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投入预算,奶茶店投入大概多少

  

     

  

  生产|创业的前沿   

  

  作者|李晓凡   

  

  编辑|鸡蛋管理器   

  

  在下沉的市场中,茶品牌正在经历一场激战。   

  

  贵州凯里市商业街仲博附近的一条街上,道路两侧两三百米,开了六家茶叶店;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上,不到300米,旁边就是5家茶叶店。   

  

  这种门店密度导致奶茶店在市场上的下沉。那么,这些奶茶店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呢?   

  

  “大概半年左右吧。”一位茶叶店老板对《创业前沿》说。   

  

  在下沉市场开茶叶店的老板,有的做得不错,有的迫于压力打算退出。然而,茶行业并不缺乏新的进入者。   

  

  广州汕尾市海丰县一家茶叶店老板说,疫情期间,他看到一些茶叶店倒闭,但仅仅一两个月后,又有新店开张。   

  

  野火从未完全吞噬它们,它们在春风中又重新长高了。'   

  

  1.理想与现实幸运的是,24岁的郑钰洁抓住了茶行业的一个热点。   

  

  今年,一片血海的茶饮行业涌现出一个难得的新机会――手打柠檬茶,在商家的宣传和年轻人的追捧之下,多款柠檬茶饮品在社交平台走红。   

  

  郑钰洁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在他的提议下,一个朋友辞掉了月入过万的外卖骑手的工作,和他一起创业做柠檬茶。   

  

  今年5月下旬,一家名为“建伟”的手工柠檬茶店在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开业。店铺营业额从最初的日均200多元涨到了2000多元的峰值。开店才两个月,他们就已经回到了原来的价值。   

  

  郑钰洁对这一成就非常满意。按他的话说,至少对得起朋友辞掉的高薪工作。   

  

  照片/图片由郑钰洁提供   

  

  在很多茶饮从业者口中,茶饮实在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利润高,操作简单,容易规模化。因为这些优点,无数从业者闻风而来。   

  

  杨雪(化名)开了一家奶茶店,很有感觉。她有了在大学里开一家奶茶店的想法。毕业后,她和搭档开始筹备,出资2万多元跟一家加盟品牌学习奶茶制作技术,然后在北京创立了自己的奶茶品牌。为此她还借了十几万。   

  

  然而,很多外行人看到的是茶行业的光明面。当他们掀开明袍的时候,里面很可能长满了虱子,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赵磊(化名)去年进入茶叶行业。“没什么太大的,就是找个赚钱的生意。”他说。   

  

  在做奶茶生意之前,赵雷认为喝茶是一个简单的生意。“加盟一个品牌,招几个员工来做。”   

  

  但事实并非如此。“开店后,我发现原材料、人工等成本。是很贵的,而且恐怕劳动力数量也会增加。”   

  

  后厨需要员工煮茶、切水果、准备原料等。一个员工不可能从早干到晚,所以后厨得有两三个员工轮班,前店也需要一个店长和几个服务员。   

  

  商店刚开业时,赵雷雇了10名员工。后来业务熟练了,疫情期间生意也不好。他只留下了5名员工。   

  

  和赵雷一样,杨雪一开始对开奶茶店的想象也很单纯。“我从来不觉得这是体力活。”她苦笑着说。   

  

  做一杯奶茶只需要几分钟,但是后期的准备却需要三个小时。刚开店的时候,杨雪和伙伴们有时会忙上一整夜。他们忙的时候,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她从未招聘过女性员工。“一是她担心他们体力不够,二是怕他们受不了疼。”   

  

  除了运营过程中的繁琐工作外,实际开店的成本也超出了老板们的预算。   

  

  起初,带着奶茶店的情怀,杨雪没有过多考虑成本,也没有一味追求性价比,只想用最好的原料。但店铺持续亏损,每月贷款两三万的现实让她逐渐清醒。   

  

  开业第一年,门店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杨雪没有统计过具体的损失数字,但估计在30万元以上。但是,即使是亏损,店还是会继续开。“如果我去打工填补这个窟窿,两三年后可能就不满意了。我只能继续开店赚钱。”   

  

  所以最后杨雪开店不再只是为了情怀,更多的是为了赚钱。   

  

  鼎盛时期,杨雪曾经在北京开了十几家店。但疫情期间,茶叶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北京的茶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奶雪的茶铺,如茶、喜茶,占据了半壁江山。于是,杨雪和搭档在北京转手,回到搭档的老家山东济宁,重操旧业。   

  

  怀揣着理想,一大批人进入茶饮行业,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又受到重击――过度饱和的茶饮行业早已不能让人轻松“躺赚”了。   

  

  2.虚假繁荣虽然茶叶生意不如前几年,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选择进入。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90后的于鑫已经开了7家“鱿鱼店”小吃店,加盟店有20多家。   

  

  在做小吃的几年里,于欣也顺便了解了茶业。于是,他打算成立一个茶叶品牌,和小吃店一起引流。   

  

  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做茶叶生意。   

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加盟一个品牌。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了解茶饮行业的人,基本都不会选择加盟,因为投入高,回本周期长,风险也大。”于昕表示。

  

相比于大多数人选择加盟,于昕更愿意成立一个自己的品牌。“自创品牌虽然没有知名度,但是优势在于成本没那么高。”他说。

  

一般加盟一个茶饮品牌,加盟费、培训费等加起来需要几十万元,但是自创的品牌却可以省下这笔费用。

  

“像我们城市,一年房租3万多元,人工工资每月每人2000多元。”他称。较低的成本也使得茶饮的价格有调整的空间。“其他家卖10元的茶饮,即便我只卖5元,都不会亏。”

  

郑煜杰也否定了加盟茶饮店的想法。

  

“如果加盟一个品牌,至少要拿出20万,夏天就这么短的时间,需要用最快速度回本,如果无法回本,很大可能就死掉了,投进去的钱肯定白白打了水漂。”他称。

  

而且加盟还有一个弊端,即不能增加其他产品线。“像我们做柠檬茶,天气变冷后还可以增加热饮、蛋糕等品类,但是加盟一个品牌,就不能自由增加其他产品。”郑煜杰表示。

  

他发现,他们本地加盟的茶饮门店,生意并不好。“附近一家柠檬茶的加盟门店,刚开业时人不少,后来客流就变少了,他们现在还在做打折活动。”

  

据郑煜杰分析,一个原因是这家门店的茶饮卖得太贵了,定价普遍在18元以上,而本地人均月收入不过是两三千元,消费者很难接受这个价位;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口味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化。

  

于昕向「创业最前线」透露,对于茶饮品牌的加盟商来说,一年能回本就不错了。这一年之中,如果门店的收入无法覆盖支出,老板还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也就是说,加盟商除了前期的加盟费等投入外,还要准备部分资金,用于回本期间的投入。

  

因为很多加盟店老板都是外行人,他们在短时间内看到茶饮店无法盈利,很多人会失去信心,从而选择及时止损。

  

赵磊的加盟店便验证了这一点。他的门店开在当地的商圈,七八十平米的门店,一年的租金就20万元,每月的人工成本2万多元,再加上前期的加盟费,总投入高达八九十万。

  

而且在实际运营中,也并不是像加盟商所说的那样――每天营业额能做到上万元。“目前每天的营收只能勉强维持生存,但是前期投入的成本没有收回,也还是相当于亏损。”赵磊称。

  

除了堂食,很多门店都会做外卖业务。“但是一单外卖赚的钱很少,大头被平台抽走,再加上平台经常搞特价活动,刨去平台抽成、实际成本,一单外卖撑死了才赚一两块钱,一天得卖多少杯才能挣钱?” 赵磊叹气说道。

  

大多数品牌方也会给加盟商提供一些运营思路,比如做特价活动。但是特价活动虽然给门店带来了客流,但整体仍然不赚钱。

  

“这就相当于自己掏钱打广告,但打了广告得能熬下去才行。每年的租金,再加上人工等成本,算下来就是赔本赚吆喝。而且像夏天的话,中央空调从早开到晚,可能营业额连电费都不够。”赵磊表示。

  

“如今的茶饮行业只是表面看着风光,实际上是虚假的繁荣。”赵磊说道。

  

3、下沉市场茶饮店鏖战据「创业最前线」走访观察,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奶茶店大多开在客流最集中的商圈、学校、步行街等位置,这就导致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奶茶一条街”。

  

图 / 贵州省凯里市中心的一条街上,开在一起的三家茶饮店

  

郑煜杰所在的海丰县,就有一条“奶茶街”。“每隔50米就有一家店,粗略统计这条街上有二三十家店。”他表示。

  

疫情期间,郑煜杰看到一些茶饮门店倒闭了,但只隔了一两个月,新的门店就又开出来了。在某种程度上,茶饮店像野草一样有坚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赵磊向「创业最前线」介绍,他家奶茶店所在的街上,也有七八家茶饮店。“哪怕一家门店开业时生意再好,过段时间也会被分流。”他表示。

  

这些茶饮店的生存周期有多长?

  

“大概半年左右。”于昕看到,讷河市茶饮店的更新速度也较快,“倒闭的基本都是加盟品牌。”

  

在进入茶饮行业时,赵磊预测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应该可以回本,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好。“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是小城市人口有限,他们不可能天天喝奶茶,就算经常喝也会出于新鲜感换换品牌。”

  

不过,从北京撤退到济宁开店的杨雪发现,跟其他三四线城市不同,济宁的奶茶店不算密集。“在济宁开店投入的金钱和精力同比降低,赚钱更轻松了。”杨雪称。

  

目前,她在济宁已经开了三家店,每家店月营业额在四五万元左右。单店模式已经得到了验证,以后杨雪还会考虑去其他城市开店。

  

虽然生意还不错,但茶饮店的利润也在下降。

  

“之前茶饮店的利润能达到60%至70%,但是现在只有40%左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年轻人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茶饮的部分原材料也替换成相对健康的,导致成本翻倍。但茶饮价格却不会提高很多,毕竟年轻人的接受能力有限。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赵磊有了放弃的打算。“想翻盘很难,一是疫情紧张,二是三四线城市没有那么多年轻人,仅靠平常的流量基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初尝甜头的郑煜杰,仍然信心满满。“竞争肯定有,但柠檬茶在海丰算是小品类,竞争不大,而且这里冬天时间短,影响较小。”接下来,他也计划拓展更多产品线,比如开发热饮和甜品。

  

而于昕凭借着一股干劲,选择了一条较为难走的道路――他不打算靠加盟赚钱。

  

一方面,新品牌没有知名度,很少有人愿意付费加盟。因此于昕计划用免加盟费的模式,先把体量做起来,之后再走供货的路线。另一方面,在于昕看来,“收加盟费的模式无异于是割韭菜,以后这种模式肯定会被淘汰。”

  

他选择免费教别人制作茶饮的技术,再通过给对方供货盈利。“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每个行业都会越来越透明,我既然做了茶饮,就会让行业变得更透明,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行业内幕的话,他们可能就不会拿这么多钱去加盟了。”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弊端,即体量小很难盈利。“一两年之内应该都无法盈利,只是在做铺垫。”于昕说。

  

不过,在他计划为行业做出一些改变之时,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当前经济的大环境下,任何一门生意都不再有“轻松躺赚”的模式。茶饮店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火了数十年,原料、款式、包装、营销等等环节都历经了无数次迭代,竞争也日趋激烈。

  

前赴后继的年轻人闯进这个赛道,推动着行业革新,同时也被行业教育――开店正如同做一杯茶饮,前期要磨练好基本功,中途还要拿捏好盈亏之道,后面才可能有收获,这是一门“先苦后甜”的生意。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