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现金价值表怎么看,平安保险现金价值提取

  

  专题图|视觉中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第14个五年计划中,保险被提到多达15次。而很多人的保险意识并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直接导致中国人的保险配置明显不足。在这种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如何打破人们对保险曾经的印象?   

  

  近日,老牌保险央企中国人寿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保费收入达6183.27亿元;续保保费4424.63亿元,同比增长5.8%。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达到12030.0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2.2%,位居整个寿险行业第一。   

  

  这份答卷的背后,体现了中国人寿通过数字化提升用户体验的努力,也隐藏着普通人面临的保险问题的答案。   

  

  谁卖保险,很重要   

  

  2015年,国家采取措施治理从业资格考试市场乱象,银监会取消保险从业资格考试就是其中之一。之后,代理商数量迅速扩张――从2014年的325万增加到2019年的900万。据测算,我国保险代理人总数超过5000万。   

  

  庞大的代理人群体是行业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源泉。然而,这种群体策略是不可持续的。从2019年代理人高峰开始,逐渐下降,到2021年底仅剩641.9万人。   

  

  不出意外,失去了人海战术支撑的保险业,保费增速放缓,利润下滑。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巨头新业务价值增长承压。2019年,他们喊出了代理商改革的口号。   

  

  其实保险业今天面临的问题早就存在了,只是早些年被机海战术带来的高速增长掩盖了。行业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代理人专业能力跟不上客户需求,二是产品设计跟不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代理人,也就是谁来卖保险;第二是产品,也就是卖什么。   

  

  有人说,网销平台和各种保险公估平台如火如荼,大众买没有代理是不可行的。至少目前来看,这是不现实的。   

  

  保险是非常个性化的需求。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身体素质,甚至不同的保障目标,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保险需求。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   

  

  但是保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且不说仅仅是保险这种东西就不容易理解,更不用说保险条款、免赔额条款、健康告知、等待期、犹豫期、现金价值等各种专有名词了。没有指导,非专业人士几乎不可能了解保险产品的真实保障内容。   

  

  这是代理人不可或缺的原因,也是对代理人专业能力要求高的根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支专业的精英代理人团队是关键。需要培养一支更有能力的团队。中国人寿首先从入职门槛入手,提高学历和经验要求。不仅如此,还要加强日常培训和销售平台建设,让代理人团队更高效、更全面地与客户沟通,尽量避免客户在对产品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出险。   

  

  尤其是在疫情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工具帮助代理人展现业务,成为每个保险公司努力的方向。2015年,中国人寿实施“数字中国人寿”战略。通过数字化转型,逐步取代精简业务条线的人力,打通保险银行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等手段提质增效。   

  

  例如,针对疫情限制,中国人寿推出远程电子投保工具,采用嵌入视频、简化数据填写、优化签名方案等数字化手段。让客户在家就能和代理人视频见面,随时随地取保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个险销售队伍82万人,拥有稳定的优秀员工群体和坚实的团队基础。4.0个人惯性导航系统的规范化操作系统   

  

  在3月25日举行的中国人寿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表示,中国人寿的代理人队伍基础比较扎实。通过一年的努力,中国人寿的团队建设非常有效,保持了整个市场的稳定。   

  

  卖客户想要的产品   

  

  艾瑞数据显示,59.9%的保险客户认为代理人是基于自身利益推荐产品,不符合实际需求。大众对保险的刻板印象,根源不仅在于代理人的不专业,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产品设计与客户需求的脱节。   

  

  目前,很多消费者会通过互联网主动搜索保险,其中以重疾险、医疗险等健康险最为重要。通过利用客户对互联网的使用,搭建数字化平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开发个性化产品,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中国人寿开发的中国人寿保险(盛典版)系列产品,在重疾险保障的基础上,推出了可选的保险责任,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根据2021年年报,中国人寿新开发和升级了160个产品,包括人寿保险1   

2款,健康险138款,意外险2款,年金险8款;保障型产品共计144款,长期储蓄型产品共计16款。

  

通过更丰富的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表面上看是保险更加复杂了。但是在客户端,只要自己最需要的保险内容能够被覆盖到,出险之后真能赔,他们就不会产生保险理赔难的感觉。这就是中国人寿坚持不懈将数字化投入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原因。

  

再强调客户体验也不为过

  

所谓客户体验,本质上是保险与客户的对话:从产品与客户见面到最终理赔款到达客户手上,这些过程都不仅仅是代理人发声的过程,好的产品本身也能“发声”――用极致的服务征服客户。

  

根据《2021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洞察报告》,消费者无论在保险购买前还是保险购买后,最看重的都是服务体验,如理赔流程简单、理赔到账快、增值服务等。因此,对客户来说,最极致的服务就是更快的理赔速度。

  

而这一块也是中国人寿数字化着力的重点:在客服、核保、理赔、保全等各环节都引入了丰富的在线化、智能化工具,致力于在每一个环节都让客户感受到“快”。

  

如在理赔环节,推出了理赔直付通道。所谓理赔直付,就是提前申请、无需垫付,直接使用保险金支付医疗费用。

  

广东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先生,于2019年12月因肺部不适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因为他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办理有扶贫保险,可以直接在出院窗口结算扶贫保险金抵扣医疗费用。在出院时,杨先生直接理赔保险金2万余元并直接抵扣了医疗费用。

  

理赔直付是中国人寿与医保、医疗机构等单位合作,授权获取客户就医数据,能够直接为客户提供赔案快速处理、保险金快速给付的一种新模式。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已在200余个地市推出理赔直付服务,累计服务客户1500余万人次,赔付金额近百亿元。

  

再如推出的“重疾一日赔”,能够实现“确诊即可赔”,最大化提升了理赔体验。

  

2019年,张先生在医院查出患了直肠癌。伴随者病痛而来的还有高昂的治疗费用。但后来想起曾于2012年在中国人寿投保了一份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额30万元。

  

张先生拨通了中国人寿95519客户服务热线,申请保险理赔。理赔人员了解情况后,迅速为他办理了相关手续,仅一天时间,30万元重大疾病保险金就赔付到账,减轻了负担。

  

2021年,近17万名国寿客户体验了“重疾一日赔”极速理赔服务,获赔总金额超74亿元。

  

不仅在理赔方面,中国人寿在客服、核保、保全等保险全流程,都致力于智能化和在线化。2021年,核保、保全、理赔智能审核通过率分别达93.4%、99.1%、73.1%。而在互联网智能客服应用场景方面,机器人服务规模突破7500万次,非人工服务占比达到88.9%。

  

中国人寿还率先推出寿险APP尊老模式,推广柜面“坐享”服务等多项适老化服务举措。聚焦“健康、亲子教育、乐享生活”主题,持续提供“免疫力提升计划”“国寿小画家”“客户节”等多项增值服务。

  


  

  

结语

  

保险的本质在于,用现在的钱抵抗未来的财务风险。风险不一定来,但来了之后,有保险,风险所造成的冲击就能够被消减。

  

中国人寿以“数字化”为工具,用保险产品和服务做抓手,提升客户的保险体验。

  

要达到这个境界,一是要培养一支精英代理人团队,通过向客户科普保险知识和介绍产品信息,让客户具备认识和比较保险的前提。二是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匹配最合适的保险产品。有了这两个前提,再通过努力创造极致的产品体验,让客户自己意识到:保险,真能解决问题。

  

中国人寿已经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也培养着更好的代理人团队,在尽可能满足更多人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也能利用规模效应保持盈利。

  

而随着以国寿为代表的努力令保险行业发生改变,更多的客户也将对保险改观,让保险成为他们人生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