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痿厥病,痿厥之疾是什么病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素问》和《灵枢》。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为010-3000)   

  

  邪气藏府病形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齐伯:“人在邪灵中能做什么?   

  

  【译文】黄帝问齐伯:外邪伤人是什么情况?   

  

  【原文】齐波回答:人在邪灵中高。   

  

  【译文】齐波答:邪害人在人体上下。   

  

  【原文】黄帝说:竞争有度吗?   

  

  【译文】黄帝又问:上下是否有一定的标准?   

  

  【原文】齐波说:半身以上者,亦恶也。下半身是湿的。所以人并不是一直处于邪中,而阴中者滑于腑,阳中者滑于经脉。   

  

  【译文】齐波说:上体病是风邪所致;下半身的发病是由湿引起的。所以,外邪入侵人体并没有一定的规律。若外邪侵入阴经,则传至六腑;当外邪侵入阳经时,就会通过此经的经络传播而致病。   

  

  【原文】黄帝曰:阴阳同,名异类同,上下相交,经脉相交如环,无缘无故。邪人,或在阴,或在阳,上下左右,无恒常性,何以为之?   

  

  【译文】黄帝说:阴经和阳经,虽然名称不同,但都属于经络系统。上下经脉相交,经脉相连,就像一个没有头的圆。但有些邪气侵入人体,有的发生在阴经,有的发生在阳经,或上、下、左、右。没有固定的规则。原因是什么?   

  

  【原文】齐波云:阳之会皆在于脸。中国人也利用他们的弱点,做出新的努力。如果饮食出汗,他们将摆脱邪恶。中间杨明会下潜。在中间,太阳下山。正中脸颊,下阳。其中后面的两个威胁也是经典中的。   

  

  【译文】齐波说:手三阳经和脚三阳经会聚集在头面部。一般疾病和邪气伤害人,往往会受到邪气的侵袭,比如经络空虚,疲劳,或者饮食后出汗。面部的邪气会下到足阳明的胃经。颈部的邪气会下降到足太阳的膀胱经。脸颊的邪气会下到足少阳的胆经。如果邪气在胸、背、二胁,也会下行其所属的三阳经。   

  

  【原文】黄帝说:其中,余音,你能做什么?   

  

  【译文】黄帝问:如果邪灵被抓到阴经会怎么样?   

  

  【原文】齐波回答:中了阴的人,往往是从手臂枯萎开始的。手臂与疮痂,阴之皮薄,肉浊,皆受风,只伤阴。   

  

  【译文】齐波答道:“邪气入阴经,往往从手臂或胫部开始。”因为手臂和小腿的内侧皮肤较薄,肌肉较弱,风容易侵袭,所以也受风的影响,但阴经最脆弱。   

  

  【原文】黄帝曰:何以隐?   

  

  【译文】黄帝问:这个邪气会不会也伤害五脏?   

  

  【原文】齐波回答:顺风时不必躲。所以邪入阴经,藏气,邪入而不可访,故归五脏六腑。故中阳滑于经,尹仲滑于府。   

  

  【译文】齐答:人受风邪影响,五脏不全伤。如果邪气侵入阴经,五脏之气充盈,那么邪气就不能留在内,就要回到五脏六腑。所以阳经历了邪,所以在这个经络里传播,就生病了;阴在经历了邪恶之后,在六腑中蔓延而生病。   

  

  【原文】黄帝曰:人脏于恶又能怎样?   

  

  【译文】黄帝问:邪灵可伤五脏六腑。为什么?   

  

  【原文】齐波说:   

  

  齐波回答:担心和恐惧会伤了你的心。身体冷了喝凉水,肺会受伤。因为两寒互逼,内外必伤,肺气上犯之病。如果从高处摔下来,淤血会留在里面,受到大怒的刺激,会生气但不抑郁,会造成肝损伤。如果有人把你撞倒,或者你饮食不当,或者你工作过度,你就会伤脾。如果举重太重,或者房事过多,或者出汗后用水洗澡,都会伤肾。   

  

  【原文】黄帝曰:五脏有风。你能做什么?   

  

  【译文】黄帝问:五脏中的风邪是怎么回事?   

  

  【原文】齐波说:阴阳俱感,邪在往。   

  

  齐波回答说:“五脏六腑皆感风邪,只有内伤和外伤都发生了,风邪才能留而成病。”。   

  

  【原文】黄帝说:好。   

  

  【译文】黄帝称赞:你讲得真好!   

  

  【原文】黄帝问齐伯,“首面身形亦骨筋,同血合气耳。”天气冷的时候,凌冰会裂开,它的兵会冷,或者它的手脚会懒,但它的脸会赤裸,这是为什么呢?   

  

  【译文】黄帝问齐伯,“人的头和身体是用筋骨相连的,是用气血连在一起的。天气突然变冷,地面冻裂了冰,手脚冻得不灵活,脸上却没有衣服御寒。原因是什么?   

  

  【原文】齐波答: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浮虚。其精和阳都是眼睛的眼睛。不要让你的愤怒进入你的耳朵,但是要倾听。因为它的鼻子很臭。其浊气来自胃,味如气息。气的津液是表面熏出来的,而皮厚肉实,所以天气冷得过不去。   

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人的十二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脉的气血,全都上注于头面部,而分别入于各个孔窍之中。其精阳之气上注于目,使眼睛能够看。其旁行的经气上达于耳,使耳能够听。其大气上出于鼻,使鼻能有嗅觉。其谷气出于胃而上达于唇舌,使唇舌能有味觉。所有这些气所化的津液都上行薰蒸于面部,而面部的皮肤又厚,肌肉坚实,所以面上的阳热很盛,天气寒冷也不能胜过它。

  

【原文】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

  

【翻译】黄帝问道:外邪侵入人体,它发生的病态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翻译】岐伯回答说:虚邪伤人后,患者的形体就会有战栗恶寒的现象。正邪(四时之风)邪人,病情较轻,开始只是微见于面色,身上并没有什么感觉,象有病,又象没病,不容易知道它的病情。

  

【原文】黄帝曰:善哉。

  

【翻译】黄帝说:讲得好啊!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

  

【翻译】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医生看到病人的气色就知道病情的,叫做明;按切病人的脉象就知道病情的,叫做神;询问病人的病情就知道病位的,叫做工。我想知道望色、切脉、问病情的道理是怎样的?

  

【原文】歧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内,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翻译】岐伯回答:气色、脉象、尺肤和疾病都有相应的关系,就象鼓之应桴而响,影之随形而移一样,是不会相失的。这也就象本和末、根和叶的关系一样,根死则叶必枯。因此,察色、切脉、诊尺肤三者是不能相失的,知其一谓之工,知其二谓之神,知其三的就可称为神明的医生了。

  

【原文】黄帝曰:愿卒闻之。

  

【翻译】黄帝说:请你详细解释一下这方面的道理。

  

【原文】歧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具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翻译】岐伯回答说:气色青的,脉象应是弦;气色红的,脉象应是钩;气象黄的,脉象应是代;气色白的,脉象应是毛;气色黑的,脉象应是石。如果看到的气色和切得的脉象不符合,反而切得相克的脉象,就会死亡;如能切得相生的脉象,疾病就会痊愈。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

  

【翻译】黄帝问岐伯说:五脏所主的疾病,以及它在变化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首先确定五色和五脉的相应关系,病疾就可以辨别了。

  

【原文】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气色和脉象已经确定,怎样辨别病情呢?

  

【原文】歧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

  

【翻译】岐伯说:只要能诊察出脉的缓急、大小、滑涩,就能确定病情了。

  

【原文】黄帝曰:调之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怎样诊察脉象和尺肤的变化呢?

  

【原文】歧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翻译】岐伯回答说:脉象急促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很紧急;脉象徐缓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较弛缓;脉象小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瘦削不足;脉象大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大而隆起;脉象滑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滑润;脉象涩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枯涩。但是,这种变化有的不显著,有的显著。所以善于诊察尺肤的医生,不必再诊其寸口之脉,就可知病;善于诊脉的,不必再去望色,亦可知病。能够将察色、切脉、观察尺肤三者配合起来进行诊断,就可称为上工。这样的医生,十个病人可治愈九个。能够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的,称为中工。这样的医生,十个病人可治愈七个。仅用一种方法进行诊断的,称为下工。这样的医生,十个病人可治愈六个。

  

【原文】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

  

【翻译】黄帝说:请问脉象的缓急、小大、滑涩所主的疾病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

  

【翻译】岐伯说:请让我把五脏的病变谈一下吧。

  

【原文】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介;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翻译】心脉急甚的,会出现筋脉瘛疭;微急的,会出现心痛引脊背,食不能下。心脉缓甚的,会出现发狂多笑;微缓的,会出现伏梁,热积于心下,其气或上行或下行,有时唾血。心脉大甚的,会出现喉中如有刺物梗塞:微大的,会出现心痹引背,经常流泪。心脉小甚的,会出现呃逆;微小的,会出现消瘅病。心脉滑甚的,会出现多渴:微滑的,会出现心疝引脐而腹鸣。心脉涩甚的,会出现哑不能言;微涩的,会出现吐血、衄血以及阳维脉上逆,导致耳鸣及头部等病。

  

【原文】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翻译】肺脉急甚的,会发生癫疾;微急的,会出现寒热,倦怠无力,咳唾血,牵引腰背胸部都不舒服,或鼻中生有赘肉而呼吸不通。肺脉缓甚的,会出现多汗;微缓的,会出现痿、瘘、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的症状;肺脉大甚的,会出现足胫部发肿;微大的,会发生肺痹,牵引胸背不舒服,厌恶日光。肺脉小甚的,会出现泄泻;微小的,会发生消瘅病。肺脉滑甚的,会出现喘急上气;微滑的,会发生口鼻出血、前后阴出血。肺脉涩甚的,会发生呕血;微涩的,会发现鼠瘘,生于颈部或腋下,呈现下虚不能承受上实的脉象,下肢无力,足膝酸软。

  

【原文】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

  

【翻译】肝脉急甚的,会出现情绪失常,胡言乱语;微急的,会发现肥气积于胁下,好象扣着一个杯子。肝脉缓甚的,会发现呕逆;微缓的,饮溢为水,或水聚为痹。肝脉大甚的,会发现内部痈肿,常呕吐,鼻出血;微大的,是肝痹,阴器收缩,咳嗽时牵引小腹疼痛。肝脉小甚的,会发现口渴多饮:微小的,为消瘅病。肝脉滑甚的,会出现阴囊肿大;微滑的,会发生遗尿症。肝脉涩甚的,会发现痰饮;微涩的,会发现筋脉拘挛抽搐。

  

【原文】脾脉急甚为瘈瘲;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微滑为虫毒,□蝎,腹热。涩甚为肠□;微涩为内□,多下脓血。

  

【翻译】脾脉急甚的,为瘛疭病,会手足抽搐;微急的,为膈中,会发现进食后又吐出来,大便下厚沫。脾脉缓甚的,为痿厥,四肢软弱,逆冷;微缓的,为风痿,四肢活动不便,心神清晰好象无病。脾脉大甚的,会发现猝然昏倒;微大的,会发痞气,里面有很多脓血,在肠胃的外面。脾脉小甚的,会发现寒热往来;微小的,为消瘅。脾脉滑甚的,会发现阴囊肿大,小便不通,微滑的,会生虫,腹中有热感。脾脉涩甚的,会发现妇女带下病;微涩的,会发现肠内溃,多便脓血。

  

【原文】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

  

【翻译】肾脉急甚的,会发现骨痿和癫疾;微急的,会发现足脚沉重,逆冷且难以屈伸,大小便不通。肾脉缓甚的,会发现脊痛如折;微缓的,为洞病,这种病食物不能消化,咽而复吐。肾脉大甚的,为阴痿;微大的,为石水病,肿胀起于脐,直至小腹,有重坠的感觉,若肿满上至胃脘,就是死症,无法治疗。肾脉小甚的,为洞泄,其泻无度;微小的,为消瘅病。肾脉滑甚的,会发现小便闭癃,阴囊肿大;微滑的,为骨痿,坐下起不来,起来了眼睛就什么都看不见。肾脉涩甚的,会发现大痈;微涩的,女子月经不来,或痔久不愈。

  

【原文】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

  

【翻译】黄帝说:五脏有病出现的六种脉象变化,针刺的方法怎样呢?

  

【原文】歧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凡见到紧急脉象的多主有寒,脉象缓的多主有热,脉象大的多主气有余而血不足,脉象小的多主气血都不足,脉象滑的多主阳气盛而微有热,脉象涩的多主血少气少而微有寒。因此,在针刺急脉的病变时,进针要深些,留针时间要长些。针刺缓脉的病变,进针要浅些,而且发针要快。针刺大脉的病变,要微泻其气,不使出血。针刺滑脉的病变,要快发针、浅刺,以泻其阳气,排除热邪。针刺涩脉的病变,一定要刺中经脉,随着气行的逆顺方向行针,长时留针,还要先用手摸循经脉通路,使气舒畅,出针后,马上按住针孔,不能让它流出血来,以调和经脉。那些脉象细小的病变,阴阳形气都不足,不宜用针,应用甘味药调治。

  

【原文】黄帝曰:余闻五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

  

【翻译】黄帝说:我听说六腑的脉气,从荥腧入而为合,其气血是从哪条经脉进入合穴的?进入后又是怎样从这条经脉和别的经脉相连通的呢?希望听听其中的道理。

  

【原文】歧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这就是手足各阳经由别络进入内部,而又属于六腑的。

  

【原文】黄帝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

  

【翻译】黄帝问:荥腧与合穴,在治疗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原文】歧伯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

  

【翻译】岐伯回答说:针刺荥腧,可治外部经脉的病;针刺合穴,可治内部六腑的病。

  

【原文】黄帝曰:治内府奈何?

  

【翻译】黄帝问:治疗六腑的病,该怎样呢?

  

【原文】歧伯曰:取之于合。

  

【翻译】岐伯回答说:当取三阳经脉之合穴。

  

【原文】黄帝曰:合各有名乎?

  

【翻译】黄帝问:合穴各有它的名称吗?

  

【原文】歧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翻译】岐伯回答说:胃的合穴在三里,大肠的合穴在巨虚上廉;小肠的合穴在巨虚下廉,三焦的合穴在委阳,膀胱的合穴在委中,胆的合穴在阳陵泉。

  

【原文】黄帝曰:取之奈何?

  

【翻译】黄帝问:合穴如何取法?

  

【原文】歧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翻译】岐伯回答说:取三里穴应该足背低平,取巨虚穴应该举足,委阳穴应该用屈股伸足的姿式取穴,委中穴屈膝即可取穴,阳陵泉要正坐使两膝相齐,在委阳的外侧取穴。凡是在外的经脉荥腧各穴,或用摇或用伸的方法即可取穴。

  

【原文】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

  

【翻译】黄帝说:希望听听关于六腑的病变情况。

  

【原文】歧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面部发热是足阳明经有了病变,手鱼部出现郁滞的血斑是手阳明经有了病变,两足背上的冲阳脉出现坚实或虚弱的现象也是足阳明经发生了病变。这是测候胃气的要脉。

  

【原文】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翻译】大肠发病,肠中剧痛,并发出一阵阵肠鸣,如是在冬天再感受寒邪,就会出现腹泻和脐部疼痛,甚至不能久立。因为大肠连属于胃,与胃同候,治疗时应取巨虚上廉穴。

  

【原文】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翻译】胃部发病,会出现腹胀满闷,胃脘当心而痛,向上支撑两胁作痛,胸膈和食道阻滞不通,饮食不下,可取足三里穴进行治疗。

  

【原文】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翻译】小肠发病,小腹作痛,腰脊牵引睾丸疼痛,时常感到苦恼,又觉得耳前发热或发冷,只是眉上有热感,以及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发热,如果脉象虚陷不起,这就是小肠经病变的症候,治疗时取巨虚下廉穴就可以了。

  

【原文】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翻译】三焦发病,腹胀气满,小腹结硬,小便不通,感到窘迫难受,水溢于皮肤就成为水肿,留在腹部就成为胀病。三焦病候会呈现在足太阳外侧的大络上,这大络在太阳经和少阳经之间,如三焦有病,此脉即呈红色,可取委阳穴进行治疗。

  

【原文】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翻译】膀胱发病,小腹偏肿而痛,用手按之,就想小便,但又尿不出来,肩部发热,如发现陷脉,以及足小指外侧、胫骨、踝骨后都发热,应取委中穴来进行治疗。

  

【原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翻译】胆经发病,经常叹气,口苦,呕吐清水,心中跳动不安,好象有人要来逮捕他一样,喉咙中感觉有物作梗,频频咳嗽,吐唾沫,这都属于足少阳经脉本末的病变,也要看看那络脉出现阳陷于阴的现象,这就必须用灸法;如出现寒热往来的情况,应取阳陵泉穴进行治疗。

  

【原文】黄帝曰:刺之有道乎?

  

【翻译】黄帝问:针刺有一定的法则吗?

  

【原文】歧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针刺时,一定要刺中气穴,不可刺中肉节。刺中气穴,针气就行于孔穴之内,经脉就相通了。如果刺中肉节,皮肤就会疼痛。病当补而误用泻,或当泻而误用补,只会使病情加重。如果误刺中筋,筋就会弛缓,邪气出不去,反与真气相搏,留到里面而成病,这是由于用针不慎,由顺到逆造成的。■

  

【来源:黄帝内经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