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日本的地位,左宗棠做人不要去怪任何人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左在甘肃祭旗,西征军收复新疆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左就指挥了西征军,即收复了新疆除伊犁以外的领土。为此,清廷向二等荆轲侯左下诏,下令在新疆各地设立左公祠,焚香祭拜其功业千年。   

  

  但对于左来说,他的丰功伟绩中有一个瑕疵,那就是伊犁至今尚未纳入版图,而在西北兴风作浪的匪首白彦虎依然逍遥法外,在边境挑衅,靠的就是俄国人的庇护。   

  

  为了抹去这一瑕疵,左从光绪四年开始就不断上朝廷,强烈建议在新疆设省,并借机试图收复伊犁。   

  

     

  

  在左的敦促下,清廷终于采取了行动,但这是一个糟糕的举动。   

  

  受和平派的影响,清廷派往俄国谈判的全权公使崇厚是个懦弱虚荣的人,只求个人虚荣,不顾国家利益。   

  

  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崇厚就是一个贪婪而不负责任的代理人。如果他有报国之心,尽管艰辛,也要走西北陆路,先在西北与左大帅会合,听听左大帅对付俄国的经验和意见。但因为不想吃西北的沙尘,也不想听左大帅的硬话,这厮在李鸿章、主和教派的支持下,终于走上了一条迂回千里的漫长、安逸的海上之路。   

  

  像远洋豪华游一样到达俄罗斯后,在别有用心的俄罗斯老兵的礼遇下,这厮昏庸至极,最终未经朝廷同意,主动签下了“《里瓦几亚条约》”。   

  

  如何形容这个崇厚签的《里瓦几亚条约》?   

  

  俄罗斯给了他一个芝麻,他给了俄罗斯一篮子西瓜。   

  

  根据《里瓦几亚条约》的规定,伊犁将归还中国,但伊犁南部和寨三湖以东的特克斯河谷的土地必须割给俄国。无疑,这一条是不战而伐地;接下来是贸易赔款,允许俄国在蒙古和新疆免税贸易,多开辟两条通往天津和汉的陆路贸易路线;允许俄罗斯在嘉峪关等七地设立领事馆;最后,500万卢布将支付给俄罗斯士兵。   

  

  左在西北闻讯大怒:“伊犁只有一片沙漠,北面100-200里全是俄部。怎么才能挽回呢?”"   

  

  张之洞也痛骂:“若如新约之好,则得伊犁之空名,失者为新疆之实。”“完了,请朝廷立即将‘犯国罪,谄媚倭寇’的‘崇侯’交由刑部,让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由于举国震怒,名臣声讨,清廷也深感这份协议“滥权”,最终不予认可,将崇厚革职交刑部惩处,并定下有期徒刑。   

  

     

  

  崇达辱命后,清廷一次醒悟,二次任用。他们选择了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当时他是英法特使。   

  

  从法院接到这一任命后,曾纪泽的心情可以用难以形容来形容,既兴奋又紧张。当年曾国藩的名声被天津教案毁了,某种程度上要感谢崇厚。如果不是他一味地给曾国藩出妥协退让的馊主意,曾国藩也不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受到指责。   

  

  现在,崇厚的沦陷区成了曾纪泽为父报仇的机会。   

  

  然而,稍微回顾一下,曾纪泽为他已故的父亲报仇并不容易。在此之前,清廷与外国谈判,并没有以屈辱和退让而告终。这次虽然是个机会,但是做不好,那就是曾门无法表志,或者再次受辱,而且还是同一个人造成的。   

  

  正因为如此,当时朝鲜的许多朝臣都很担心曾纪泽。李鸿章在给四川巡抚丁宝桢的信中说,朝廷派曾纪泽来使俄国“极不明智”。狄山(崇厚字狄山)是   

  

  谈到这件事,李鸿章除了对外界盲目悲观之外,也看到了曾纪泽在访问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第一,他大三,没人给他面对面的面试。第二,他直接来自英国。英俄在新疆一直是竞争对手,所以俄罗斯不会善待他。   

  

  清廷对曾纪泽的使命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清廷在给曾纪泽的电报中,意思是只要条约能废除,就算任务完成了,伊犁没回来,以后再慢慢谈。   

  

  然而,决心为父报仇,为曾门争光的曾纪泽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此行必须不辜负他的使命。   

  

  为此,曾纪泽打出了谈判原则3354,边界问题,他向法院提出,而且是百折不挠。每一寸土地都要争夺,边界也要确定,永成已成定局。生意上的问题,做事便宜,尽量通融。一旦疼了,以后再补。   

  

  清廷又打电报,十分同意。   

  

     

  

  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打算,曾纪泽于光绪六年(1880年)八月一日抵达俄国圣彼得堡。   

  

  一到圣彼得堡,曾纪泽就立即呼吁英国和法国驻俄罗斯大使查明俄国人的底细。两国使节坦诚相告。清廷惩处崇厚,俄国深感屈辱。在最初的谈判中,俄罗斯官员会严厉对待对方。因此,曾纪泽必须顶住压力,不能糊涂。   

  

  果不其然,第二天刚和俄罗斯外长格尔斯见面,俄罗斯老头就上来问:“冲大使来俄罗斯了,已经和这位部长商量好了。”   

毕,议定条约只等批准施行;至今贵国并无一言,且将崇使治以重罪,边界各处增械设防,似此情形,岂能议事?”

  

曾纪泽从容反驳:“鄙国治罪崇厚,乃因他不听训令,私签条约,此乃鄙国内政,并无意要伤害贵国。鄙国为两国友好之见,特派本使前来商谈。”

  

俄国老毛子未加理会,继续紧逼:“鄙国答复皆在条约之中,现只可照办,无可商议。”

  

曾纪泽寸步不让:“各国定约,必经两国批准,方可生效;如所定之约有难行之处,例可再议,本使前来,亦是万国通例。“

  

见曾纪泽毫无退让之意,俄国老毛子开始叫嚣:”现在情形,因贵国设边防、修海防,以致鄙国动巨款以防贵国,各国皆以为战争一触即发,根本没有再谈的可能。“

  

曾纪泽回敬道:”有国即有防,鄙国设边防、修海防并非针对贵国。鄙国若无意和平,何必派本使前来。“

  

俄国老毛子根本不认账:”贵国治罪崇使,使鄙国难堪,何来诚意,休要再费口舌。“

  

如此,首次会谈不欢而散。

  

鉴于沙俄拿崇厚一事为把柄,曾纪泽虽然对崇厚充满了鄙视和仇恨,但为了顾全大局,将谈判推进下去,他还是给朝廷发去了一封建议赦免崇厚的大义之电。

  

朝廷接受了曾纪泽的建议。

  

这是朝廷对曾纪泽的支持和配合,但最豪迈、最让人动容的支持和配合却是来自西北的左宗棠。

  

这是一段两代人携手卫国的佳话。

  

  

左宗棠和曾国藩一生争斗不断,但为了西北半壁江山,为了曾门后人不辱使命,年近七十的左宗棠却在这时为子侄辈的曾纪泽唱了一出助威壮胆的豪迈大戏。

  

得知曾纪泽抵达俄国后,左宗棠随即命亲兵营统领王德榜打了一口黑漆棺材,为的什么呢?

  

抬棺出征,移节哈密,摆出为伊犁不惜誓死一战的铁血军阵,以壮曾纪泽声威。

  

这事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但那时左宗棠的悲壮心境很多人并不完全知晓。几乎就在抬棺出征的同时,左宗棠接到了家中传来的噩耗,与他相濡以沫几十载的夫人周诒端病逝了。

  

左宗棠是悲恸不已,却无半点延误。

  

几乎是刚搭灵堂,一夜守灵后便抬棺出征了。

  

正是因为有叔父辈抬棺出征的壮举,曾纪泽在随后的谈判中才有了那段掷地有声的硬话:”鄙国虽不愿意开战,但倘若不幸要战,鄙国未必不愿与贵国一战。鄙国坚忍耐劳,纵使一战未必取胜,然地广人众,虽十数年亦能支持,想必贵国也不能毫无无损。我左大帅先定陕甘,再复新疆,皆是一刀一枪赢下的。阿古柏纵有洋枪洋炮,在我左大帅面前亦免不了一溃千里。“

  

眼见曾纪泽不好对付,左宗棠更让人生畏,俄国老毛子转而开始耍弄威胁恫吓清廷的惯用伎俩,他们不仅向西伯利亚、乌苏里江东岸、黑龙江北岸增了兵,更派出二十多艘军舰从黑海出发驶向日本方向,摆出随即可能封锁中国沿海,进攻京城的架势。

  

得知此等消息,清廷恐惧不已,连忙给曾纪泽发出训令,令曾纪泽权宜行事,争得一分是一分,万不可无补于事,反惹战火。

  

关键时刻,左宗棠又一次站了出来。

  

出于对沙俄无力再战的深入了解,左宗棠一针见血地指出,勿用恐慌,俄人实乃虚声恫吓。一味退让难赢和平,加紧备战,使臣方能在谈判时说上有用硬话。

  

给出如此态度后,左宗棠立即调兵遣将,部署三路大军进逼伊犁——东路一万人由伊犁将军金顺率领,严守精河一带,防止俄兵东窜,并调金运昌卓胜营马队五千骑、步兵一千五百人协防;中路由嵩武军统领、提督张曜率领马队五百骑、步兵四千五百人,由阿克苏越冰岭向东,沿特克斯河直逼伊犁;西路由刘锦棠率马队一千五百骑、步军八千五百余人,取道乌什越冰岭向西,经布鲁特游牧地逼向伊犁。

  

比起俄国老毛子的虚张声势,左大帅主将尽出,摆出的乃是不惜血战的真阵仗。

  

  

见左大帅抬棺出征,摆出了如此铁血的真阵仗,不仅俄国老毛子心虚了,就连清廷也紧张万分起来。

  

以慈禧为首的清廷对左大帅太了解了,左大帅那股子铁血强硬劲上来,他是真敢不请即向俄国开战,进而用武力收复伊犁。

  

局面怎么收拾才是万全之策?

  

这时候,朝中的倭仁拿出了一个高明的计策,召左宗棠回朝。

  

为什么说倭仁的这个建议是高明计策呢?

  

从里面看,这是避战,防止左宗棠塞外点火;但从外面看,效果恰恰相反,越看越像是回朝主持对伊犁用兵。

  

这是一个掩虚又加保险的心理战。

  

果然,当得知左宗棠即将回朝的消息后,基于对左宗棠好战能战的了解,俄国老毛子很恐慌,他们紧急召见曾纪泽:”左宗棠是好战之人,贵国此时召他回朝,贵使对此作何解释?“

  

此时的曾纪泽就好办了,他越是说大实话,俄国老毛子越以为他是在放烟雾弹、作故意隐瞒的缓兵之计:”左大帅老成持重,岂有回朝唆使动兵之理?本使说句实话,若两国修好,左大帅又何必入京?如果两国不幸交战,新疆紧要,左大帅更不能入京。“

  

到此,本无力也无心挑起战事的俄国老毛子再也玩不下去了,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清廷代表曾纪泽与俄国代表格尔斯在《中俄伊犁条约》上签字。

  

以领土论,至关重要的伊犁东南特克斯河流域的土地被索回;以商务论,原订新添加七处领事点减少至两处,俄国要求的嘉峪关至汉口陆路商道和由松花江直达伯都讷水路商道不再开通。

  

签完字,格尔斯称赞曾纪泽:”此次商改约章,实系最难之事。阁下竟办得如此成功,足见才智兼优,能办大事,我不胜钦佩。“

  

曾纪泽回他:”我想自此之后,我大清之地当无再割之理。“

  

慈禧得知新约签下后,盛赞曾纪泽不愧是名臣之后,竟能虎口夺食。

  

然而后世人却说,两代人携手卫国的铁血精彩才是这段历史最动人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