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肖若兰的全部弟子,秦腔肖若兰的藏舟唱词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精华,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灿烂的瑰宝。有人说,“戏曲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中国戏曲的美在于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还是说美在剧情的节奏,冲突,编舞,导演的调度?还是表演艺术中的美,技巧高超,精巧巧妙,一招一式,一腔一调的美?   

  

  

中国戏曲之美,美在戏文唱词

  

  

  其实诗歌和戏曲是差不多的,而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学可谓一脉相承。如果双胞胎是双胞胎,他们同根同源,共存。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说,“恐怕越是勇敢的作家,越是要戴着镣铐跳舞,才能跳得开心,跳得好。”意思是说格律诗的创作是有限的,因为它有格律,但如果你能灵活运用这些格律,就会像戴着镣铐跳舞,反而会更有铿锵的节奏感、力度和韵味。   

  

  中国戏曲也是如此。戏曲和歌词讲究押韵和平仄。表演受公式、装扮、传统的约束,还戴着镣铐跳舞。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大多恪守“为所欲为”的原则,但一些著名的戏曲艺术家也舞出了一种极致的、不可替代的美。因此,不同的戏曲流派可以代代相传,而不会失去其戏曲生命的活力。年轻一代的表演艺术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求新,希望自己能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   

  

  秦腔版《锁麟囊》是京剧程派的代表作,是经过移植改编而成的。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秦腔的特色,同时也加入了时代的元素。它既保持了京剧程派的韵味,又融入了秦腔萧派的风采。它以秦腔的韵味,努力拓展秦腔的女性美,从而实现了秦腔艺术欣赏取向的成功突破。   

  

  在秦腔中的唱腔《锁麟囊》仍然沿袭了萧(玉龄)派秦腔的艺术特色,但有所改良,更加稳定,更有深度;在演唱上,注重发声、唱腔和收音的融合与连贯,把秦腔“萧派”的演唱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那缠绵的唱腔和吐字,那声声泪俱下的苦唱,就像家庭中的太极,似乎没有一点意义。一旦被触动,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从generate中迸发出来,艺术渲染力得到充分发挥。而那欢快的歌声就像珍珠一样,饱满滋润,突然珍珠落下,清脆甜美。同时,苏凤丽不拘泥于剧种,将京昆唱功适当融合,更是妙趣横生。该剧堪称苏凤丽个人秦腔艺术的巅峰之作   

  

  

中国戏曲之美,美在大写意

  

  

  在话剧舞台上,三步五步早已过千里。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年,义男钱熠传递消息,打了折扣,于是在台上转了三圈两圈,几个回合就骑行千里到了边关。   

  

  秦腔《火焰驹》舞台剧照   

  

  秦腔电影《火焰驹》剧照   

  

  秦腔传统剧目《藏舟》《蝴蝶杯》九折,听到台上多了几声鼓声,已经是半夜了。太棒了。   

  

  李剧照《藏舟》   

  

  戏曲舞台上的大写意,无论是跑圈还是听音,都是以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情趣来展开剧情,推动剧情的发展变化。往往一个人物的出身、教养、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生活状态(性格)通常会决定他在面对人情时的反应、表现和风度。如果把这些分开分类,一些类似的节目就会浓缩在类似的人物身上。   

  

  

中国戏曲之美,美在传统程式

  

  

  戏曲艺术表演节目中的每一个动作,如进出大门、开关大门、上下舞台、上下台阶,都有规范的节目动作,有纪律的要领、节奏、韵律、自然和谐的韵律。将技巧动作与人物的身份、目的、情感心境相结合,既有内在的张力,又使内心的体验适时适度,通过外在的形象和动作恰当地表现出来,做到收放自如,内外一体,融会贯通,艺术呈现。   

  

  (小的出场在《数罗汉》)   

  

  (小《数罗汉》中的上一步)   

  

  (小的命运在《数罗汉》)   

  

  有人说中国传统戏曲的余韵太黏,唱腔旋律太慢,跟不上现代节奏。   

  

  你不知道胡美现代戏剧《梁秋燕》表达了时代的愿望,它曾经非常受欢迎和喜爱。曾有“看完《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说法。   

>   

中国戏曲之美,表演技艺有学问

四功五法织经纬,一招一式一亮相,讲究程式动作,注重唱腔韵味,精琢艺术细节,精确传神的做工是向观众展现人物的重要手段。

  

李梅《鬼怨》卧鱼剧照

  

我记得很早在电视戏曲栏目“秦之声”里,看到过李梅在《鬼怨》中有一段两分多时长的慢卧鱼,印象很深刻,那个舞美灯光设计,真乃叫绝!一束灯光投射,色彩变幻,人影凸显,如梦如幻,若即若离,配上音乐,旋律不断重复,悲泣哀怨,凄美无比,很有感觉。这个片段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我在做“就爱秦腔”平台内容时,特意去搜寻这段视频,怎么出没找到,很是遗憾。那个舞台很简约,灯光设计也很简单,但着实很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又不乏变幻无穷的美感。其中那细致入微的深情,苍凉优雅的悲壮之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甚至能让我们为之动容,感同身受,忘记今生,穿越三界,将自己的一腔心事全然托付,让自己的情怀暂且安顿。

  

古典传统戏曲中的服装、头饰、唱词、神情、动作无不承载了时光沉淀之美。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悲壮、苍凉、梦幻、优雅、深情无不可逆转所谓弦外之音。那纤毫毕现的婉转,那从容不迫的情趣,余韵深远,辗转于心,不绝如缕,情怀激荡,在曲韵里,古今同心,沧桑幻化,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戏曲有“三性”:综合性、写意性、程式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融入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各种专业门类的特色艺术精华。其行当全面,生旦净丑乾坤大,角色细分,各有千秋。表演程式,唱念做打学问深,四功五法,讲究技巧,尤其是唱腔韵味,追求淳朴流畅,唱词浅显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发音铿锵大气,抑扬有度,气势恢宏,表演质朴细致,活灵活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借着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之东风,中国戏曲能重焕光彩,再现辉煌。

  

附:作者简介

李亚利,网名秦风唐韵,陕西渭南华州区(华县)人,西安出版社编辑,关学大儒系列图书《大儒张载》《长河悲歌》《言官杨爵》《圣贤二曲》、大秦风书系《浚稽山》、青蓝绿梦书系《低眉俯首阅草木》策划以及责任编辑。著有秦腔(周)历史传奇剧《杜陵原》、有关丝绸之路大型秦腔(汉张骞凿空西域)历史传奇剧《丝路长歌》和秦腔(唐文成公主进藏)历史传奇剧《哈达情长》、大型秦腔(魏晋南北朝)山水风情剧《少华山水情》和《岳渎望潼关》、秦腔(唐)历史古装剧《长相守》、秦腔(唐)历史传奇剧《蟾宫会》、大型秦腔现代励志剧《雕琢人生》,以及关学大戏大型秦腔廉政剧《三行诗》(《言官杨爵三疏谏》前本已完稿)和大型秦腔历史剧《大儒张载》等秦腔剧本,另外有一部生活之歌轻喜剧《挚爱人世间》电影剧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