资管的本质。作为帮老百姓管钱的资管公司,无论是规模扩张或是持续盈利,都应该建立在履行好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基金的目标在于帮助投资者赚钱,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去收割投资者。如果是这样,那就本末倒置了。

事实上,选择持续营销老基金的道路,并不影响公司规模的扩张,也并不一定就会拖慢公司的发展进程。

以兴证全球基金为例。2020年、2021年,兴全基金分别发行了11只、20只新基金,是同等规模基金公司里发行数量最少的公司,但在这两年,兴全的管理规模增速依然达到了48%、30%,并不落后于其它公司,甚至比一些一年发行上百只基金的公司规模增速更快。

公募可以少发一点新基金吗?公募可以少发一点新基金吗?

曾经有一位行业大佬将基金比作消费品,笔者虽然不尽认同,但两者之间确实有着相同之处。好的消费品公司是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的结合,而长期取胜的法宝是品牌力;其实基金公司也是如此,依托渠道强推出来的规模是不长久的,只有练好内功,做好业绩,形成持续的品牌力,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很多基金公司来说,在发新基金做大规模的老路上走得太快,以至于忘记了当时为了什么而出发。这个时候,不妨停下来,等一等公司团队的成长、产品业绩的沉淀。

03

尾声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市场上一共有15193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其中普通股票型780只,偏股混合型2960只,若算上灵活配置型和股债平衡型产品,市场上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超过6000只。而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4748家,选基金的困难程度已经不亚于选股票。

而目前市场上基金经理总数为2945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位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在5只以上。

这不禁让人疑惑,投资者真的需要这么多基金吗?这里面有多少是同质化的产品呢?

在投资的世界里,少即是多。基金产品在精不在多。基金数量增多,看似产品类型更丰富,投资者可选择的余地更多,但实际上认知的盲区也在增加,选择的难度和踩坑的概率只增不减。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18年底的13万亿猛增至如今的25.87万亿,3年多的时间规模接近翻倍。在这一轮财富迁移的浪潮中,基金公司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分割蛋糕的上半场,但能否守住现有规模,在下半场继续领先,比拼的肯定不是谁的基金数量多,而是谁的基金更优秀。

换句话说,资管行业或许已经到了考验真功夫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