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产业反哺第一产业,二三产业房屋拆迁补偿

  

  王兴国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应对农村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选择,也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抓住农村发展新机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统筹利用农村自然、生态、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产业环节和资源要素融合互动,不断增加生态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探讨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总结了当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考察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如下:3360   

  

  一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向农村一二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出了强烈信号。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改变目前主要供应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的状况,不断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要改变以往主要利用农产品功能的局面,不断开发农业的其他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态文化产品;必须改变以往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不断打破产业间壁垒,统筹利用农村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带动更多普通农民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积极利用农村现有的组织资源,利用农业产业化奠定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作用,带动农业生产向前发展,促进销售、物流、观光休闲等产业向后发展,突破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壁垒,实现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合理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农业领域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产业;第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利用农村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发展“六大产业”的经验,吸引和扶持各类农业企业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变农村为活力之地,变农业为老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种形式及制约因素。一是第一产业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后,通过农资超市对接、电子商务等方式销售农副产品。或者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积极发展采摘、观光、文化体验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与休闲产业的有机融合。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加工能力和销售渠道,通过土地流转自建生产基地或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将产业链延伸到农业生产领域,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三,是工商资本推动的。资本进入农业,工商业积极从事生产、加工、营销、金融、休闲农业等农业经济活动。凭借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由农业服务企业带动。农业服务企业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三农”的业务领域,创新农业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机制,设立农业服务中心,推动农业“一茬接一茬”,让农民分享更多农业增值收益,成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农产品加工业大而弱、农村资源环境透支严重、对农业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等制约因素。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顺势而为,做强做优补弱,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加工业规模化、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生产集中度,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设备制造业,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合力。第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理念,从农业生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第三,加大农业多功能开发力度。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多功能的经验,深入挖掘和统筹农村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促进农业与休闲、观光、体验、养生、教育的融合发展。第四,促进农村产业环节和资源要素的整合互动。培养和集聚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传统组织资源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更多进入农业,发挥县城和重点镇、中心村和特色村镇的主载体作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集聚和载体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