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币是什么,布币有几种

  

  到了战国时期,继魏汉地区诞生了桥脚平头布和锐角平头布之后,赵也又诞生了尖头平头布,并在尖头布的基础上相继衍生出圆脚布、三孔布、圆脚布、方脚布。   

  

  一 尖足布尖头布由耸尖头布演变而来,是战国时期黄河以北赵迪的铜币,部分地区延续至战国晚期。主要表现为肩、脚尖、平胯(少数为类似弧形胯的平胯),周身有轮廓,前头部有两条竖线,腹部中间有一条竖线,两侧有钱文;背上有一条竖线,腹部有两条竖线,两条线之间算字符。从造型上看,大尖头脚布的肩部更明显,更接近于耸肩尖头脚布,而小尖头脚布的肩部更明显。有的不明显,或者选角期较晚。从遗存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大尖足布明显少于小尖足布。这些迹象告诉我们,大尖头脚布是早期铸造的,而小尖头脚布是经过很长时间铸造的。到后期使用尖头脚布,都是小尖头脚布。因此,小尖脚布不仅种类多、遗存数量多,而且在造型上也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后期小脚布的形状会更接近圆脚状或方脚布。   

  

  1.尖脚布的民族文字都是地名,有50多种,背面还有很多计数字。根据考证和相关出土资料,它们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东麓和西麓,即现在的山西,以及河北和河南北部。这些地区在战国时期主要属于赵国,所以尖足布应该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铸币。   

  

  2.尖头脚布的铸造周期是尖头脚布铸造线的上限。三间坟晋是公元前453年,赵是其中的首领,公元前403年。据《史记赵世家》年的记载,中牟(今河南鹤壁)是赵元年至赵元年(公元前423-386年)赵的都城。如果尖头布的第一次铸造时间是在这个时期,或者更早,那么尖头布中应该有“中牟”布。但事实上,我们至今没有发现中牟尖头布的存在,所以尖头布的最初铸造时期应该晚于公元前386年。还有,《史记赵世家》:尊侯元年,吴公子在朝内闹得沸沸扬扬,但他也没忍住,出师魏,“赵国都城邯郸”。今天的“甘丹”(即邯郸,今河北邯郸)大尖头脚布(图一)应该是在迁都邯郸之后铸造的,也就是说尖头脚布第一次铸造年代的上限是公元前386年。   

  

     

  

  也可以知道,尖脚布的初铸时间应该比桥脚布稍晚。另外,“甘丹”只有大布,没有小布。这是因为公元前378年以后,邯郸改为铸造直刀,而不是布币。所以可以推定尖头脚布是先用大布再用小布铸造的。脚布铸造的下限应该是战国末期。虽然方尺布和其他形式的货币在战国末期已经在赵国南部地区铸造,但是小尺布一直在赵国北部地区铸造,直到战国末期。近年来出土的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战国晚期小尖头足布与圆足样、方足样一起问世,出土地点主要在今天山西太原、吕梁以北一带。   

  

  3.尖头布分级系统。尖头脚布分大、小两种:大布长80 mm,宽40mm,重10g布长50,宽约28mm,重约6g。大尖脚布相当于一块厚布,小尖脚布相当于半块厚布。分析如下:   

  

  尖脚布仅用大布。只有少数分布在甘肃、宁夏和翼城。甘丹是唯一   

  

  (2)有大的和小的钉状织物铸造。有八种:冀(今山西离石,图二)、晋阳(今山西太原)、漾濞(今河北唐县东北)、尹达(今山西霍县)、虞姬(今山西榆次)、斜山(待考)、紫石(今山西汾阳)、福连。这种小布几乎都是在地名后面铸一个“半”字表示是大布的一半,而且要和大布同时铸。   

  

     

  

  (3)只看到尖尖的小脚布。这种小布的刻字只铸地名,地名后面一般不铸“半”字。可以看出他们的选角期比较晚。这时候大尖脚布就不再投了,大布折值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这种布有40多种,地名有中阳(今山西中阳)(图三)、杨怡(今山西太谷)、文阳(今山西文水)、平库(今山西文水)、寿阴(今山西寿阳)、中都(今山西平遥)、西毒(今山西孝义)、平洲(今山西孝义)。忻城(今山西朔县)、霍仁(今山西)、离石(今山西离石)、大千(今山西太谷)、禹(今山西阳曲)、日(今涅槃、今山西武乡)、武平(今河北文安)、武安(今河北武安)、和   

  

     

  

  综上,可以得到以下认识:第一阶段,尖足布铸造之初,只有大布,没有小布铸造,邯郸大布就是一例。开始铸造的尖脚布是不对等的,应该是空头布币制的延续。第二   

阶段,兼有一釿、半釿两等币制。这应是受桥足布两等制的影响,而且应该是桥足布废除二釿布以后的事情②。第三阶段, 废弃大布只铸小布。其时或应和方足布废弃大布只铸小布的时间大致相当, 或者稍微晚一些, 所以应是战国晚期的事情 (参见后文读先秦布币之五 《 三晋两周的方足布》)。尖足布币制变化的三个阶段, 也体现了逐步减重的发展过程。尖足布一般不在币面注明 “釿” 或者 “半釿” 的字样。在第二阶段, 有一釿、半釿两等币制的时候,也只在小布的钱铭后添铸一个 “半” 字。到第三阶段, 只铸行半釿小布时,也就只铸地名,不再铸有 “半” 字。但有一个特例, 即:“北兹釿” 布 (图 4) 的布面添铸了一个 “釿” 字, 所见 “北兹釿” 布都是小 布, 相当于半釿布,币面铸的却是 “釿”, 而不是 “半钅斤”。这说明它铸行的时间, 布币已经不再分等, 大布 (包括二釿布和一釿布)已经退出流通,所以也就没有了所谓的 “半釿” 之说。

  

  

  

二 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

  

  

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都是战国晚期赵的铸币。它们和小尖足布非常相像,包括钱体的厚薄重量,制作和纹饰,尤其是它们都具有小尖足布的标志性制作特征:正面首部有两条竖线,腹部中间有一条竖线;背面首部有一条竖线,腹部有两条竖线。从整体而言,它们应该属于尖足布系列,是尖足布大家庭中的成员。但是它们的肩和足又不如尖足布那么锐利,有介于尖足布和圆足布、尖足布和方足布之间的一些理念,所以它们是在尖足布的基础上,接受了圆足布、或者是方足布的某些影响,在战国晚期,由小尖足布派生出来的两种货币形制。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均为小布,未见大布。一般通长 50、 面宽 27mm 左右, 重 5g 左右。这和尖足布铸行后期的情况相符合, 就整体而言, 它们还比尖足小布略为轻小。这样的 变化符合战国晚期铸币减重的规律。目前发现类圆足布的钱文地名有:晋阳 (图 5)、 阳匕、 大阴、 兹、 兹氏、 平匋、 于等 10 种左右, 这些地名在小尖足布中都可以找到。

  

  

类方足布的钱文地名约有10 余种, 即:大阴 (图 6.1)、 寽邑、 兹氏 (图 6.2)、 榆即 (次)、 平匋、 膚虒、 鲜虞、 成襄、 武安、 余 (涂) 水等, 其中除个别地名外, 多数地名也都可以在小尖足布中找到。

  

  

  

据唐晋源先生介 绍, 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的出土地点多在山西太原以北的原平、 代县一带, 并多和晚期的尖足小布同出, 却未见到与圆足布、 方足布同出的记录, 由此可见, 它们晚期的尖足小布曾经一起铸行。就目前所见资料, 在河北邯郸、 武安、 邢台地区出土的尖足小布都是早期尖足布, 布身的两肩高耸, 却找不到晚期尖足小布、 类方足布和类圆足布的踪迹。其原因是, 战国中期以后, 这一地区改铸刀币, 尖足布退出了流通领域。方足布诞生以后, 主要是从太行山西麓北上, 但影响到晋北地区的时间已经比较晚, 这也说明类方足布的始铸时期应该在小 方足布流行到晋中以后, 是战国晚期赵国最后铸行的布币之一, 一直沿用到战国末。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类圆足布是尖足布和圆足布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类方足布是尖足布和方足布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其实, 圆足布与方足布都诞生于战国中期。圆足布分有 “两” 和 “十二铢” 大、 小两等, 即相当于一釿布和半釿布大、 小两等的币制, 明显是战国中期的货币制度, 和类圆足布的币制完全相悖。方足布则始铸于战国中期的魏地, 开始也分有大、 小两等, 所以类方足布和方足布之间更不可能存在所谓的传承关系, 相反是因为方足布的铸行区域逐渐从魏、 韩地区北上, 对晚期尖足布的形制有了影响, 才产生 了类方足的器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