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割麦子什么意思,股票里割草是什么意思

  

  1977年第四季度恢复高考,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文革时期没有高考,只推荐大专)。一大批学生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大学荣耀,获得了高等教育考试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报名了!   

  

  恢复高考后,只要考上中专、大专、大学,就改变了你的人生。毕业后分配工作,直接吃“商品粮”。对于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子弟来说,还是蛮有吸引力的。毫不夸张的说,考上大学就像是一条鱼跃入了龙门,带来了一个铁饭碗。不过当时和今天的高考相比,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千军过独木桥,难学道。   

  

  预选是上大学的第一道路障。所有学生毕业前必须参加预选考试,达到一定分数线者可以参加高考。网考没输的,提前结束学习生涯,失去高考机会。如果他们不选择复读,不选择继续上学,那就只能选择在家务农,早早结婚生子,平庸的度过一生。   

  

  当然,上了分数线并不意味着拿到了高考的录取通知书,而仅仅意味着你可以走进高考的考场,正式接受祖国的选拔。老师总是反复告诫学生:一颗红星有两个准备,只有考试成绩上线,你才有机会填报志愿,等待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踏入大学的校门,接受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   

  

  作者参加了三次预选,幸运女神眷顾了她三次。每一次她都是幸运的一方,但准备过程和心理承受的痛苦却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第一次参加预选,是在1981年初夏,初中还没毕业。当时我是一个乡镇中学的初中生。全班46个学生,都来自我家乡的农村。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五科。   

  

  每天的学习进度是这样的:洗漱完毕,天不亮就起床做早操,自学背语文和政治,上午学数学,背公式和定理,下午学物理化学,或者各种公式、定理、方程。晚饭后自习,总结一天的学习内容,各科练习题轮番上阵,差点因为缺氧导致大脑崩溃。深夜入睡前,我还记得那天各科的知识点,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甚至在梦里。   

  

  老师说:考试是老师的法宝,学生说:除法是学生的命根子!心得:蜀山苦学有道,学海无涯。有周考和月考。试卷是用蜡纸手工油印的。看着各种墨香的试卷,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横向对比,按成绩排名,压力很大!上完常规课,我们就复习各种资料,各种模拟试题,一系列复习题,每天转一圈,每个月放假,走路回家,取米取菜,整个人打扫卫生,理发洗澡。那是唯一放松的时间。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对各种准备异常紧张,老师说了各种各样的话,比如不走错教室,先填好个人信息,考试时不慌张,先易后难,字迹工整,不乱涂乱画,考完试反复检查,考完一科不担心成绩,马上准备下次考试等等。预选考试在镇中学举行。凭准考证入场,可随身携带笔和橡皮。找到座位的时候,各种不安   

  

  在等待发帖结果的半个月里,正好是农忙季节,割麦、晒麦、打麦、收水插秧、上山砍柴、割草喂牛等等。我妈说我胖了一点,主要是放松了。经过预选,我所在的二班共有46人,其中一班3人,一班51人,一班11人,一班14人。他们组成临时学习小组,准备中考,反复练习各种复习题。他们一周学习6天,一个月后在县城参加中考。考场设在县师范学校。老师说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好。经过两天的六场考试,他们那时将按照录取的顺序:成绩从高到低,先被中等师范学校录取,然后是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我考上了邻镇的一所重点高中。分了文科和理科班后,我听了老师的建议,选择了学理科。   

  

  两年后,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高中学制两年)。高考的时间是7893年7月。高考前,我于1983年5月初再次参加高考预选。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文科为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英语七科。   

  

  因为英语基础差,成绩一直不及格,老师说我严重偏科。根据之前模拟考试的成绩,我觉得有信心能上预选线。预选前各种准备充分,还是要提前30分钟凭准考证进入考场。回答问题的时候慢慢来,但是先易后难。你考语文,写作文,就像上帝的帮助,满脑子的想法,绝对超出你的水平。第一次考试后你更自信了,接下来的几科都很顺利!预选的结果和我预想的一样好,顺利上线。但是高考考场失利,离上线只有一步之遥,没能上线,严重耽误了英语。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我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更细心一点?如果我多做几道正确的选择题,多得几分,我就上榜了!真正体会到分数的重要性,几分之差,结果就是几分之差,差之千里。   

  

  通过痛苦的选择,在家人的鼓励和老师的支持下,我选择了复读。那一年,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付出了200%的努力,把自己深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对窗外发生的一切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和物理中。还要补英语。为了不影响学习,父母甚至没有要求我在寒暑假做任何家务和农活,只是为了让我能更专注于学习。   

  

  一年后,我参加了第三次预选:有了前两次预选的经验,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考前准备循序渐进,抓紧时间,有条不紊的进行。我系统梳理了每门课的内容,查漏补缺,通过强化记忆和多做题来巩固。到了考场,我左右为难。结果当然很满意,一切都那么美好。通过高考冲刺预选后,我是那么的坦然和自信。每次考试结束,我都查答案,等了半个月,回家在学校查。   

看成绩,当班主任老师告诉我总分时,心中还是有点小激动,和预想的差不多,稍感意外的是数学成绩差强人意,比预想的差了很多,不管了,上线了就好。

  

填写志愿后回家经过漫长的等待,大概是8月25日,那天赶集,在乡办公楼的收发室找到写有我名字的录取通知书,通过邮局用挂号信寄来,一个长方形的牛皮纸信封,那可是我多年寒窗苦读的结果,终于可以上大学了,快速回家,当着爹妈的面,小心翼翼的剪开信封的封口,里面一张A4纸,电脑打印的公文,告知我被录取到某专业某班学习,报到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落款是某学院,还有某学院的鲜红公章。爹妈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显得非常高兴,破天荒的买来好菜好酒,请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据说是解放三十多年大队第一个大学生,好消息象春风般迅速吹遍全乡的家家户户。虽然只是二本普通大学,但乡亲们认为,已经很有出息了。

  

那年,我们乡考上大学的人一共九人。班长成绩一直比我好,却因发挥失常,被拒之大学的门外。后来复读两年,都没能如愿,老老实实地在家务农,娶妻生子,当一辈子农民。没有通过预选的同学,大部分回农村过着平凡的生活,绝大多数同学,再也没有见过面。

  

今天上大学再也不需要经过预选,也不需千人万马挤独木桥。只是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就差远了,企业招聘先问你是否来自985、211。回想起高考前的预选经历,心中五味杂陈,既庆幸能过五关斩六将,考上大学,拥有丰足的生活,同时也惋惜当年的同学们,因为没有通过预选,痛失上大学的机会,依然还有一部分,为了生活而挣扎求生。想起三次预选经历,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往事随风,不堪回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