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率代表成交量吗,换手率代表啥

  

  银行家是股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消息灵通的来源和专业的交易团队。在股市中获利的可能性和程度是普通散户无法比拟的。所以庄家介入的股票大多会有比较大的涨幅。   

  

  因为庄家交易的强弱,很多散户会选择关注庄家交易的走势,根据庄家的操作方向来决定自己的操作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在实际交易中,投资者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庄家操作的核心是诱骗散户,所以他会故意在市场上设置很多陷阱,诱骗散户上当。普通散户,如果没有过硬的跟村技巧,盲目跟村买入,必然亏损较大。   

  

  但是,庄家也是这个市场的投资者,也要遵循这个市场的交易原则。首先,投资者可以对庄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庄家常用的招数;之后可以了解庄家坐庄全过程中每一步的交易目标、交易手法、盘面特征;最后,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合理的追庄策略。   

  

     

  

  一、解析突然放量   

  

  所谓突然放出巨量,是指个股走势正常,但某一天的成交量突然达到前一天或前一段时间平均成交量的10倍。这往往是一种不寻常的现象。当然,流通股上市限制和发行股份首日流通是个例外,也需要注意。   

  

  巨量释放的过程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几天,但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释放前后的成交量往往很小。从图表上看,巨量的突然释放会形成突兀的“电线杆”。突然巨量的原因,往往是主力敲打的结果。此外,当市场出现巨大的利空或利好信息,或者股价处于重要阻力位或支撑位,同时市场多空观点分歧较大时,也容易出现巨量突然释放的现象。   

  

  突然出现的巨量资金往往出现在连续下跌的途中或者无量横盘,这是主力集中资金诱骗散户跟风的结果。无论其目的是否达到,个股后续的成交量都会陷入以往的常态。另外,突然释放巨量资金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但由于多方消耗的资金太多,个股后期走势往往不乐观。   

  

  二、解析间歇性放量   

  

  所谓间断性成交量,是指成交量虽然明显放大,但缺乏连续性。往往是放量后一两天,然后减几天,再放大一两天。市场不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几乎停止交易,在另一个时间段疯狂交易。间歇性放量的合理解释是,盘中有主力告诉散户,价格上涨,后市“看好”。   

  

  因为间歇性放量通常是主力撞仓的结果,往往出现在以下三个阶段。   

  

  1.高滞胀期   

  

  在高位滞涨期,主力通过敲量让交易者认为个股会继续放量,欺骗交易者介入,同时稳定股东,而自己则偷偷卖出。由于主力出货不是几天的事,这种动作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比如一周或者一个月。因此,出现了间歇性放量的情况。   

  

  2.高水平或负周期。   

  

  当个股在高位横盘整理,或者个股持续下跌时,主力往往急于出货。于是,主力为了吸引市场的注意力,就会通过敲锣来制造活跃的交易,从而蒙蔽交易者的判断能力,吸引市场跟风。   

  

  3.股价暴跌后的“筑底”期。   

  

  当股价从高点暴跌到某个阶段低点(fo   

  

  所谓放量滞涨,是指在某一价格附近成交量持续放大的情况。这些不断放大的体积堆积在一起就像一堆小山。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股价上涨不多,更多的是处于强势震荡,上蹿下跳。打桩的目的是制造交易量巨大,股价即将上涨的假象,吸引交易者跟风。   

  

  放量滞涨往往出现在两个地方。   

  

  1.高滞胀期   

  

  股价在高位时,往往是主力全力出货的时期。但由于筹码太多,主力处理完筹码通常需要一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因此个股容易在高位滞涨。在高位叠加的过程中,主力的出货往往占当天交易量的30%,同时会追加10%的筹码,所以主力每天的实际出货只能占当天交易量的20%左右。也就是说,即使日换手率达到10%,主力卖出50%的筹码也需要25天。所以,一只股票只要经历了巨大而稳定的上涨,其高位往往会有一个月左右的震荡期,在某些阶段会形成高位滞涨现象。   

  

  2.刚刚被剥夺权利的股票   

  

  除权当天股价会下跌,10送10的股票价格甚至会下跌50%。这样一来,很多交易者就会认为股票很便宜,有购买的冲动。同时主力会利用现在股价“低”的假象,开始在成交量上做文章。通过不断的堆积,会给交易者制造一种股票会“填权”的想象,吸引跟风者进入。事实上,许多除权后堆积的股票往往会继续下跌。   

  

  三、解析放量滞涨   

  

  因为长期的锁定,这些投资者已经麻木,几乎没有卖出的欲望。所以股价在底部不会有大的成交量。没有卖方供应,即使买方强硬,也拿不到太多筹码。   

相反,股价涨得越快,持股者就越惜售。所以,除非个股有基本面上的巨大变化或大盘出现了暴跌而部分主力极力看好(即使有个别机构忍无可忍地在股价底部进行了抛售,个股也不可能在此时出现集体抛售的行为),否则底部放量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排除了个股有基本面上的巨大变化或大盘出现暴跌的因素后,若个股仍然在底部出现了大成交量的行为,那么往往属于不正常的异动行为,而且是主力刻意营造的结果。股价的运行只会有上涨、下跌、盘整这三种趋势,底部放量时的股价走势也不例外,只是这时的三种趋势往往是主力预谋的结果,而不是市场的自然选择。

  

1.底部放量上涨

  

这往往是主力对倒放量的结果,此时主力正在讲述“放量会涨”的故事。主力为了吸引投资者来购买低价筹码,在底部制造放量,主要是由于:

  

①主力属于超级短线的游资,不希望继续增加筹码,但又希望在有了一定的底部筹码后有人共同参与;

  

②尾货没处理完的主力急于抽身,于是以对倒做量的方式来吸引市场跟风,但这也意味着此处并不是股价的底部。

  

无论是游资进场还是主力在处理尾货,此时的股价往往都处在半山腰,所以投资者只能从成交量上获得一些股价后期走势的答案,在起初是无法得知操作者身份的。若当时的成交量不是很大,说明市场的抛售压力还能够被买盘承接得住,后市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上涨;若当时的成交量很大,则主力对倒出货的可能性比较大,后市股价可能会退回原地。这里的卖量除了主力占有1/3之外,另外2/3则属于被套者的割肉盘和抢反弹者的短线抛单,所以要考虑成交量是否放得很大。抢反弹者的特点是宜早不宜迟,往往是股价刚刚止跌时他们就会立即买进,若几天内股价不上涨,他们就会立刻把筹码还给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放量是指不正常的特大量,如换手率达到了10%。当主力在底部启动行情时,为了消灭浮筹而采用的缓推式大阳线也会产生大量,但还不至于出现不可思议的大量,除非是大阳线碰到了某个关键的阻力位,或是当日有配送股或限售股上市。至于何谓正常的大量,何谓不正常的大量,就需要投资者的经验累积了。

  

2.底部放量下跌

  

大盘状况不好、公司业绩下降、个股题材透支等,会使股价从高位跌到底部。在这些利空的环境里,即使通过底部放量这些小动作,主力也是很难全身而退的,也很难减掉较多的仓位,而最终的结果则往往是账面亏损继续增加,交易佣金不断支付。

  

既然如此,那么主力还要在底部制造放量下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主力在进行最后的打压动作,即主力为了实施打压式建仓,通过一些利空消息,制造带量的破位图形,迫使最后的卖单涌出,自己则全盘接纳。若股票在带量急速下跌后,几天之内又能回到原价位,那么多半就属于这种原因。

  

(2)主力在强行出货。这往往是主力资金链断裂的后果,或是个股基本面出现了极度恶劣的情形。有时候,主力会在出货前将股价向上做个拉升的“试盘”动作,若市场买盘比较多,主力就会“先养再杀”;若市场买盘比较少,主力则往往会直接“杀鸡取卵”,这种情况会导致盘面出现数日或数十日的暴跌,最后个股常常跌得面目全非,而主力则是能拣回多少资金就是多少,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卖一个好的价位。

  

(3)换人坐庄。有时候,主力会寻找新的买家介入,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从市场上全身而退了,而一旦找到新的买家,他们就会约定在盘中交换筹码。

  

3.底部放量盘整

  

个股在底部放量时却出现了价格盘整的现象,这往往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主力护盘

  

若同期大盘持续下跌而个股却出现了盘整的行情,那么多数是由于有主力在其中护盘,而且主力还必须承接大量的抛盘,因此个股就会出现放量的盘整现象。但投资者必须提高警惕,因为护盘的主力不见得都有护盘的决心和实力。

  

(2)主力分仓

  

有时候,主力会用几个账户来进行交易,因而需要将筹码进行分仓,于是就会出现几次特大单的成交行为,一旦分仓过程结束,股价就会继续盘整。分仓的特点是盘中多次出现大单成交的现象,但却没有致使股价高涨或急跌,股价震荡的幅度也不大(对敲则是一个阶段性的持续行为,且带有明显的拉升或打压股价的目的)。

  

(3)交换主力

  

若个股几日内的成交量非常大,那么也有可能是新、老主力在交换筹码。该行为的特点同分仓的特点类似,但是成交量和大笔成交的频率远高于分仓时的情况。一旦新、老主力交换之后,往往新主力还会在市场上继续收集筹码或进行打压震仓的动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