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逆钟向转位危害,逆钟向转位要注意什么

  

  07 ST段,QT间期,T/U波   

  

     

  

  ST段   

  

  ST段起始于J点(转折点在QRS综合征的终点和ST段的起点),终止于T波的起点。ST段代表心室去极化结束和复极开始之间的时间。正常的ST段略凹,J点和ST段通常是等电位或零电位,这是由TP段决定的。如果不能识别TP段,如心动过速(T波和P波相互穿梭),应使用PR段确定零电位基线。   

  

  ST 段变平是一种非特征性变化.J点和ST段抬高可见于多种情况,包括早期复极(年轻人或左心室肥厚患者QRS振幅增高)、透壁性心肌缺血(可发生于冠状动脉痉挛)、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透壁性心肌梗死)或心包炎。   

  

     

  

  正常ST段。心率点J和ST段在基线,基线由TP段决定(从以前的复合波的T波到P波)。j点低。上斜ST段压低。j点向下,ST段斜升至基线以上。水平ST段压低。j点低,ST段平或水平。下斜ST段压低。j点压低,ST段向下倾斜。ST段抬高。J点和ST点在基线TP线以上。j点和ST段压低(上升、水平和下降)见于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或冠状动脉疾病)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如果ST段压低超过基线时(即TP段)的1mm,则被认为具有临床意义。   

  

  j点压低和ST段压低可视为窦性心动过速的正常表现。这是由于患者P波的T波改变或压低(即心房复极),即PR间期缩短(由于房室结传导交感神经增强),P波的T波移出QRS波,产生J点。   

  

  由于J点凹陷和上斜ST段凹陷可能是正常变异,考虑到P波中T波的影响,有必要评估J点后80ms的ST段。如果ST段回到上述基线,则ST段压低属正常变异。如果ST段仍低于基线1.5mm以上,则可诊断为心肌缺血。   

  

  j点正常和ST段压低(下垂型、超长型、提拉型等。)伴随地高辛的副作用发生(不是地高辛中毒)。J点抬高,ST段正常,可能是J波(Osborne波),在体温过低时可见。   

  

  QT 间期   

  

  QT间期表示心室复极的时间,从QRS综合征的起始波(Q波或R波)到T波结束时测量(见图9)。用于测量的导联应该是对T波患者来说最好的或最锋利的。由于QT间期含有QRS复合波,因此在测量QT间期时应考虑QRS复合波持续时间的增加,并从QT间期测量值中减去QRS复合波持续时间超过正常值(即0.06~0.10s)的部分。正常 QTC 为 0.44~0.48s。   

  

  长QT间期可由复极延迟或延长引起。复极延迟时,ST段持续时间较长,T波持续时间正常。这种情况通常见于代谢异常,尤其是低钙或镁。复极延长时,如果ST段时间像正常,T波增宽变长。这种情况是由药物的副作用(获得性QT延长)或产生通道病变的遗传异常(先天性长QT综合征)引起的。先天性QT延长可有明显的间歇T波的U波(QT-U波)。   

  

  短QT间期可见于代谢异常(高钙或镁)或先天性短QT综合征。   

  

  T 波 /U 波   

  

  正常的T波是不对称的,无论振幅大小,上升慢,下降快(图18)。急性T波高、尖、对称,可见于高钾血症(全身或局部为急性心肌梗死)。T波的上升和下降是平滑的,T波上的任何切迹、隆起或不规则都表明P波重叠。t波异常可以是平的、双向的或倒置的。T波异常非常常见,可见于许多情况,包括缺血(倒置对称T波常伴有ST段改变)、左心室肥大、心包炎或心肌炎、代谢异常、贫血、肺部疾病、发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pH值改变、使用某些药物、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正常生理变化。t波异常也可能是非特异性的,没有临床病史提示其原因。   

  

  u波在T波之后直立,正常情况下右胸导联可见。高钾血症时,U波振幅增大,U波广泛出现在所有胸导联和肢体导联。U波也可见于先天性长QT综合征,当U波中断T波时(形成QT-U波)。负U波(特别是体能测试中)提示左前降支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急性T波高而尖,最重要的是对称(升降相等)。   

  

     

  

  -未完成,后续-   

  

  连载回顾:   

  

  通俗易懂!心电图各波的形成原理——《基础心电图连载01》详细讲解心电图各导联系统——02心电图分析步骤《连载03》心电图正常波形及间期《04》基础心电图——P波及PR间期《05》3分钟基础心电图讲解连载(第06期):QRS复合QRS轴(左偏、右偏)及(直、右偏)主编:Philip Baldred等,翻译:郭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