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币在流通中的原则,本位币金额

  

  (1)当减值发生时   

  

  减值损失=期末资产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金   

  

  (2)金融资产价值恢复后,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假设未计提减值准备,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会计分录:   

  

  借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金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   

  

  (3)计提减值准备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利息收入仍需按照新的摊余成本和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计算。   

  

  减值后利息收入=新摊余成本原实际利率   

  

  (4)外币金融资产的减值   

  

  外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各期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外币折现率)   

  

  记账本位币反映的现值=外币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   

  

  减值损失=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相关外币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现值。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摊销成本   

  

  是指在实际利率的基础上,投资成本减去利息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对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额进行调整的结果。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算法: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以实际利率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进行加减;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本金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金额-已发生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其实是一种价值,是未来现金流在某个时点的贴现值。   

  

  实际利率法摊销是贴现的逆向处理。   

  

  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即摊余成本期初实际利率)-当期计提减值准备。   

  

  应付债券摊余成本(本金)=初始摊余成本(本金)-支付的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初始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未确认融资费用各期摊销额=(各期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各期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额=(各期长期应收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金融(专业词,中文词)   

  

  指财政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回笼,存取款、汇兑等经济活动。   

  

  金融是现有资源重新整合后的价值和利润的等价流通。(专业来说,就是实现了从储蓄到投资的过程。狭义上可以理解为金融学是动态的货币经济学。)金融是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资源最优配置决策的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