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医疗基金经理前景如何

  

  简介:   

  

  在国内资本市场,基金投资如果不谈主动管理,总感觉缺乏强大的生命力。   

  

  主动管理带来的超额收益一直是投资者评价一家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的重要指标。   

  

  很多基金公司都把主动管理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华商基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银河证券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华商基金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主动管理能力(算术平均值)分别排名11/134 (24只参与基金)和12/125 (3只参与基金),位居同类基金公司前1/10位置。   

  

  从主动权益,到主动量化,再到“固定收益”的主动增强策略,华商基金的产品被注入了各个领域的积极因子,同时诞生了一批善于通过主动管理为投资者创造长期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   

  

  这些基金经理不仅有鲜明的投资理念和风格,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让我们走近这些基金经理,为基金投资寻找更多优秀的主动管理追随者。   

  

  周海东:周期与增长的灵活捕捉者   

  

     

  

  周海东华商基金股权投资总监兼股权投资部总经理   

  

  在公募行业,有些基金经理虽然没有经过培训,但是因为跨专业的学习背景,在投资中对行业的理解更深。这类基金经理通常被称为宝藏基金经理。   

  

  华商基金股权投资总监周海东就是其中之一。他本科学的是化学,从化学研究员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可以说他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周期思维。随着研究范围和能力圈的不断延伸,周海东的投资和研究范围逐渐涵盖了具有明显周期特征的上游化工、有色和煤炭、交通运输、农林牧渔以及具有成长性特征的医药、电子和计算机。   

  

  从他的代表作——华商优势行业混合投资组合灵活配置,其实也可以看出他“一手做周期,一手做成长”的投资特点。在2020年之前,这只基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运输、电气设备和医药等增长型行业。2020年以来,随着有色、钢铁等上游行业回归市场主舞台,这只基金的重点明显向有色、大金融、钢铁等强周期行业倾斜。   

  

  能够在周期股和成长股之间游刃有余,除了能力圈边界的延伸之外,还在于周海东对万物循环往复的信念。正如橡树资本的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在他的书《周期》中告诉我们的那样,周期在投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周期股还是成长股,在周海东看来,它们基本都遵循周期运行的规律。“均值回归”是事物的常态,机会总是周期性出现的,只是时间维度不同。他说,“我会判断当前周期的位置,作为决定具体投资策略和分配研究资源的出发点。动态判断行业周期,实时评估标的潜在风险,努力实现投资组合的最佳风险收益比,同时追求长期绝对收益,关注长期成长性投资机会。”   

  

  具体来说,“周期”包括三个层面: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周期、公司发展周期。“我会优先考虑公司的发展周期和行业的发展周期来确定投资组合的配置。我会选择处于景气周期,未来一到两年有明显向上拐点的公司,找出盈利风险比较好的选择,而宏观经济周期更多的作为仓位控制的判断依据。”周海东进一步说。   

  

  得益于对周期规律和投资机会的准确把握,周海东管理的多只基金都交出了不错的中长期成绩单。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其代表作之一的《华商新趋势》偏好灵活配置和混合。近五年收益达260.89%,在同类中排名14/227,大幅超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1.06%,超额收益显著;另一个代表作:华商优势产业的灵活配置和混合。2018-2021四年间更是所向披靡,连续三年、五年、七年获得多个“金牛基金奖”。   

  

  邓默:数学博士的主动量化   

  

     

  

  邓沫华商基金量化投资总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   

  

  公募基金20多年的发展,量化基金可能永远不会像2021年那样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在量化基金中,主动量化产品尤为亮眼。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商新量化灵活配置混合和华商量化进取灵活配置混合近三年回报分别高达243.34%和181.95%,大幅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43.33%(两只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相同)和上证综指45.95%的涨幅,位居同类基金前1/3。   

  

  这两只基金由华商基金邓默管理。据了解,邓默是数学博士,2011年6月加入华商基金,从事金融工程和产品设计,曾任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助理、产品创新部副总经理;现任华商基金量化投资总监兼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具有10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   

  

  在邓默看来,他的多因子模型策略以估值和盈利能力为核心,通过因子变化筛选行业和股票。经济稳定时,利润因素是锚;经济预期下滑时,估值因素是锚,PB、PE、PEG是主要指标。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估值因子。选择ROE向上的行业作为重点配置,在其中选择估值合理的股票。   

  

  根据该战略,Dunmer将根据定量多因素模型的定期测试结果选择模型。   

择近期最有效的因子,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来具体对每个因子分配权重,最后构建投资组合。而在风险控制方面,出现明确利空或跌幅较多时会减仓,涨幅超过设定标准时会减仓。

  

邓默还认为:“能够提供持续稳定收益,能够合理地控制风险和回撤,是衡量好的量化模型和基金的标准。作为量化基金经理,应该具备对量化模型的掌控能力,对金融数据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对于具体的评价标准,首先我们要观察量化模型在模拟盘中的表现,检验我们的算法是否在持续创造超额收益,另外在实盘操作中,我们还会定期地回看实际的盈利情况和模拟盘的偏差,测算投资组合的风险暴露,考察申购赎回和仓位限制对于净值的影响等等,最终追求的目标就是可以稳定地跑赢产品所对应的业绩比较基准。” 邓默进一步说道。

  


  

李双全:追求绝对收益的均衡配置高手

  

  

李双全 华商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能被称之为宝藏型基金经理,一种是因为拥有跨专业的研究背景,另一种则是拥有实业和投资双重从业经验。

  

华商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李双全就属于兼具“金融和实业”背景的基金经理,他曾就职于SK能源公司,既有丰富的行业知识与实业经验,能够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模式变革、技术创新深入了解,同时又有长期在一线的投研经验,能够全面地发掘和制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

  

李双全目前在管的基金包括华商双驱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华商改革创新股票、华商未来主题混合等5只产品,从这些产品的持仓来看,配置较为均衡,券商、新能源、周期行业均有涉及。这种均衡的持仓风格,使得其管理的基金净值,即使在极端的市场行情中,也鲜有剧烈的波动。

  

此外,从业绩表现来看,李双全管理满3年的两只基金――华商双驱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华商改革创新股票,截至2021年底,近3年均收益翻番,分别收获了123.72%、167.40%的涨幅。

  

成绩的背后,越来越清晰的是李双全的投资理念,那就是更追求绝对收益,通过自上而下的判断,决定股票仓位,有效控制大幅回撤风险;同时,通过深入研究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努力获取阿尔法收益。

  

李双全表示:“我的投资目标是希望通过相对均衡的配置,持有优质或者潜在的行业龙头,以时间换空间来获得中长期绝对收益。”

  

除了均衡配置以及精选个股的能力,李双全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能坚守自己的判断,对于看好的个股也非常“守得住”。以重仓个股东方财富为例,定期报告显示,华商双驱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已经连续8个季度持有,华商改革创新股票也连续7个季度持有,而从股价来看,该股的表现确实给基金净值带来了不错的贡献。

  

对于这样的基金经理,如果投资者长期跟随,往往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投资体验。

  


  

童立:稳中求进的研究派实力名将

  

  

童立 华商基金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

  

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而言,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也是真正体现主动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长期深入研究所创造的价值,往往也是非常可观的。这点在华商基金童立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011年加入华商基金的童立,拥有超过10年的投研经历,目前担任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专注从宏观角度把脉A股投资主线,重视投资安全边际和风险控制。

  

童立认为,每一位投资专业人员都需要建立起闭环的、完整的投资体系,以应对不同的市场风格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具体到投资中,他对于宏观、行业、公司三个层面同等重视,从宏观着手,找出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都比较突出的行业,再从行业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优秀公司,并将其作为持仓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甄选优秀公司的过程中,童立还十分注重对管理团队的考察,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来自于人,人是决定事情能够落地的关键”。

  

其代表作为华商研究精选灵活配置混合,从2017年12月21日童立开始管理该基金,目前已完整运作四个自然年度,历经熊牛,即使在2018年上证指数单边下跌24.59%的情况下,这只基金依然有良好表现,分别于2018至2021年斩获1.31%、49.30%、52.89%、41.45%的年度回报,保持年年正收益,表现出十足的韧性!

  

业绩背后,其实正是童立长期专注研究创造价值,追求长期绝对收益的结果。他长期执著于深度研究和风险控制,具备良好的宏观判断能力和行业配置能力,注重投资业绩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如何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这正是作为一名基金经理必须要不断努力和前进的方向。”童立表示,“希望基民无论是在什么时点买入我的基金,只要有相对长的持有周期,最终都能为其创造回报,让他们能够真正赚到钱,这是我自己管理产品的理念,我想这也是公募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高兵:“守正出奇”的成长赛道洞察者

  

  

高兵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

  

2010年就加入华商基金的高兵,和梁皓有着相似的地方,一是都拥有超过11年的投研经验,其中均具备超过6年的研究功底,研究扎实深厚,二是都专注于成长领域,具有明显的成长型风格。

  

履历显示,高兵曾就职于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任高级审计师。可以说是一位既有丰富的财务审计经验,能够对相关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模式变革、项目与财务管理等深入了解;又有长期一线投研经验的基金经理,能够全面地发掘和制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

  

过去几年来,尽管市场动荡起伏,但在周期化工、高端医疗器械、CXO、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不少龙头股迭创新高。这让高兵笃信,面对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市场,找到真正的优质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在高兵看来,“纠结于指数涨幅没有太多意义,我们更应该把时间花在更有效率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去寻找能创造出阿尔法的好公司。”

  

据悉,高兵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业比较,优选持续高景气度的行业,以及通过深度产业链调研,精选高景气度行业里面的强阿尔法属性的公司,以长期持有的方式获取超额收益;同时,通过阿尔法公司市值的不断新高来控制组合的回撤。

  

整体而言,其组合管理基础框架可以概括为“守正出奇”:以相对确定的阿尔法应对不确定性的世界,此为守正;以具备较强贝塔属性的阶段性科技型品种做偏离,此为出奇。

  

不过在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的情况下,高兵也坦言,“通过贝塔博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在加大,必须通过分子端强劲的增速才能对抗分母端估值的压力。因此,接下来的配置策略,要更加强调行业的景气度和个股的阿尔法水平。”

  

目前,高兵管理的基金包括华商新兴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和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等基金,从持仓来看,他主要聚焦于“医药+消费+科技”三大高景气行业,2021年,这两只基金均收获超过66%的涨幅,分别排名同类495只基金的第10、11位,而拉长时间看,截至2021年底,两只基金近三年分别以285.51%、294.32%的涨幅,依然排名位列同类前5%以内,为持有人带来了亮眼的长期收益。

  


  

吴昊:优雅与才华兼具 谦逊与实力并存

  

  

吴昊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

  

在任何市场,成长股都是基金经理很难拒绝的投资标的,但市场上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强成长、均衡成长、价值成长等,华商基金吴昊的风格可以概括为价值成长。身为经济学博士,吴昊经历了“卖方研究员――买方研究员――基金经理”的成长历程,拥有着超过11年的一线投研经验。

  

在这期间,吴昊历经多轮牛熊市场跌宕,投资理念和框架不断变得成熟。吴昊坦言,“我的投资手段与市场并无二致,所赖两点持而保之,一曰‘广’、二曰‘深’。‘广’指的是覆盖范围,平日所学、所见、所想,无一不纳入研究;‘深’指是的深入程度,产业周期的景气特征、经营周期的兴衰交替、市场周期的估值轮回。只有看得广才能不偏不倚,看得深才能不离不弃。”

  

具体到能力圈上,对行业研究涉猎广泛的她,尤其专注高端制造领域,研究超过7年,逐步构建了此领域的投资能力圈,擅于把握高端制造板块的中长期趋势。

  

吴昊毫不掩饰对于高端制造领域发展前景的看好,她多次表示,高端装备制造已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可做长远、做深入的投资方向。

  

从她所管理的华商高端装备制造股票基金可以发现,投资范围也集中在高端制造领域,覆盖了电气设备、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国防军工、通信、汽车等7大行业。

  

数据显示,吴昊所管理的华商高端装备制造股票基金在2021年斩获了51.03%的惊喜收益,同类排名8/259。另外一只管理时间较长的代表作――华商新常态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截至2021年底,近三年收益高达265.65%,同类排名37/433,表现同样位列同类基金前10%以内。

  


  

彭欣杨:擅长从宏观基本面寻找机会的成长“农夫”

  

  

彭欣杨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

  

清华大学理学硕士毕业的彭欣杨,进入投资领域的第一站是从卖方开始,在券商机构经历了2年多的研究员生涯,于2012年3月加入华商基金,开始从卖方转向买方。

  

加入华商基金之后,彭欣杨的成长路径和很多基金经理相似,先是从行业研究员做起,再到基金经理助理,一步步稳扎稳打,如今已成长为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管理华商产业升级混合、华商价值精选混合2只公募基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两只基金已分别收获了150.64%、137.90%的近3年收益率。

  

在彭欣杨的投资框架中,他主张“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自上而下,是从行业对比出发,选择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赛道,要观察其是否具备足够大的空间和足够好的竞争格局;然后自下而上,在赛道中对公司进行筛选,选择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去投资。

  

据了解,彭欣杨尤其注重根据宏观基本面辨识中期具备确定成长性的行业作为配置方向,进而根据自下而上的策略筛选出该方向上具备高度确定性成长的个股。这就像是从气象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中,找到适合那个季节的作物。

  

对于今年市场,彭欣杨在2021年4季报中表示:“2021年四季度,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开始增多:内需较弱,外需边际走弱,成本端又受到供给冲击。在此经济背景之下,市场并无清晰主线,整体缺乏趋势性的行情。在仓位选择和行业配置上,我们都会更加均衡。行业配置上,热门赛道(医药、新能源、电子、军工)会去优中选优,冷门赛道也会加强配置研究。个股层面,高估值高预期的个股会做精选,而低估值低预期的个股也会加强关注。”

  

陈恒:做追求最优的满意化投资者

  

  

陈恒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

  

2022年是陈恒进入金融行业的第十四年,这十多年间,他既做过卖方也做过买方,既做过研究也做过投资。从研究医药行业开始,陈恒逐步拓展能力圈,现在已在做全行业的投资。

  

经过多年的历练与打磨,陈恒更加专注精选优质公司,跟随优质公司一同成长,注重中长期投资价值,注重产业链的上下游调研,从行业的实际供求变化和政策执行中完善投资逻辑,寻找投资机会。

  

陈恒坚信,投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需要保持初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在他看来,行为学里决策风格分为两类:最优化决策和满意化决策。最优化者希望在所有的答案中找寻完美,满意化者则止步于满足最低标准。最优化者多纠结于自卑与超越,满意化者易懈怠于固步自封。“我愿意做一个追求最优的满意化投资者。”这在陈恒身上已经是潜移默化、内嵌其中。

  

慎始敬终,方可行稳致远。当前市场风格切换迅速,这也对投资提出了更高的定力要求。在投资中,陈恒坚持在长坡厚雪的赛道中选股,坚持选择优质公司,坚持投资符合产业政策鼓励的方向上的高成长优秀企业,力争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丰厚回报。

  

具体到当前的市场,陈恒在最新定期报告里表示,长期来看,目前比较关注财富管理、资本市场受益、估值在历史底部的券商板块。医药领域则较为关注疫情相关主题,除此以外,陈恒还战略性看好港股创新药方向。创新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验证,今年内有一批创新药迎来FDA的审批,是开花结果的元年,而因为前期非基本面因素影响,这些企业的估值大幅调整,或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张永志:主动型的“固收+”大咖

  

  

张永志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

  

近几年,在资管新规的背景下,“固收+”基金受到越来越多低风险投资者的喜爱和认可,不少专注于“固收+”领域的基金经理,也越来越被投资者所熟知。

  

华商基金的张永志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张永志加入华商基金,从交易员、基金经理助理一步步成长为基金经理。如今已拥有近16年证券从业经历,超11年基金管理经验的“固收+”王牌。

  

作为“固收+”领域的大咖,张永志属于稳健均衡型投资风格,专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他的核心投资理念是通过合理的均衡配置,来追求长期的绝对收益回报。同时,他也非常强调配置品种的风险收益比,注重组合管理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在风险控制方面,较为关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情况。

  

具体到股债投资上,在债券方面,他会自上而下判断宏观政策趋势,更关注中长期趋势,避免短期频繁操作,从配置的品种来看,主要配置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并不会去做过多的利率策略或者信用下沉。

  

而在股票方面,他会优选行业基本面趋势较好的板块和个股,注重观察决定趋势的长期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许多偏稳健型的“固收+”基金经理,张永志在股票上的投资思路,更接近权益基金经理。他并不只满足于获取市场整体的beta,偏好挖掘结构性的机会。

  

“我认为股和债的投资还是要基于各自的规律,股票是要把握结构性机会,债券需要对宏观经济尤其是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做一个方向性的预判。”张永志总结道。

  

可见,在“固收+”基金经理中,张永志属于主动的积极派。而这种鲜明的风格,在多年的市场环境中,也不断得到有效验证。

  

华商稳定增利债券基金是张永志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管理时长超10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商稳定增利债券A近3、5年收益率分别达48.78%、55.09%。在“固收+”基金外,他在传统的债券型基金管理上也颇有建树,其管理的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华商瑞鑫定期开放债券,充分体现了基金定期开放运作优势,近1、3年收益分别为19.90%、73.03%,这两只基金上述收益区间排名均位列同类前15%内。

  

胡中原:百亿级的“固收+”新星

  

  

胡中原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

  

近几年,不少新生代基金经理崛起,并开始担起大梁,于2014年加入华商基金的胡中原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胡中原从2019年才开始管理产品,从年限资历来看,还是一枚新秀,但截至2021年底,其在管规模已超180亿元。

  

从产品类型来看,胡中原管理的产品主要为“固收+”产品,业绩十分亮眼。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胡中原管理的华商双翼平衡混合在过去1年,以38.43%的收益位居同类1/231。

  

从日常管理来看,胡中原整体偏向于稳健风格,尤其擅长对于“固收+”基金的管理,其中在债券投资方面,通常保持中性稳健的债券投资策略,会通过骑乘策略和波段操作来适当增厚收益。比如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胡中原会谨慎下沉信用资质,投资以中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主。他不会极端拉长债券久期,会注意规避利率大幅波动带来的净值回撤风险。

  

而在股票投资方面,胡中原会根据市场情况在高景气板块和低估值板块之间做配置,同时努力控好回撤,力争实现较好的业绩回报。

  

此外,在胡中原看来,流动性管理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核心因素,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持有人在特定时点的流动性需求,安排合适比例的高流动性债券,多方面满足产品的申赎需求。

  

如果要将胡中原的投资理念高度凝练为一句话,那就是:“追求稳健投资、控制回撤、为持有人创造稳定回报。”而未来,他也将在这个方向上持续深耕。

  

厉骞:拥有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固收+”名将

  

  

厉骞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

  

厉骞是华商基金“固收+”团队自主培养的又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于2016年4月加入华商基金的他,从研究员起步,到担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仅3年多时间,成长速度非常快,其管理的2只公募基金产品,2021年业绩均在同类前三名以内。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商基金经理厉骞管理的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在近1年的时间区间里,以44.76%的收益率,实力斩获同类排名第一(1/22);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也以33.49%的收益排名同类基金3/258。

  

从厉骞的投资业绩及持仓看,他的整体风格稳健,注重风险控制。他会充分考虑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动性,力争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稳定增值。

  

总结厉骞的投资理念,主要是通过宏观基本面出发,分析不同阶段、不同市场的投资机会,自上而下选择投资方向,以确保投资方向处于景气通道;同时,亦会自下而上落实投资标的。

  

这种自上而下,再到自下而上的能力圈的形成,也使得其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拥有很深的功底。而在厉骞看来,这也正是基金经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厉骞认为:“对于基金管理而言,是否拥有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至关重要,国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大,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唯有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才能真正地穿越牛熊,有效降低单一资产的波动,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的收益。”

  


  

孙志远:专业基金投研出身的FOF基金经理

  

  

孙志远 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

  

公募基金FOF在进入2021年之后,取得了长足进步,发行规模超过去几年之和。FOF基金经理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如果说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不同的理念和风格,那么作为FOF基金经理,同样也有各具特色的投资“杀手锏”。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华商嘉悦平衡养老三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基金经理孙志远,尤其擅长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FOF基金管理。

  

在其独创的绝对收益FOF策略中,摒弃传统的战略资产配置模式,采用多种中国市场特有的绝对收益子策略进行搭配,辅以资产轮动、日历效应、个基条款套利等增强策略,希望可以在投资者可接受的回撤范围内,创造远超同期理财产品的回报。

  

此外,自上而下的多层次量化资产配置体系也为FOF业绩提供多一份助力。与传统的资产配置体系不同,该资产配置体系做了海量的“临床检验”,挖掘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力争领先金融市场的神奇指标,从大类资产到细类资产,从胜率到赔率,都能给出比较清晰明确的信号。

  

作为FOF基金经理,另一项能力体现在对全市场基金经理的精挑细选,对此,孙志远采取的是2步量化分析+1步定性调研,以基金经理而非基金为维度,全样本扫描市场上所有基金经理;同时将基金经理装入3个大类、120多个子类的风格属性库,满足绝对/相对、长期/短期等各种投资目标。

  

在孙志远看来,FOF是公募基金投资能力和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的矛盾调解器。在成熟的资产配置体系下,结合长期以来对全市场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精准把握,力争有效地解决持有人在投资时点和基金产品选择上的痛点,为个人投资者,银行、保险、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好的创造符合自身的合理回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