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民盈利比例图,全面注册制后股市散户开户门槛

  

  来源:证券日报   

  

  新年第一周,a股市场投资者的“购买力”爆发了!   

  

  1月4日至1月8日,a股市场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延续了2021年初以来的“万亿引力”。其中,互联互通北向基金的态度变化尤为受关注。1月8日,北向资金一改前几个交易日的多空头寸,全天实现净买入206.15亿元,为历史第二大单日净买入额。   

  

  笔者认为,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和上市公司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速度加快,投融资两端不断优化,万亿成交额对应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万亿的成交额并不意味着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平衡,而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其背后的重要逻辑在于注册制的渐进式改革。   

  

  “三步走”注册制改革已经完成了在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实施的“前两步”,即将迎来关键一步。从2020年的情况来看,注册制扩容大概率加速IPO,这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同时,退市方的优胜劣汰也会愈演愈烈。   

  

  理论上,监管层推动的中长期资金可以自我调节投融资平衡。但无论是存量资金还是增量资金,显然都想为优质上市公司“谋得一席之地”。虽然优质公司的榜单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其判断逻辑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基金与优质公司“抱团”在一定意义上是必然的。当然,这种“抱团”应该是市场化的,是根据投资理念筛选后的“巧合”,而不应该是刻意的“抱团取暖”。   

  

  随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标的有望“抱团”,从而规避机构股过度集中带来的市场风险。   

  

  其次,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正在向机构化演进,万亿交易资金的幕后“操盘手”结构将逐步优化。   

  

  根据去年9月发布的券商研究,2020年上半年,居民直接通过买股票和间接通过买基金入市的规模分别为3400亿元和4877亿元。业内将其解读为a股市场向机构化迈出的一小步。这得到了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的支持,数据显示,2020年股票投资方向基金发行671只,募集规模16451.44亿元,募集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2021年第一周的基金发行延续了去年的火爆――首轮17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有11只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其中有多达8只基金在一天内售罄。   

  

  虽然2020年散户开户数增长较快,但由于a股市场的话语权是由股票加权数和资金规模决定的,而不是由投资者数量决定的,因此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的趋势还是非常确定的。   

  

  第三,a股市场整体投资策略将更为基本面,机构基于风险防控而设定的“投资禁区”可能与常态化、多元化退市产生共振。   

  

  随着投资者结构“机构化”趋势的加强和海外投资者的增加,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将越来越“基本面”。一方面,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对高风险公司有明确的“投资禁区”。类似于投资形成的风向标,“弃投”也会慢慢发挥市场风向标的作用,从而引导宝贵的流动性流向相对优质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规范化和多元化的退市制度将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无论日交易规模万亿能否成为2021年a股市场的“新常态”,其背后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逻辑的变化“已经发生”。与新投资者的结构和理念共舞——这可能是2021年最确定的投资制胜法则。(张欣)   

  

  [纠错][责任编辑3360陈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