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减持股票名单,股票被机构调研多了好不好

  

  长春高辛上午抛出第三季度业绩预告后,股价开始企稳回升,从下跌3%到上涨3%.前一天,这家毫无争议的东北龙头企业罕见跌停。   

  

  普通投资者只能在股价出来后回头找原因。众所周知,另一个层面的买方联盟已经瓦解。   

  

  市场各方普遍认为,长春高辛股价变动的原因来自于公司股东与一家基金公司之间的小范围调查。   

  

  长春高新股价闪崩巨震爆出A股潜规则,机构调研和内幕交易关系不可名状   

  

  这份调查纪要显示,被调查的客人是长春高新第二大股东雷锦。   

  

  同时,这份总结还涉及“第三季度销售情况不佳,内部懈怠,7月同比下滑也是历史首次”、“研发的布局;d近几年是不够的”和更敏感的信息,如“将在年底作出的减少”。   

  

  对长春高新的业绩预告也进行了说明。“根据公司2019年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的相关约定,雷锦2019年度业绩承诺已经达成,其部分股份将于2020年12月底获得减持资格……”   

  

  在我看来,长春高新的案例非常典型。如果不是发生在公司身上,将来可能会出现“哈尔滨高科”或者“沈阳高科”.   

  

  这个跌停至少反映了a股市场的两个现状。   

  

  首先,是对机构股群体中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严格性。一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稍有下降,原有的买方联盟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瓦解,从而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业务数据下滑幅度应该不会太大。最好是保增长,但增速略有放缓。否则,不是崩溃,而是崩溃。   

  

  类似的案例近年来屡屡出现。   

  

  很久以前,某安防行业龙头业绩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公司股价阶段性下跌。近期海天叶巍也是行业龙头,持股的机构,增速下滑,股价阶段性大幅下跌。   

  

  反观长春高新,上述调查纪要传递出的信息对公司业绩增长不利,自然会引起其股东的关注。   

  

  一个细节是,公司中报利润增速为80.27%,三季度业绩预告中给出的利润增速为75%-85%。   

  

  长春高科跌停反映的第二个问题是当前a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笔者也得到了一个类似的“小范围”的调查总结,也是机构对上市公司,只在少数机构和特定群体内部流传。   

  

  熟悉的私募机构也在之前的交易所反馈过类似情况。只有在他们搞清楚了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逻辑和确定性前景之后,才会大举买入。   

  

  相对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研究总结,这种小范围的流通总结干货更多,内容更详细,上市公司敢说对企业的研究价值远高于公开披露的内容。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大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线索得到类似的结论,比如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个行业都能达到这种程度。   

  

  相比之下,能够掌握上市公司运作,甚至未来业务方向调整和潜在风险降低的机构投资者,无疑拥有更明显的信息优势。   

  

  那么,这是否会违背市场公平原则呢?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责任编辑:李建华实习生: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