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美元英语读音,0.5美分用英语怎么说

  

  有一种美食文学,不需要图片,不需要风味描述,不到一秒钟就能让人口齿生津。那是广东菜单。   

  

  随便翻开一家粤菜馆的菜单,足以让人从嘴角落泪:风味Bobbo、滑嫩香肠、流沙奶黄包、生煎乳鸽仔…   

  

     

  

  就连一碗普通的米粥,用广式写法,也被写成了很吸引人的“裸焰卷米粥”。   

  

  如果你去高档的粤菜馆,你会发现一些菜名。显然,你知道每一个单词,但你只是不知道它的意思。你只是觉得很美好,很贪婪。比如李云子,雪花鸡片,发夹蛙腿,鸡枞燕.   

  

     

  

  我们研究了上百份粤菜菜单后发现,粤菜的命名是如此的广泛而深刻,不仅每一个字都击中了广东人的饮食偏好,而且从中也能看出粤菜的核心和逻辑。   

  

  可以说,看了粤菜菜单,就能掌握广东餐饮业的财富密码。   

  

  对鲜度的极致追求   

  

  化身菜单上的花样表达   

  

  广东人对“”的痴迷在菜单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你会发现所有的粤菜都尽量在食材前面加上前缀“”来命名。普通的香菇、鱿鱼、虾,新鲜的话,立马觉得馋:鲜香菇炒牛肉、鲜鱿鱼炒酱油、鲜虾馄饨.   

  

     

  

  另一种新鲜的普遍表达是“活”“生”,如活烤牡蛎,煮活虾,生油炸乳鸽等。都是用来表达食材处于巅峰,死在厨子手里。   

  

     

  

  还有一道菜,几乎99%的粤菜馆都可以看到,那就是生炒时蔬.美就美在,除了用“生”来表达新鲜,“时令”这个词还直击老广时不时不吃的坚持。   

  

     

  

  比较先进的命名法是变着花样强调食材的生猛状态,的,如游水的牛皮、现钓野生的鳜鱼等。“走地鸡”这个词可以让任何一个又老又大的眼睛发亮。   

  

     

  

  地上走鸡不仅是一种养殖手段,也暗示着鸡在宰杀前还是活的,保证了肉质和新鲜度。   

  

  前一秒还活蹦乱跳的新鲜食材,下一秒就端上了桌子,精准地踩在了老广的需求点上。   

  

  菜单用“鲜”助攻命名如此频繁,可见老广人对新鲜的敏感。   

  

  在广东菜单前   

  

  连动词也显得很好吃   

  

  在广东菜单中,最重要的是动词。   

  

  有时候,仅仅一句话就能准确传达烹饪技术的匠心。   

  

  比如“手剁”肉饼和“手挞”鲥鱼饼,这两个动词强调的是对不同食材的处理差异:肉饼的猪肉和猪油需要保留一些筋和颗粒,口感层次会更丰富,用机器研磨可以得到灵魂;但鲥鱼质地较软,需要用手反复提起拍打,粤语称之为“挞”。   

  

     

  

  在这些精确的动词面前,手工制作柠檬茶太宽泛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外国朋友熟悉的波波锅。光是说一个“啵啵”字,人们就有一幅食材在锅里噼啪作响的画面。   

语读音,0.5美分用英语怎么说8.jpg">

  


  

还有生滚粥、布拉肠、姜撞奶、叉烧滑蛋(一种滑炒技法)……这些粤菜独有的动词,既指代技法,也生动得能直接把人看馋!

  

  


  

粤菜的菜名里,除了强调手作技法,还会进一步引申到对传统的坚持。

  


  

例如古法盐焗鸡、秘制叉烧、怀旧浮皮羹、传统手工伊面等,暗示背后对传统手艺的考究——这可不是随便用半成品制作的菜品,暗暗为菜式提升了深度。

  

  


  

广东人的深厚文学功底

  

全用在修饰菜单上了

  


  

很多粤菜馆的菜单看似平实,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修饰手法实在太丰富了。

  


  

他们特别擅长浓缩色香味,用通感勾起食欲,把一道平凡的菜变得让人一看就馋。

  


  

最常见的,就是从颜色、口感、风味角度修饰。

  


  

几乎所有煎炸物,都会跟“金色”捆绑:例如金沙包(流沙包)、金丝春卷(炸春卷),金沙小瓜(咸蛋黄小瓜),黄金焗吊片(炸蒜粒焗鱿鱼)……而绿色的食材,则会被称为“翡翠”,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在口感和香气上修饰的例子,就更多了:濑尿牛肉丸(爆浆牛肉丸)、爽滑肠粉、骨香鲈鱼、酥脆春卷……甚至还有一道老菜叫威化云吞虾,用“威化饼”比喻炸云吞皮那种酥化的状态,微妙至极。

  

  

图源:电影《食神》

  


  

广东菜单的这些巧思,曾经苦了很多翻译,因为不懂背后意义直译,出现把翡翠羹译为“Jade Soup”,油炸鬼(油条)译为“Deep-fry Ghost”、撒尿牛肉丸译为“Peeing Beef Ball”的尴尬。

  

  


  

如果一道菜本身选材普通,风味平平,实在没什么含金量高的词汇融入,那么广东人依然有办法从意象、功效、情怀等角度修饰一番。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周星驰在《食神》里做的黯然销魂饭,其实不过是一份叉烧煎蛋碟头饭。事实上,这种夸张修辞在现实中并不多见,老广的取名思路,比电影精彩多了。

  

  

图源:电影《食神》

  


  

诸如“妈子靓汤”这样的菜名,透露出几分家的味道,情怀满满。

  

  

妈子在粤语里就是“老妈”的意思。

  


  

除了擅长打情怀牌,广东人还是食材取名鬼才。

  


  

嫌苦瓜不好听,干脆改成凉瓜,化风味缺点为讨喜功效(凉=下火),还有用胜瓜代替丝瓜(“丝”在粤语里谐音“输”)、用牛欢喜代替母牛的生殖器、用春字替代卵(鸡春、鱼春)。

  


  

最好笑的是拗颈鱼(翘嘴鲌),因为名字在粤语里带有吵架的意思,且长相看着太倔,脾气不好,广东人就取名为和顺鱼(就是让鱼顺顺气)……

  

  

这就是和顺,看起来就是脾气很差的鱼。

  


  

总之,许多日常食材大家都熟悉,但一写进广东菜单,外地人就整不会了。

  


  

因为广东人喜欢讨好彩头,把菜名与寓意结合在一起,以至于诞生了一类神奇的“意头菜”,堪称菜单界的通假。

  


  

有一道老菜,在食材中会用到生菜与蚬蚧酱,被取名为生财显贵,因为“生菜”通“生财”、“蚬蚧“通“显贵”(粤语中显贵与蚬蚧读音相近)。

  

  


  

意头菜的高发地在宴席和节庆上,五福临门(五种开胃前菜组合的拼盘)、大吉大利(白切鸡)、和气生财(蒜蓉生菜)、年年有余(鱼馔)、发财就手(发菜猪手)、发财好市(发菜蚝豉)、步步高升(年糕、萝卜糕)、财源滚滚(煎堆)、黄金万两(炸馒头)、百年好合(西芹百合虾仁)……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意头菜的起源

  

从讨彩吉利到梦幻意境

  


  

如果深扒一下意头菜的起源,就会发现广东人历来对菜单十分重视。

  


  

将时间线往回拔,在旧时,几乎每个酒家,都会设有一位师爷(可理解为旧时官员的私人秘书,此处特指酒家的营业部主任,常要负责写菜单的文人),现场直接挥毫写出喜筵寿席的菜单,多是四字、五字、七字的组成,并且引经据典,包含喜庆吉祥的含义。

  


  

意头菜还要有专用的字体,名为“龙头豹身猪仔尾”,讲究得很。以下这份菜单,你能看懂多少?

  

  

师爷亲自用毛笔写的意头菜单,广东省博物馆藏。

  


  

再往后发展,清末民初时期,粤菜的菜名更重视意境传达,命名逻辑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拟物、比喻与谐音。

  


  

现在流行的谐音梗,其实早就被广东人玩腻了,比如包罗万象(鲍鱼、响螺和鸡脚),食材和菜名的关系,全靠想象力填充。

  

  


  

将食材拟物化的形容,代表有金钱蟹盒,就是用两片圆形的猪肥膘包裹蟹肉等馅料,炸成金色,形似铜钱。

  


  

老菜名里的比喻也很妙:将田鸡腿去骨,轻轻一绕,绑在只取最鲜嫩一段的芥兰上炒熟,名为玉簪田鸡腿。玉簪,就是对那截芥兰的精巧形容。

  


  

还有一道老菜叫“乌龙吐珠”,猜得到是什么吗?乌龙指的是海参,这道菜是海参酿虾胶。

  

  


  

还有美感十足的形容,一道雪花鸡片,所谓雪花,就是处理得洁白如雪的螺片;有一道老菜叫仙鹤神针,是指以鸽肉上汤扣煮的鱼翅,如今早已式微。

  

  

雪花鸡片

  


  

在岭南的古宴席中,还有红云宴。红云指的就是荔枝,描述了荔枝在应季时节,一串串一束束悬于枝头,状如红云的情形。

  


  

如今读起来,这些形容依然有种克制的文雅。

  


  

关于广东菜单更有趣地发现:

  

越是高端的菜馆,菜名越是简洁

  


  

《食物语言学》书里有一个研究发现:少见而冗长的高格调单词,在高价餐厅的出现频率更高。菜品描述中,单词的平均长度每增加1个字母,这道菜的价格就会上升18美分!

  


  

我们分析了数百份广东粤菜馆的菜单,发现这个情况却恰恰相反:越是高端的粤菜馆,菜单越是简洁,收敛锋芒。

  


  

香港龙景轩(全国唯一连续14年拿下米其林三星的中菜馆)的菜单上有一道烧卖。知名食评人谢嫣薇评价,从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烧卖,猪肉的甜味深又干净、手剁的口感一流,一点点的火腿蓉咸香吊起更多鲜味,滋味无穷。

  

  


  

细问主厨用的是什么猪肉,才淡淡道出用的是昂贵的日本猪肉,而这道菜,在菜单上仅仅是写着“腿蓉蒸烧卖”。

  


  

澳门永利宫(米其林一星,亚洲50最佳餐厅)的菜单同样极简,沙姜烧鹧鸪、本湾海上鲜,都是简单的主谓短语,但是直到上菜时才会发现,本湾海上鲜用的是巨型规格的左口鱼,是市场难得的尖货。

  

  

  

足有手臂长的左口鱼

  


  

而广州高端粤菜代表广御轩(米其林一星,黑珍珠一钻),有一道招牌菜用的是牛双弦,这是牛胃中最厚实的部分,同时在下水市场中十分稀少(能拿到的餐厅足见实力)。

  


  

广御轩的处理只取中心最爽嫩的部分,不经任何味料焯煮即吃。这道费力费时的菜式一日只有两份可售,但在菜单上从不提限量、稀少等性质词,仅仅是写着白灼牛双弦

  

  


  

相较于一些高档西餐厅或日料店,高端粤菜食府,一般不太会通过食材来源、等级来强调贵价之处,只会抛出一个个貌似平凡的菜名,如鹧鸪粥、太史蛇羹等,展现淡淡的凡尔赛。

  


  

而平价粤菜馆,往往会把平凡料理用高端的词汇包装,立刻体面了许多。

  


  

一道酱油炒面,命名为豉油皇炒面;多种普通食材杂炒一锅,就叫特色小炒皇;一道普通的烩素菜,改名为一品斋……是不是瞬间贵气了?

  


  

* * *

  


  

粤菜命名的博大精深,还有很多体现。

  


  

仅是白饭的表达,就因为个数与复数而各有叫法:要一碗白饭,可以叫“给一个靓仔”(因为一碗白饭总会被装成圆顶,看着白净靓仔),而如果需要在座的人各有一碗白饭,就会被称为“人头饭”。

  

  


  

在茶餐厅常见的鸳鸯,指的是奶茶拼咖啡,事实上,鸳鸯在老广的菜单还可以指代许多双拼的讲法,吃肠粉时,点一份鸳鸯肠,可能是猪肉拼牛肉,鸳鸯粥、鸳鸯煲仔饭也是同理。

  

  


  

如果具体展开,也许够写无数篇论文。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比起如今一些餐厅注重氛围感的命名,广东菜单的取名思路,更忠于一道菜背后的选材、技法与口味。

  


  

从对食材鲜活的强调,到口感的花样表达,再到以精确的动词描述技法,字字击中广东人的饮食偏好,从中也能看出粤菜的逻辑与文化。

  

  


  

正如《食物语言学》所说,“我们如今使用的有关食物的词也是一种编码,我们可以解码,来更好地理解当下”。

  


  

广东人的菜单里,就隐含着无数地缘文化与饮食特点的线索。下次去餐厅,不妨认真端详菜单,细品老广对质与味的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