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币怎么注册,bee币2022价格

  

  昨晚,OPPO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包括OPPO Find X5系列手机、OPPO Pad平板电脑、OPPO Encx2真无线耳机在内的多款产品。会后,包括Find产品线总裁李杰先生在内的多位产品线负责人接受了包括爱否在内的媒体采访,回答了众多媒体和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问答实录。a来自艾沃科技等媒体和OPPO专家,附节选。   

  

  几位被采访的校长   

  

  媒体:为什么 Find X5 Pro 天玑版没有用 OPPO 自研的马里亚纳,Find X5 Pro 天玑版与搭载了马里亚纳 X 的 Find X5 Pro 在影像上的差距预估是多少?是否可以给一个量化值?   

  

  Find X5 Pro 天玑版好像没有悬浮防抖,这是基于什么考量的?   

  

  李杰:我们自研的Mariana X在Find X5 Pro上工作量巨大,工作量是指数级的。因为它需要调试底层的基础算法,相当于这一代产品在做正常的第三代产品的开发工作。悬浮防抖的设计理念和之前的OIS防抖不同,整个工程量也很大。其次,天机9000芯片的量产时间比骁龙8晚很多,整个研发& ampd进步根本不是盖的,所以我们被迫牺牲了天机9000上的悬挂防抖和自研的Mariana X。   

  

  第二个问题,因为天机版没有悬挂防抖,所以在抓拍上比Pro差一点,但是我们也有自研的ICE动态引擎抓拍,内部命名为“时间冻结算法”,包括标准版X5的抓拍。因为这个动态引擎抓图,抓图能力也很强,但和Find X5 Pro版肯定不一样。自研的NPU Mariana X只在骁龙8平台上使用,所以两款产品会有一些区别,比如极夜视频和超清夜视频。其实核心就是这两点的差距。   

  

  媒体:OPPO Find X5 系列这次在外部工艺、悬浮防抖、影像调教上都有突破,在产能方面有什么样的预期?OPPO 对 Find X5 系列的销量预期是怎样的?   

  

  李杰: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谈谈我们对这一代产品的主观愿望。因为它是第一款搭载自研芯片的产品,所以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未来Find X高端系列的里程碑,代表我们新一代的Find X产品,所以我们预计它的销量会比上一代更高。当然要看最终市场的反馈,这是我们的愿望。   

  

  媒体:Find X5 Pro 天玑版的配置和售价上,是否会跟一加形成竞争关系,OPPO 如何做差异化?OPPO Find X5 系列的完成度,与我们期待的目标有点距离,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相比现在的品质会有多大的提升?   

  

  李杰:其实我们不把这两个产品放在一起讨论。我们对两个系列的内部定位是不一样的。一加更侧重于喜欢游戏和性能的线上年轻用户。而Find X更多的是针对都市白领。其实我们和用户是有区分的。   

  

  第二,产品完成度。上次沟通会我们也看到了,还是有很多bug,但是从上次沟通会到现在,我们调整了很多东西,工作量很大。本周二我们刚刚进行了出货审核,OPPO里面的质量和检测都是一票否决。OTA版必须是非常完整的状态,达到目标才能发货。所以我们强制技术和图像提供解决方案,目标是在用户拿到的升级版中达到稳定状态。   

  

   OPPO Find产品线总裁李杰   

  

  媒体:耳机和第一代产品的变化非常大,比第一代 Enco X 偏向流行大众听音的取向,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更偏向 HI-FI 的人场感营造,这造成了一个问题,它和一代产品的价格差距不大,这两款产品会一起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吗?   

  

  刘宝友:就像你刚才说的,我们二代的音质和风格会和一代不一样。第一代Enco X的反馈,相信老师们都用过,也算是最顶级的优质产品了。但我们当时也收到了反馈。第一,相比有线耳机,人声没有那么完美。另外频响的宽度和HI-FI耳机还是有差距的。在刚才的发布会上,我们也谈到了低频和高频单元的升级。低频声音提升了很大一部分。高频语音是将分机从20kHz提高到40kHz,与有线HI-FI耳机对齐。这是音质曲线上的调整。但是如果你习惯了一代的听音风格,我们在调音上也提供了四种选择,在其中你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   

  

  第二个问题,这两款产品会一起卖吗?现在我们的Enco X第一代还在上市,还会共存一段时间。   

  

  媒体:虽然 OPPO 现在才推出平板,但 OPPO 发布首款平板的消息对于市场老品牌其实是有影响的。不管是小米还是联想,在产品的定价、调整上都有一定的动作,证明友商会产生一定压力。所以想了解 OPPO 内部在和渠道、   

销售沟通时,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有给到 OPPO 什么样的观点?

  

范辉:这款产品我们在市场上相对其他友商,确实出得比较晚。但我们在市场上跟渠道商、代理商沟通时,大家的第一反馈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无论是外观、流畅度还是生产力能力,都有一定优势。

  

另外,媒体老师提到 OPPO 发布平板对友商可能会有价格上的冲击。这次的价格大家看到了,我们还是相对比较激进的,我们更多是希望把我们的心血让利给用户,感受到我们产品的用心设计,同时又不用花太多的钱,这是我们为用户提供最好体验的初衷。至于这款产品,我们并没有想在这上面挣太多的钱,而是以给用户打造好的平板产品理念来做的。

  

媒体:这款产品的特性出来之后,我也看到有人反馈,它是不带 Cellular 的模组,在用户使用上会有阻碍,你们考虑到它的联网功能,与 OPPO 手机同一个账号下,是否有快速互联这样的功能?

  

范辉:我们之所以宣传 Wi-Fi Only 作为市场切入模式,我们觉得在中国市场大盘下,Cellular 的占比比较低,说明大部分用户用平板还是 wifi 场景下。第二个,现在我们推出这个平板的时间已经相对比较晚了,如果我们再打造全功能的,比如把 5G 这样的功能全部上了,时间可能会加长。为了把产品快速打造出来,所以我们选择了 Wi-Fi Only 的版本。至于跟手机的冲突,除非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外出差时,把手机作为热点,同时又想跟手机通过 wifi 做一些热点共享或投屏可能会有冲突,其他场景应该是好用的。

  

媒体:像 iOS 它可以快速以手机作为热点,让平板实现联网的功能。

  

范辉:我们两台手机有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一台手机的流量比较大,另外一台手机可以迅速通过另外一台手机作为热点,平板继承了 ColorOS 所有的特点,媒体老师提到的这个功能是天然携带的。

  

OPPO 平板事业部部长 范辉

  

媒体:很多用户非常期待天玑 9000 这款芯片,但是它在相机方面没有悬浮防抖和马里亚纳 X,而且只有一个版本,还是内存最高的版本。OPPO 是怎么考虑做这个取舍的?

  

李杰:其实您想问的是,为什么定那么高的价格对吗?这个问题我们在立项之初慎重讨论过很多轮。我们跟 MTK 是一种战略型合作,全年 MTK 出芯片数量最多的就是 OPPO,和 MTK 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定义这款产品的前期就跟 MTK 在一起沟通,如何去定位这款产品,是做到 3000 元以内为了冲量还是做一个 Pro 版本,做到 5500 元以上。我们推演了很多方案。

  

高端的突破是 OPPO 和 MTK 都是最重要的战略,作为第一款首发天玑 9000 的产品,想要冲击高端,一定不能因为冲量或把价格做低,导致产品体验或口碑出现问题。所以在 Find X5 Pro 天玑版上除了真的时间上调不过来的两个器件之外,像 IP68 防水防尘、顶级屏幕等很多旗舰配件,全部搭载在 Find X5 Pro 天玑版上。包括 12G+256G,也是为了让它运行得更流畅,体验更好。

  

媒体:您好,想问一下关于耳机的问题。你们这次找了丹拿大师合作,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

  

刘宝有:我们对音质的理解,分为几个部分。现在是无线音频时代,首先,本身声学素质的部分,也就是硬件,我们今天强调的 SuperDBEE 双单元技术,这是硬件的素质;第二,无线音频,传输的部分;第三,调音的部分。

  

从 OPPO 成立,内部就有一个团队,他们以前是做蓝光的工程师,最早做 OPPO 第一代高端有线耳机的工程师,第一代是他们来调的。

  

第二代,我们希望有更多更专业的输入,给我们做音质调教。刚好我们双方跟丹拿在音质上的追求一样,追求纯粹、自然、真实还原音乐的风格和理念,这促使我们走到一起。

  

但说服他老人家来给我们做调音的工作,还是比较艰难的,我们前后接洽了一年,中间调试的时候也有 10 个月的时间,甚至我们这个版本调到第 10 版的时候,老人家还是对低频的量感不太满意,为此我们调试 30 多种前泄孔、声短路孔、音嘴部分声阻尼的组合应用来调优发声单元的空气负荷,均衡控制音腔内气流状态。还死磕多种音频专用 PA 模块供电电感,来达到他追求的音质纯粹自然的理解。是双方共同对音乐的力量,迫使我们走到一起。从这个行业兴起,大家用了这么久的 TWS 耳机,我原本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也喜欢买不同的耳机。这几年为了 TWS 的便利性,牺牲掉了对于音质的追求,已经忘了最早听有线耳机以及听音乐的感动,这一点也是打动他的地方,这也是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原因。

  

OPPO 音频事业部部长 刘宝有

  

媒体:OPPO 自研的马里亚纳 X 和骁龙 8 平台在影像上是如何分工的?在我的体验中,马里亚纳确实拉高了影像体验的天花板,但下限这块后续能否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标准?80W 的充电器兼容性是不是不那么好?上面的规格好像没有说兼容太多其他协议。下一代产品是否会引入更高倍数的长焦镜头?

  

陈琼璘:

  

第一个问题:

  

1. 关于马里亚纳芯片和高通之间配合的关系或分工的问题:要回到影像处理链路去看,在整体的链路里,马里亚纳是放在骁龙 ISP 之前,从 sensor 出来的 RAW 数据经过马里亚纳处理,接下来 ISP 接力,通过 RAW、RGB、YUV 一连串处理。所马里亚纳 X 能够在数据量最原始、最庞大的 RAW 域数据量进行处理并发挥最大价值,比如 AI 降噪、HDR 等。

  

2. 马里亚纳不是 ISP,传统的 ISP 处理的是简单的多帧合成算法,但是对于深度学习以及 AI 算法模型,其实是比较难的。马里亚纳 X 是一颗 NPU,AI 算力这块强于传统的 ISP,有独立的 NPU 模块,我们可以把 AI 算法放在 RAW 域上进行处理。

  

3. 马里亚纳 X 还首次承担自研 3A 算法的输出。3A 算法是影像链路里指挥部的作用,统领着对焦、曝光、白平衡等等,所以马里亚纳 X 才能够协同镜头、自然色彩传感器,以及后续骁龙上 ISP 的处理。

  

第二个问题:

  

马里亚纳 X 芯片最高支持 4K 30 帧视频输出。但输入端可以支持对原始数据最多 60 帧的支持,因为夜景和 HDR 是两帧合一帧的方式输出的,所以输入时是 4K+60 帧输入,经过马里亚纳 X 以及 AI 算法合成后,以 30 帧的方式输出。

  

第三个问题:长焦,下一代产品一定会给大家惊喜。

  

媒体:Find X5 在 3999 元这个起步价并不低,怎么定的这个起步价?马里亚纳 X 还没有完美调试好,什么时间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这个芯片的生命周期是几代产品、几年的时间,有没有规划?

  

李杰:3999 元的价格其实很有诚意,跟上一代比,把最低售价拉进了 4000 元区间,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下的成本还是很多的。比如仅外观工艺就有九道检测程序,包括来料检测、AI 自动化拍摄检测和最后的人工全检,这里面的成本,都是看不到的。

  

在马里亚纳 X 的调试上,我们将在用户拿到产品之后的第一个 OTA,就一定会调试好,这是我们内部必达的任务。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会使用这款自研芯片,我们其实对自研芯片经验没那么多。我们其实知道可以发挥芯片潜力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很多技术需求,都是在开发过程后期才发现可以实现,我们的团队也会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这颗芯片。

  

媒体:通用芯片的 ISP 和 AI 能力都在快速提升,马里亚纳 X 与手机通用芯片的 ISP 以及 AI 模块之间,其实是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关系,OPPO 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后续一机双芯的设计是否会长期沿用,并在更多的产品线中铺开?

  

李杰:坦白讲,主芯片上的影像能力其实有点浪费,或者说配合起来效率是否达到最大化?因为我们知道马里亚纳 X 什么时候出来,我们跟高通和 MTK 在一年多前就在对齐 MariSilicon X 跟它的配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这两家都特别配合 MariSilicon X,并且下一代产品定义时,会考虑我们这两个芯片之间的配合和差异。

  

媒体:OPPO 这种一机双芯的设计,后续还会一直沿用吗?

  

李杰:我觉得两到三年会一直沿用。哪怕是再往后,像马里亚纳 X 这种高算力芯片,我们也会沿用这样的思路。像 2000 块钱的机型,通用平台芯片 AI 算力是很低的。我们大胆畅想,如果把自研芯片放到一个更低价位段的产品,它就脱离了主芯片能力,某些场景下它可以达到旗舰场景的影像水平,这是很好的。

  

所以我大胆判断,一机双芯未来好多年都会存在。并且我听说,行业友商已经动手了,在参考 MariSilicon X 的做法,大家都在找定制芯片。都是同样路径,因为看到了一个芯片能力本身不强的通用平台,加上定制化的 NPU,其实可以带来比较好的影像提升。

  

媒体:现在的平板市场,先有 iPad,后续有各类安卓厂商激烈追赶,感觉其实卷得挺厉害的。尤其是在这一两年之内,感觉安卓平板突然激烈起来了。OPPO 在这个时间点发布自己的首款平板电脑,除了在发布会上说的希望拓展新品类之外,OPPO 是否有更深入的布局?

  

范辉:首先透露一个秘密,OPPO 十年前就做过平板,可能很多媒体老师不知道,那个平板确实没有上市,因为做到样机阶段后,我们觉得当时的应用生态以及我们能够给用户提供的体验,不太符合 OPPO 的品牌调性,所以那个项目流产了。但那个项目孵化出了一个很牛的技术——闪充技术,这是我们从第一个平板研发项目里延伸出来的。之所以这个时间点再做平板,我们觉得有几个因素。

  

您刚刚提到,近几年平板市场火爆,一方面是疫情影响,尤其是现在的疫情期间,或者说后疫情时代,平板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现在安卓生态也逐步发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适配平板形态,大屏、竖屏、旋转、分屏、多任务在不断完善。包括谷歌,从安卓 12L 开始,也回归了平板生态。相信在谷歌的带领下,未来这个生态会越来越好。

  

第三,OPPO 自身的万物互融战略越来越清晰。刚刚 Seven 在发布会上也讲到,它是我们的第五块智慧屏,相对于我们整个生态来讲,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屏幕尺寸,不是其他产品可以替代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时候切入平板市场。

  

媒体:请问针对 TWS 耳机 TWS 耳机现在似乎过了最火爆、增速最高的红利期,因为百元的 TWS 耳机很多都具备主动降噪能力,很多东西都在下放,甚至是 200 元、300 元或者百元内的,都竞争非常激烈。OPPO 现在推出这种音频产品,OPPO 有什么优势?如何从中杀出一条血路?

  

刘宝有:确实是像您说的,有一天我打开淘宝搜索 TWS 耳机,一看:79 元耳机,蓝牙不断连、超长续航、防水,什么功能都有,这个行业确实到了比较卷的阶段。从 GfK 行业数据来看,去年 9 月份,国内 TWS 的增速就放缓了,甚至相比前一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对于 2022 年的行业预测,国内增速只有 10%、最高不到 20%,确实到了比较卷、增速放缓的阶段。

  

但我们是这么看的。第一,做出一个耳机不难,去华强北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耳机,但要做好高端的 TWS 耳机,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这次尺寸的能级要求非常极致,大家戴上感受一下,它不次于国际一线产品,甚至比它们更好,重量在 4.7g,也是高端入耳 TWS 里最轻的。

  

耳机的空间确实寸土寸金,里面集成了双单元、压感、滑动,还有其他的传感器,确实非常难做,这也是大家选择一股脑儿扎堆到非常便宜的产品当中的原因,做高端的非常少。

  

我们会坚定地把高端的 TWS 耳机做起来,无论是单元的研发布局,还是音频链路研发,还是最后的调音。

  

同时,我们的产品布局也是多机布局的,200 元 -400 元区间布局了两款产品,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也沿着自己定的理念「好音质、高颜值」去布局我们的产品,但每个价位段主打的点可能不一样。

  

会持续做高端,通过高端带动中低端产品。另外,面对行业比较卷的状态,我们看到,低端百元以下的份额慢慢在萎缩,在往上升级,我们也会把中低端产品的品质和音质做出来,从而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刚刚范辉总也讲到,OPPO 互联互通生态的布局,以及未来手机整体的增速,相对来说耳机跟手机/平板的搭配属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 OPPO 整体家族产品的起势,耳机也会慢慢走高。虽然整个行业增速放缓了,但品牌增速还是会很高的。

  

媒体:从目前的介绍来看,OPPO 平板从游戏、儿童、看剧、工作等各个场景其实都有覆盖,该有的都有了。接下来上市之后的几个月,会有重点突破的方向和计划吗?是否会有分阶段、分重点的领域突破?

  

范辉:媒体老师提到的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东西,虽然 OPPO Pad 上市了,但我们认为很多地方还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所以我们会不断迭代版本。主要是在以下两个方面去发力

  

第一,应用适配。虽然我们现在有 3000 多家应用已经可以在我们的平板上良好运行了,但我们觉得相对于整个苹果生态来说,还是比较弱的。但一方面靠 OPPO 自身一家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只靠平板厂家也不够。所以我们马上会发布「引力计划 2.0」,给三方开发者一些鼓励或奖励,协助我们把这个生态做好。

  

第二,互联互通。我们认为现在 OPPO 平板的互联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们的万物互融已经做了两三年,但平板这个新品类,跟 OPPO 家族其他产品的互联互通还不是那么完整,有很多缺陷,我们会不断更新互联体验。

  

  

媒体:首先问一下关于营销的问题。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凭什么要为芯片买单?咱们的 slogan 是「一帧影像,动用两块芯片」,但如果用影像或拍照来看,用户了解的不那么直观,从营销的角度是怎么考虑的?

  

李杰:营销这方面我也不是太专业,我们自己真实的想法是这样的。以前 OPPO 给人感觉偏营销,感觉我们很会包装卖点、拍广告。像今天发布会上的几个视频,我觉得真的拍得非常好,我自己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来我们也在反思,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让别人知道你,知名度提升的很快。但现在是信息轰炸时代,包括你要真正走到高端,其实光靠这个是不够的,最后还是要落到产品体验上。产品体验做得好,才能获得高端用户的认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我们在营销上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像 Find N 的 slogan 的取法:「从尝鲜到常用」,到现在 Find X5 系列的包括「一帧影像动用两块芯片」,跟以前营销都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更偏重产品和技术本身,一句话就让你听懂产品立意,或者有心动的感觉。

  

今天 Pete 结尾时不知道大家是否听到,他说我们以前不太会跟用户讲我们背后的技术能力,以及真正的产品思考,我们经常是给用户看一个更好看的外观、很炫的功能,用户就买单了。但我们现在的营销转向,是让更多的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了解到:OPPO 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对此我们是有很深入产品思考的,OPPO 是一家以产品为实力的公司,技术上,我们的投入在行业是名列前茅的,但因为以前的一些表象,掩盖了它的真相。所以我们现在整个营销,都是往偏硬核、技术、真实、以及产品的方向去做。

  

媒体:行业不约而同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自研芯片,OPPO 也推出了自研的马里亚纳 X 芯片。从你们主观的角度,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会有行业上的压力吗?此外现在全球原材料供应的现状,对 OPPO 自研芯片有什么影响?

  

李杰:首先,我觉得暂时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芯片领域我们是「小学生」,我们的量也很小,整个行业还不太能波动我们这边,因为我们占行业的资源也比较少。尤其是刚开始做马里亚纳 X 时,成本上升这方面我们都不太关心,我们还是想把它用好。如果量用得非常大,做出很好的产品,从而让用户买单,我觉得原材料的上涨不是太大的问题。

  

其次,OPPO 几年前开始准备规划这个芯片时,其实跟行业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整个高层思考的战略转型。例如,「真正进入深水区,用关键技术解决关键问题」,这不是现在提的,差不多四年前就已经这样想了。我们做自研技术以及自研芯片,与友商是否做没有关系,是我们自己决定要做。其次,要做自研的话投入是极大的,我们也希望能够和行业一起投入自研,让大家一起进步,让大家更有竞争力。

  

媒体:OPPO 平板有没有打算推出更高比重的平板产品?比如 3:2 比例的?因为我们现在这款还是 16:10 的,但如果用作生产力,其实还不算太好,可以稍微再高一点,视野也好,打字也好,看网页也好,体验上会更好。

  

范辉:比例的问题,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我们之所以选择 16:10,有几个因素。

  

第一,现在安卓的生态在前几年的发展,尤其是三方应用的适配,都是在这个比例上下做开发的。如果我们现在换一个比例,可能很多生态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会不好。

  

第二,我们通过用户调查发现,因为很多笔记本电脑也是 16:9 或 16:10 的,如果我们的屏幕越做越大,比如现在市场上已经有 12.5 寸、13 寸这样的平板产品,他们想做生产力这个定位,可能会跟笔电有一部分重合,会跟很多用户习惯更加匹配,所以我们先做了这样的选择。

  

媒体:平板之后是否有推出更大比例产品的打算?

  

范辉:首先我们在比例上,会跟生态合作伙伴再聊一聊。其次,我们会看更好的比例是否会带来更好的体验,无论是视觉效果、操作还是多任务执行上,可能会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我们会重新再做一些定义。

  

媒体: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 会在哪些场景下发挥作用?是不是只要启用相机就可以用?还是要打开 AI 或拍摄 4K 视频才会启用?

  

陈琼璘:刚刚有提到整个马里亚纳 X 的工作机制,最核心的就是 RAW 域前置处理,以及将自研 3A 算法在马里亚纳 X 上运行。因为 3A 算法是整个影像的大脑和基础,所以它其实对整个影像都会有一定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这次主要强调在视频上?因为视频本身对算力、时间、功耗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在提到马里亚纳 X 的作用时,会主要集中在 4K 超清夜景视频、极夜视频、超 HDR 等场景。但实际上 3A 会对整个影像链路起到作用,并且会对所有影像效果起到帮助作用。

  

  

媒体:OPPO 的悬浮防抖和友商的防抖技术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

  

陈琼璘:二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本身结构上的巨大差异,行业主流目前是单 OIS,悬浮防抖是两个传感器位移防抖和镜头光学防抖的结合。行业主流的防抖技术则主要是镜头上做的两轴 OIS。OPPO 的悬浮防抖具有横向位移、纵向位移和旋转,把这三轴运动打包,从而对更多轴向进行补偿,形成一个完整的悬浮防抖系统,整体带来的是原先 3 倍防抖性能的提升,稳定曝光时长也从原先没有 OIS 的 1/30 秒提升到 1/2 秒。其次就是性能上的差异。

  

媒体:还有一个小问题,因为 HEIF 目前的兼容性不大好,导致用户无法查看调用。但友商的兼容性可能做的更好一些,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陈琼璘:HEIF 这个格式,本身的适配性跟周边的生态有关,跟用户发送到什么平台以及具体支持什么格式有关。目前我不是特别清楚不同平台的适配性和友商之间的差异具体在哪里,我们可以线下具体交流。目前 OPPO 在手机内部提供了 10 亿色格式转换为普通 JPG 格式的链路,如果担心兼容性问题,可以先做一轮转换,我们也在更多地在做 10 亿色生态的适配工作,具体后续的进展会陆续公布出来。

  

媒体:现在 OPPO 对马里亚纳 X 的开发只用到了 30%,我想问接下来会不会在 Find X5 上继续开发它的潜力?比如用户现在买它,马里亚纳 X 的潜力是 30%,半年之后会不会达到 40% 以及 50%?类似于新能源车,先给硬件,软件 OTA 慢慢优化,后续会不会这样开发产品,使它越来越强?

  

其次您刚刚提到,马里亚纳 X 可能会用两到三年,下一代的 Find X 如何做出差异?因为自研芯片是一样的,怎样做出更强的效果?

  

第三个,您刚才提到,后续其他 OPPO 产品也会用到这个芯片,如果其他产品是定位低一点的机器,用了马里亚纳 X,如何与 Find X 系列在影像上做出差异化体验?是做功能化的区分?还是做硬件区隔?

  

李杰:第一个问题,后续持续开发马里亚纳 X 的功能并且升级。我刚刚发布会上讲了,就是要升级。如果说它自升级,可能也不现实。但是在调试过程中,我经常听到影像工程师说一句话,我问他,这个问题怎么还没解决?他说,我们在等马里亚纳 X 运算模型。我问他,等它干嘛?他说,你不知道这是 NPU 吗?它有很多算法调优,跟我们以前与通用芯片平台的调优不一样,现在很多算法都 AI 化了,都加入了深度学习,必须要让马里亚纳 X 用神经网络去学习和运算。这个 bug 按原来 OPPO 的方式来说,出现影像的 bug 三天之后必须要解,但有了马里亚纳 X 后不行,因为跑算法、跑模型就要跑三天。当然我也不太懂这里面真正的深度计算,但是从这个现象去看,它一定会升级。现在我们数据量还是基于以前的产品做的,Find X5 系列产品上市后,有更多的反馈进来,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二个问题,其他的产品用了之后有什么差异?首先不会做区别对待;其次肯定旗舰是集大成者,只能做取舍,毕竟跟主芯片有配合的部分,与性能有不同的子集,但是从营销上会找出不同。

  

媒体:第一个问题,OPPO 为什么考虑不使用自己品牌的键盘?我们看到有些友商做平板时,自己品牌的键盘不一定好用,但还是坚持用自己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做磁吸而做蓝牙?因为有些情况下,其实磁吸的体验会更好用一点。

  

范辉:这是非常好的问题,本来我也想给大家介绍 OPPO 的新模式「智美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我们之前通过这个品牌发布了扫地机、投影仪。除了刚刚说的「引力计划」做应用生态之外,我们还要做硬件生态,「智美生活」就是我们硬件生态的搭建。这次手写笔因为本身调校的技术、花费的投入比较高,所以我们自己做,给别人做也做不好。但我们希望键盘是雷柏,包括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拿到我们提供的模型后能做适配。平板的保护套和贴膜都是专业公司做的。我们的理念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厂家去做,我们去做,无非就是把 OPPO 的 ID 印迹烙在上面,但本身并没有质的飞跃。

  

至于键盘为什么用蓝牙,而不是磁吸?有几个因素。

  

第一个是成本上的考虑,我们这个平板的价格还是比较激进,如果在内部做更多磁吸充电或磁吸通信来为键盘服务,整体成本会高很多。这是否给用户带来了输入以及质的飞跃?我们认为是没有质的飞跃,并不是所有买平板的用户都买键盘,如果不买键盘的用户也花这个钱是不划算的。

  

媒体:在 Find 十多年的过程中,Find 面市之前,经历了两年的碰撞期,Find X2 到 Find N,差不多也是两年的时间,从 Find X3 开始到 Find X5,是一年一款的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不会感觉比较难?接下来的 Find 系列手机,会不会继续延续这样的发布周期?

  

李杰:大家应该能感受到,我们距离 Find N 发布也没有多久,Find N 还在缺货。现在 Find 系列的产品,比以前要密很多、多很多,这背后的理念是,我们全力在往高端化去走。大家如果看到市场各种数据就会发现,大盘都在往下走,但高端在往上走。也就是说,市场在哪,用户在哪,我们就应该去哪,这是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三四年前 Tony 就说要真正转型到深水区研发型产品企业,我们发现之前投入的一些好的东西慢慢在出来,这个过程需要有产品承载。如果很多技术你一两年不用,我们也有失败的经历,像折叠光变,可是一旦后面没有应用,不仅是技术,市场就不记得这个技术是你的了。所以我们之前投入的一些深入的技术,会有很多旗舰产品承载。我也没办法回答是否以固定的节奏进行,但它一定是有节奏的,并且会比以前更稳定地迭代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