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买股票怎么赚钱,股票跟机构买还是跟基金买

  

  先说市场:市场继续普遍下跌,策略依然是:坚持指数基金定投,但给单边下跌的指数留个底仓,等突破10天或20日均线后再补仓。逻辑还是稳定增长,比如基建,地产,今天跌的不多。今年最糟糕的情况是宽幅震荡。不往上走,那机会就掉出来了。   

  

  股市策略:与强者为伍   

  

  不管你做什么,和强者合作是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强者都是懂事的人,看得出来谁在踏实做事。我们不用浪费很多时间去说服教育,去应付纠缠不休,更不用拐弯抹角,专心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郑的儿子18岁时,老郑给了儿子十条家训,其中有一条是关于“交友”的,说“40岁以前尽量不要和收入比你低的人交朋友”。虽然这个标准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老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强调这不是“功利”,只希望郑亚旗能多交一些更强大的,对自己有利的朋友。   

  

  郭德纲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专家和一个门外汉争论,那他就是一个门外汉。比如我跟火箭科学家说,你的火箭不好,燃料不好。我认为烧柴是必须的,最好是烧煤,烧煤要选择洁净煤。用水洗煤不好。如果那个科学家看着我的眼睛,他就输了。   

  

  只有认知水平相近的人才能交流合作。举个例子,我们这里要盖楼,我们讨论要建写字楼还是商场,你突然说“我们会不会惊动盖楼的山神?”这个没必要讨论,因为认知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跟你交流也是浪费时间。投资,这种认知偏差就更多了。比如买这个基金能保证20%的年收益吗?这也属于无法沟通。   

  

  如果你不是强者,就和强者合作。我觉得我在股市里并不算强,那我该怎么和强者合作呢?拥抱最强的股票;选择最好的公司;买最好的基金;读大师的书。这些都是和强者合作。反面例子就是你整天和股票混在一起,和散户混在一起,说一样的话,骂一样的话。   

  

  为什么喜欢买创新高的股票?选择强者淘汰弱者,强者通常都有强大的理由。强于大盘的往往是好股,强于大盘的更好。是长期牛股创新高的必由之路。每只牛股都是这样走出来的,只有垃圾股不断创新低。远离弱势板块。牛市的特点是,越强的板块越容易上涨,强者恒强。能创出历史新高的股票往往代表主流资金的方向,是情绪的爆发点。   

  

  如果你想抓住茅台这样的长期牛股,不要试图在底部买入,还不如在这个时候买入。   

新高的时候上车,那也不晚。而且此时,市场已经帮你做了筛选,大部分垃圾股是没法创新高的。新手不敢买新高的股票。从人的本能来说,人性恐高。新手不敢碰新高的股票,他们大多喜欢买经过大跌的股票。当然,那种连K线图都不看,听个代码就买的人除外。市场上,谁最容易亏钱?他们买股票的习惯是什么样的?想明白这点,策略自然就出来了。

在大趋势面前,主观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大趋势不会告诉你未来如何,但是它会告诉你现在是什么。跟随大趋势,就是一种大概率的正确。顶部和底部只有一次,趋势扭转是小概率事件。

只持有强势股,就是最好的风控,可以避掉90%的雷。而那些弱势股,最容易出利空。强势股哪怕有利空,也许只跌一两天,马上就收复失地了。在大趋势上,关注趋势性买点,相信强者恒强,若抓住一波行情,往往走得会很流畅。因为大趋势的背后,是行业景气度,是机构资金的共识。

相比而言,超跌反弹是不好做的,因为拐点就一个,哪怕你看对了,大幅下跌后往往也要震荡反复几次。而且趋势的初期,走势大多都不流畅,一波三折,趋势跟踪的磨损比较大。趋势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但为了更客观,避免被主观偏执蒙蔽了双眼,也可以用均线来辅助。

比如,若20日均线上穿120日均线后,才可以积极去做多,因为此时大趋势可能会向上;若20日均线下穿120日均线,则绝不做多,因为此时大趋势可能会向下。只要严格按该原则,你不会踏空2015年的大牛市,在2017年的慢牛中也能吃到肉,在2018年的单边熊市中几乎不会受伤。值得注意的是,均线在震荡市没用,但反复打脸几次后,出现一波大行情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只要坚持趋势策略,不断择强汰弱,勇于纠错,绝不死扛,今年虽不容易,但多少能赚些。只要坚持趋势策略,择强汰弱的,哪怕没赚大钱,也基本没亏什么钱。择强汰弱,强势的行业不要怕打脸。打脸几次后,庸众会放弃策略,而明白人知道,马上又要吃肉了。

在交易中,选择比努力重要。站在正确的方向上,往往怎么做怎么顺;在错误的方向上,怎么努力都不顺。就像生活中,遇到个合适的伴侣,不用怎么努力都很幸福;碰到个不适合的,怎么努力都不幸福。

以上,与君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