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货币的名词解释,准货币的定义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发行量增加的需求。经济繁荣意味着老百姓能感受到“钱多”和“钱少”。为什么是“更多的钱”?一方面,市场交易量增加,对应的——货币的交易中间价必然相应增加。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金钱是权利的凭证,是资源分配和占有的凭证,因为金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财富。货币可以直接转化为资本,参与生产。钱也可以直接炒资本市场,当然也可以炒房地产。货币流通的渠道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印多少钱,让钱流向哪里,通过什么渠道,这三个很重要。   

  

  我们还必须知道一个道理。自从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在法定货币时代,货币就凭空诞生了。债务是信用的基础,是货币增长的基础。债务是金钱的放大器。正是因为负债,金融体系才能将纸币的广义货币放大至少7倍。央行可以通过负债无中生有地制造货币,但实物财富只能通过劳动产生,这就是“货币不值钱”的原因。货币贬值的重要原因已经用著名的费雪方程解释过了,MV=PT或P=MV/T,表明了国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生产效率、市场供求平衡、期货市场等密切相关。价格不仅由市场供求机制形成。   

  

  物价上涨和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总量密切相关,因为货币流通增加和实物生产增加之间的对应关系无法用数学精确计算,货币的投放来源于主观判断,甚至由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决定。市场行为和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人们也很难预测未来一年应该投放多少货币,但我们必须考虑货币发行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1.货币流通和实物生产之间的平衡   

  

  费雪方程解决了这种平衡。既然MV=PT,那么   

  

  M=PT/V,一定物价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也可以由这个方程推导出来。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的名义货币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1/V,也就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如果货币流动速度快,对纸币的需求就小。传统上认为利率的提高会提高货币流通的速度,因为利率的提高刺激了居民的储蓄率,银行会用增加的储蓄进一步放大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数是数倍,所以利率的波动可以有效地传导到货币流通总量的变化上。利率下降,货币流速下降,就要增加纸币的供给,才能增加广义货币。因此,一旦经济放缓或陷入危机,美联储就会降息并印钞来刺激经济,意图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带动投资,货币将直接转化为资本。随着居民收入减少,此时储蓄会减少,银行体系内的货币流通量会减少,央行就不得不增加货币发行。   

  

  我们普通人一定要明白,钱对于国家和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就是征收铸币税。从个人角度来说,大家赚的都是国家的钱。无论是部门、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赚国家的钱,因为国家控制着铸币税。要增加个人手中的货币,国家必须增加铸币量。为了使货币流动适应实物生产,弗里德曼发明了储备制度,即先印钱,等待市场需求。   

  

  第二,货币流通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平衡   

  

  个人的欲望和需求是不可预测的。一个人早上是想吃油条还是馒头,是想喝豆浆还是牛奶,取决于他的心情。因此,多少馒头,油条,豆浆,牛奶等。应该在早上产生是不可预测的。不要迷信大数据时代的计划经济。个人自由意味着市场自由。一个人想吃什么取决于他的心情。广义来说,一个家庭买车买房,一个人买手机,都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没有一个市场是每件事都有精确的计划的。但是,国家可以决定他印多少钱,造币权是国家权力的专属。国家可以决定发行货币建厂形成国有产业资本,国家也可以决定印钞或者贷款建银行形成国有金融资本,我称之为供给侧货币直接流通。   

  

  美国财政部直接把钱给人民救助者。我觉得是需求方直接到位,钱流通到个人。这相当于国家通过征收铸币税来调节收入分配。因为美国国税局是私人控制的机构,美国财政不可能对富人征税。美联储是私人银行组织,美国没有完整的国家铸币权,只有一半。财政部不得不借钱生存。大部分国家可以直接或变相印钱来弥补财政不足。铸币量只能由国家控制,而财政投资可以在供给侧建厂、建银行,或者在需求侧把钱给老百姓。还有一个平衡问题,也需要数学精确。   

  

  当智能机器取代人,智能工厂普及,机器换人不断推进,工业对人力的需求不断压缩,就业凸显为重大社会问题,那么我们一定会认识到机器生产和人类消费的问题。在社会分工中,大量的人会消费,少部分人会生产和工作。服务业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就要容忍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群体生存。国家直接发钱养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竞争力不足成为懒人,却不得不养懒人。这就是人类社会与伦理道德的矛盾。   

  

  目前美国供应链危机,生产大量美元换取廉价商品,而美国需求端过剩却供不应求的短期现象是因为过剩的美元没有找到泄洪口,美国上层阶级只愿意出口美元扩大进口,而不愿意在供给端建厂扩大当地产能,物流也让就业问题变得麻烦。如果国家直接用发行的美元去建设无利可图的工厂来养活下层工人,这个矛盾就可以解决了。但是美国出现国有企业,和私人价值观冲突。这个矛盾不是经济问题。世界上很多非经济问题都推给经济学家,比如收入分配,贫富差距。它们根本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利益分配问题。   

  

  第三,货币流通和储备之间的平衡   

  

  这个余额就是现代银行的储备体系,还有实物储备余额,比如黄金、铁矿石、石油、铜、粮食、棉花等物资储备。   

  

  货币蓄水池有很多,包括现金储备、物资储备、债市、楼市、股市等。所有的资源都货币化了,资产和货币之间的转换是如此的快速和便捷,以至于不可能买卖一只股票。   

一秒。经济货币化深入推进,水、阳光、空气都已经或正在货币化,国家财富最直观地就是货币流通总量。一国只有钱多了后,就能生产飞机、导弹,就拥有强大国力,俄罗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就是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俄军的工厂货币化贱卖和定价过低,国有资源货币化失败,造成了财政不足,俄国力就衰落了。

  

国有资源的货币化,是一国财政的储备金,国有资源的私有化,消弱的是未来的财政能力。

  

金权社会下,货币迎合人的欲望,人才会占有金钱而劳动,货币正是支付人劳动的白条,代替了强制劳动的皮鞭,人的劳动自觉性却极大提高了!

  

四,货币流通在域内外的平衡

  

货币流通在域内外的平衡,如美元在国内国外流通的平衡,才有了美元的地位。只有扩大进口,出口美元才能保持美元霸权的地位,这正是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而平衡贸易逆差是服务贸易,特別是技术服务贸易来回收美元,美国强大科技创新实力是维持技术贸易领先并回流美元的根本保证,没有科技霸权,就没有美元霸权。

  

一国依赖出口货物,等于自家货币的域内外流通失衡,挣来的外币等于自家货币在域外的份额。而扩大进口,必须培育本土民众消费需求,这就必须让货币在需求端增加流通量,印钱直接给民众或增加民众的社会保障,一旦货物税、资产税不足,则财政就增加铸币税征收,并通过财政转移给民众。

  

给低发展地区搞基建和转移支付,也是平衡手段。

  

以上四个平衡,只能说明货币流通量的度,更重要的是货币流动的渠道,渠道比水流通量更重要。

  

大禹治水在“疏”,不管黄河水位有多高,必须挖好河道,让河水流到该流的地方去。

  

以上是老农的浅薄之见,望批评指正,关注农子孟,一位农民的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