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卖出确认份额当天还有收益吗,基金当日三点前卖出当日收益算吗

  

  去年火的“固定收益”基金,今年业绩差距有些大,从负收益到正收益,内部业绩差异也很大。“固定收益”作为一个新概念,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   

  

  差异化表现看看一圈“固定收益”基金的表现,从负10%到正收益,甚至快过10%。业绩差异很大,跑的比银行理财高一点,可能实际上亏了两年的理财收益或者不到半年赚了近两年的收益。   

  

  除了业绩,“固定收益”基金的净值波动也差别很大存在,从波澜不惊到大起大落。   

  

  所有这些差异都是因为“固定收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个概念一火,就会有很多产品给它贴标签。这个时候,投资者需要知道他们是什么,泛泛的概念需要清晰的梳理,柠檬君说一下个人是如何把握“固收+”产品的:.   

  

  权益中枢.这是“固定收益”基金最重要的规模和定性关键点。权益类仓位除了股票还包括股票可转债,仓位比例直接定调了产品的收益水平和波动水平。另外,既然是中枢,有浮动区间,这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就给了基金经理择时的空间。   

  

  投资策略.对于“固定收益”,策略挺多的,比如可转债增强、股票增强、新股申购、大类资产配置等。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或组合。会影响收益水平和波动性。   

  

  所以,投资“固收+”,首先还是得对于产品的权益中枢、策略有清晰了解再谈其他的,养“基地”就像养猫一样。你不会想留着它发现它头上有个国王吧?   

  

  产品线清晰投资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基金公司的产品供给也可以是很丰富的,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些比较大的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产品的布局非常细致,以去年在“固收+”上发展较为不错,业绩、规模、口碑都取得丰收的天弘基金为例:   

  

     

  

  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都有所布局,专注于布局,专注于受众最广泛的中低风险产品,并在天弘永利系列、天弘安康系列,打造了两个明星产品系列,旗舰基金天弘永利债券三获金牛奖,与天弘安康颐养混合A类份额均实现连续10年录得正收益。.   

  

  高弹性产品,田弘基金这两年也做得很好,不拒绝波动,充分发挥可转债的投资专长,田弘田丽债券和田弘宏丰在增强收益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良好的历史业绩,田弘基金的“固定收益”产品逐渐得到了各界投资者的认可。去年规模增长迅速,在整个市场中可圈可点。这些成绩背后的投资和研究团队功不可没。   

  

  说到投研团队,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明星基金经理蒋小丽。然而,一个成功的团队,注定不是靠个人的,这个团队中的一些人管理公募产品的时间不长,他们可能不熟悉这些产品,但他们为这个团队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熟的团队对于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来说,都是有管理上限的,韩信点兵越多越好,也是有终点的,不是无限制的晋升。“固定收益”投资的资产也是多种多样,基本涵盖了公募基金可以投资的所有资产。对各类资产的掌握和密切跟踪,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团队的支持很重要。   

  

  在田弘基金的“固定收益”团队中,蒋小丽任组长,统筹宏观研究部、固定收益部(包括现金管理组和债券管理组)、混合资产部(包括股票投资研究组和可转债投资组)、信用研究部和主动股票投资部。   

  

  天弘基金的“固收+”产品,很突出的一点,是通过动态调整股票、可转债、纯债等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和方向,来实现整体回撤可控的同时追求超额收益的。's系统运行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调整各类资产配置。团队会定期进行宏观判断,确定各类资产的季度基准持仓方向,当市场出现较大变化时,会有一些动态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   

  

  各部门分工细致,投入也各有特色:   

  

  宏观研究主要给出资产配置方面的建议。利率债注重数量利率策略。在可转债,中低价可转债策略和正股策略都很好。个股主要负责股票基金经理,关注个股超额收益,偏爱细分龙头。   

  

  近两年,这个团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对业绩的提升很有帮助:   

  

  2020年股票和可转债会在春节前大幅减持,及时规避风险。待观察到企业复工,订单旺盛后,再进行补位。   

  

  2021年初选择“填平”权益类仓位,重点关注结构性行情突出的制造业,重仓可转债,在当年的结构性行情中收获颇丰。   

  

  四季度田弘基金对可转债的高估值,大幅减持。   

可转债仓位,并且对可转债策略的高弹性固收+产品天弘添利债券进行分红和4次限购,大幅削弱了可转债下跌的影响。

  

团队里的成员在这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擅长可转债投资的杜广,去年以来的可转债投资的节奏把握得较好,喜欢在社区于投资者交流的他,风险提示也非常到位;擅长制造业投资的权益基金经理张寓,去年很好地利用自己在行业方面的专长为组合的股票投资做出较大的贡献;经验丰富、对于风险较为敏锐的贺剑,他的股债一体化投研框架,在资产配置比较上卓有成效。

  

团队各有所长,高效配合是拓展管理规模半径的最佳方式,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合力就可以覆盖得更多。长期的路要想越走越宽,团队是必不可少的。而之于产品,也可以做得更为精细,追求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能力和配合是“固收+”管理的亮色。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