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理财提前赎回得多久,定期理财提前赎回要多久

  

  温光祥   

  

  这一年,很多普通人感慨良多。除了疫情复发,可能是他们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实际上开始亏损了。这种以往罕见的情况,今年似乎成了普遍现象。Wind数据显示,2022年初至3月底,市场上近2.2万款理财产品中,超3500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负,其中185款产品收益亏损超过5%。净值浮亏的队伍中,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领跑”,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和外资理财子公司紧随其后。显然,以前闭眼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普通客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乱七八糟的假理财产品从来不会欺骗自己,我们也没有勇气去碰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正规理财产品。至于buy buy里最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不比普通存款高一两个百分点。我们不贪心,怎么会买错东西呢?所以,不想冒太大的风险,又想要比活期存款或者货币基金高一点的收益。这只是定期存款吗?可能有人觉得理财的浮亏和炒股比起来不算什么,但两个客户群体显然不是一类人,感受完全不同。   

  

  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今年出现大规模浮亏。这自然不是产品经理银行或者银行理财子公司希望看到的现象,即“天灾”而非“人祸”。今年到目前为止,股市几大板块的指数都在下降,个股也难以幸免,没有止跌的迹象。在如今的理财产品中,最受各大管理人欢迎和推崇的“固定收益”型,根据产品合同,最少在20%左右,最多40%左右的资金投入股市,其余资金基本投入债市。这样,浮亏在所难免,不亏才是不正常。因为债市资产的收益率(4%左右)比不上股市资产动辄10%起的亏损。也就是说,买了这种理财产品的客户,现在是在比较哪个理财产品的股票仓位低。仓位越高,保证的浮动亏损就越多。没有意外。理财产品当初之所以这么设计,原因很简单,就是想为客户多赚一些,管理人也可能赚一些超额的业绩提成。在销售产品时,每个经理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也会让客户不自觉地算小账:风险相对较小,但利润空间较大。而且很多客户,尤其是老年客户,对“固定收益”没有概念,更不可能看懂合同,也不可能看懂。他们只是单纯的相信理财经理,因为“这个姑娘老实”或者“她之前从他那里买的东西都没问题”就买了。看人(理财经理)而不是看产品,仍然是很多客户购买产品的习惯。   

  

  如果不碰股市,比如只投资债券、银行存单等资产的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牺牲股市的或有收益,是不是就没有风险?可惜,不一定。在债券市场购买信用债也有可能“踩雷”。比如高评级债券到期不能兑付,这几年“雷”越来越多。即使他们甚至不接触信用债券,管理人员也可能在错误的时间购买国债和CDB债券,这些无风险的政策产品,从而在交易时段造成损失。正是上述情况造成了约3000款其他理财产品“轻微”浮亏,尽管这些产品大多只投资于风险相对较低的债券。今天,这些问题是管理者和客户应该直接面对的问题。同时,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之前买银行理财为什么不亏?虽然不同银行的理财收益不一样,但没听说过谁会亏钱的。很简单,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基本上   

  

  以往管理人的“精明”操作手法,从投资结果无论是否盈利,产品到期后,投资者都可以按照购买产品时承诺的收益率,向投资者支付保本保息。其中,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底层资产上想办法,比如增加一些非标资产(信托贷款)增加收益,期限错配,只要新一期就可以续。一种是用成本法或摊余成本法评估标的债券资产,将收益摊到每一天,净值向上倾斜,极其光鲜。即使踩雷,也要到兑付日才能看到,这就给了管理人处理问题资产的时间和空间。但资管新规实施后,这些办法完全失效,新交易所成为历史。理财产品的每日净值基本是以基础资产的每日公允市值为基础。随着市场的波动,亏损自然会成为可以理解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对管理者,尤其是一些地方小城商行管理理财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过去,你可以在小黑板上写一个类似的回报率来赚钱。现在这个钱很热。市值法之后,已经不止一次很难听相关员工抱怨理财了。   

  

  事已至此,生活还得继续。不买理财,没有在股市搏杀的本事,但又不愿意定期存款。如果你的钱太久不能动,失去流动性是不现实的。幸运的是,面对今年的市场困境,所有的理财产品经理都在努力克服困难。最近,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自掏腰包购买产品,证明了他们对市场前景的信心和管理能力。也有客户提出,已经购买的理财产品,既然已经“破净”,应该提前赎回,管理费应该返还或者不计提。这些建议相信对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是有益的。对于理财产品的管理者来说,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之初,可能需要想清楚自己的理财是面向高净值人群的高风险产品,还是面向普通大众的低风险产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是用相对高风险产品的较高收益来吸引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无疑是一种偏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