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是归母净利润还是扣非净利润,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排名表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正规化,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在市场中诞生,如中国人寿、平安保险、PICC等。众安保险、泰康在线等新兴互联网公司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   

  

     

  

  但是大众的保险知识似乎有点跟不上整个市场的发展。无论是从身边很多朋友咨询的保险问题,还是从同行交流“用户咨询问题类型占比”中,我们都知道自己对于非常基础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疑惑,甚至不知道一份保险合同或者几种常见的险种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条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保险小白在选择保险时,倾向于相信熟悉的品牌。比如平安的品牌广告接触多了,就会优先考虑平安的产品——“即使贵一点,至少可以信任”。   

  

  事实上,作为保险消费者,无论买什么保险,除了选择自己认为可信、匹配的品牌,最重要的还是看保险公司的还款率和风险评估水平。   

  

  

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什么,为什么要看这个指标?

  

  

  偿付能力充足率,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理赔能力”。这是考核保险企业是否有实力的最好根据之一。   

  

  只有偿付能力充足(准备足够的钱理赔),才能保证在发生保险事故时,有足够的钱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金;毕竟,人们买保险,最重要的是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获得应得的理赔。   

  

  此外,充足的偿付能力可以保证保险公司持续稳健经营,这也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各种安全利益实现的现实基础。   

  

  所以在选择保险公司的时候,了解公司的偿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要保持一定的偿付能力,我国法律有硬性规定

  

  

  我国《保险法》第九十八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与其实际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增加资本补足差额。   

  

  

不管是哪类保险公司,要偿付能力达标,必须同时满足这三项:

  

  

   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3.综合风险评级不低于b级。   

  

  比如我们看看2018年二季度披露的偿付能力排名(寿险,不完全排名)。其中,119家保险公司在综合风险评级中被评为A类公司,52家被评为B类公司,2家被评为C类公司,2家被评为D类公司。   

  

     

  

  我们以中法人寿为例。上图显示其偿付能力不达标。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018年一季度末为-5,226.32%,二季度降至-6,138.92%。最新综合风险评级为d,在偿付能力报告中,他们表示,由于长期未能补充资本,在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考核体系下,由于经营费用导致实际资本持续下降,整体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因此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   

  

  但由于目前偿付能力和运营费用管控不足,导致人员流失和招聘困难,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人员不足、无法履职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保险公司生产的产品再好,也很难保证续保的稳定性、理赔的及时性和客户服务。我们应该仔细考虑它们。   

  

  有时候在排名前后不是很重要,不踩红线即可。,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排名表可以看到,一些不是特别知名或者比较年轻的公司偿付能力排名第一,比如爱生。相反,我们熟悉的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排名靠后。这是为什么呢?是否意味着他们不可信?   

  

  不用担心,这是因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业务规模、资本等。有兴趣可以搜一下),短期排名说明不了什么。平安、中国人寿等大型保险公司规模大,资产多,实际资产负债差异小,都会影响o的计算   

  

  

怎样能查询到某个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可在保监会官网和保险公司网站咨询;对于上市保险公司来说,也可以通过年报等媒体获取相关信息。如果是团体单位投保,可以在招标文件或保险计划中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偿付能力声明。   

  

  我是保险大眼妹。我带你擦亮眼睛,选择保险,别再雾里看花了。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打电话给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