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基金买什么,2021年7月基金投资方向

  

  4月27日以来,a股出现明显反弹。截至5月26日,以大盘蓝筹股为代表的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5.52%,以中小盘股为代表的中证500指数累计上涨12.95%。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市场整体上涨空间有限,但结构性机会突出,尤其是中小创风格具备反弹的催化条件,或为未来投资主基调。   

  

  嗅觉灵敏的公募基金开始抛售。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中证芷玄500价值稳健策略ETF(简称:500价值ETF代码:159617)于5月23日开始募集,一款通过中证500指数优秀布局反弹的公募产品亮相。   

  

  生逢其时   

  

  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观察,近20年来,出现了两轮主导明显的中小市值行情,盈利和估值交替驱动行情持续。2008-2010年和2013-2015年两轮中小市值指数大幅跑赢大盘指数。   

  

  中小盘股票的这一轮市场主导始于2021年初。2021年2月以来,中小盘股走势与大盘股走势背离。自2021年6月以来,中小盘股票表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证500指数累计上涨15.97%;而上证50和沪深300则双双出现下跌,跌幅分别为11.82%和7.69%。2022年一季度,a股整体回调,中小盘指数回调幅度较大,阶段性跑输大盘。但从4月底开始,随着内外因素逐渐企稳,市场开始反弹。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2年4月27日至5月26日,短短19个交易日,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2.38%和5.52%,而中证500指数累计涨幅为12.95%。   

  

  “国家有稳增长的需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促进经济复苏,培育中小市场。此时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有利于中小企业去杠杆和估值,中小风格占优。"华夏基金就此表示,行业轮动带动大小板块的风格切换,中小板跑赢大盘的阶段,呈现出当时行业主导的独特行情。行业主导的经济转型是推动中小板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500价值ETF已经开始认购。作为跟踪中证智能精选500价值稳健策略指数的ETF新品,将给看好中小盘股票的投资者带来惊喜。   

  

  你选择最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证智选500价值稳健策略指数以中证500指数为样本空间,以质量、价值、波动性因素为选择样本,选择优质中小市值标的,选择100只成份股组成目标指数。与中证500指数相比,中证500价值稳健指数的样本选择方法更严谨,调整频率更高,成份股数量更少,避免了过度分散。可以说是优中选优,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行业覆盖来看,中证智选500价值稳健策略指数成份股覆盖了23个申万一级行业,权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18.80%)、交通运输(11.42%)和非银金融(8.16%)。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涵盖31个申万一级行业,权重前三的行业为医药生物(9.88%) 500价值稳健指数,因为在编制时对部分因素进行了行业中性处理,总体来说行业覆盖范围较广,行业分布相对均衡。但相比中证500,仍然存在明显的行业超低配置。   

  

  与中证500相比,中证芷玄500价值稳健策略指数具有五大优势:一是指数表现强劲,抗跌性强,中证500价值稳健指数长期表现较好,自基准日以来年化率为18.53%;第二,th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500价值ETF诞生于华夏基金,这是一家老牌基金公司,拥有足够强大的投研团队,在指数领域实力领先。早在2004年,华夏基金就推出了国内首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推动我国基金业公募发展进入ETF时代。   

  

  作为业内较早成立的独立量化投资团队(成立于2005年),华夏基金量化投资研究团队由20余名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国内外专业投资经理和专职研究员组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被动权益类产品管理规模已超过3080亿元。是中国唯一一家股票ETF连续17年行业排名第一的基金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连续6年(2015年-2021年)获得“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项的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获得了17个金基奖和金牛基金奖。   

  

  500价值ETF(代码:159617)拟任基金经理获奖。深耕指数研究11年,公募基金6年零203天管理经验。被田甜基金网评为五星级基金经理。公开资料显示,他于2010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曾任研发部高级产品经理、量化投资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11月至今,管理华夏上证主力消费ETF、MSCI中国a股国际ETF、创成ETF、科创50ETF等10余只基金产品。具有丰富的创新产品管理经验,截至今年一季度,管理的公募规模为555.11亿元(28只基金)。   

  

  (编辑张丽娜)   

  

  本文来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