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网络用语意思,恶魔网络用语

  

     

  

  都说养娃一百岁,现在九十九了!   

  

  就拿我的两个“好奇宝宝”来说吧,简直让我心碎。两兄妹,一个11岁,一个7岁。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大到吵着要滑索!   

  

  当他们嗖的一声从钢索上滑下来的时候――恰好钢索在树上,而树又长在山上,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阿尔卑斯山的滑索在哪?明明是老母亲心跳停止的场景!   

  

  这个还不能展示。   

  

  因为我很久以前就决定,与其让他们笨手笨脚,跌跌撞撞,不如让我慢慢教他们如何安全地面对风险。   

  

  以这次冒险为例。为了降低安全风险,我甚至花了几天时间研究不同的滑行设施,反复琢磨探索,纠结选择哪种体验方式。   

  

  孩子生来就是“冒险王”   

  

  谁不希望孩子听话调皮呢?我为此做了很多努力,试图用各种规章制度把他们绑在所谓的“安全线”上。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显然,他们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玩具”。他们与生俱来的探索本能让他们渴望尝试“未知领域”。   

  

  因为儿童大脑中负责决策的关键部位——前额叶皮层并未发育完全,其抑制功能和执行功能往往不如成人完善,从而导致冲动冒险和思想逾越。   

  

  可以说,这种天生的生理限制,让孩子成为天生的“冲动冒险家”。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发现,儿童早期的心理发展会有各种敏感期。这些敏感期会促使孩子以一种独特的强度接触外界,这种接触特别具有冒险性。他们什么都想摸,想试,大一点的孩子会故意做一些危险的动作。我们的父母只是害怕,时刻警惕!   

  

  然而,伴随冒险而来的不仅仅是危险,还有机遇!在热衷于“冒险”的敏感期,孩子对一切事物总是充满热情和活力,可以轻松地学到很多东西,获得终身技能,如敏锐的观察力、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谁说冲动是魔鬼?   

  

  我家两个孩子的“咄咄逼人”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心惊肉跳,还有一些惊喜。   

  

     

  

  我会永远记得,当他们成功滑下绳索的时候,那种骄傲和激动洋溢在他们稚嫩的脸上,动人而闪耀,甚至感染导游一次次给他们拍照。即使以后我们去了很多其他地方,玩了其他游戏,回忆起来最津津乐道、最激动的还是这次滑索经历。   

  

  另一个是在经历中,两个孩子都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   

  

  他们变得非常健谈,愿意与朋友、兄弟姐妹分享他们的经历,津津有味地谈论他们的滑索经历,争先恐后地用新学到的词汇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更加勇敢,积极面对以前害怕的东西,积极挑战新游戏新征程。他们也觉得以后会有更多美好刺激的经历,所以对自己成长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这些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有些疑惑:难道只有一次冒险就能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波士顿学院的研究教授解决了我的疑惑。他建议,当孩子经历过刺激和冒险后,可以学习如何应对恐惧,如何控制更多类似的情况。其他专家也认为,儿童的冒险可以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并帮助他们培养承担风险的能力。   

  

  是时候展现妈妈的真正作用了!   

  

  了解到这一点,我开始重新审视儿童冒险,发现在这些挑战中有更多的可能性。其实孩子不是没有意识到危险,也不是完全聋了。关键在于引导。   

  

  首先你要观察孩子,分析他在做什么。他是真的在盲目冒险,还是只是站在舒适区边缘试探?   

  

     

  

  和我女儿一样,她也有点恐高,但是她还是坚持玩滑索,看看自己能不能克服恐惧。我尊重她的选择。但如果我女儿想从楼梯和窗户“跳高”,我肯定会立刻阻止她。   

  

  其次,可以多和孩子交流。与其彻底扼杀孩子的冲动,不如倾听他们的计划和目标。   

  

  比如我家两个孩子对滑索不满意。他们想爬上小区的树,去更高的地方看风景。然后我可以为他们准备护膝和头盔,安排攀岩技能学习,或者教他们如何利用好梯子,以安全的方式实现他们的“冒险”。   

  

  最后,我觉得家长一定要意识到你认为的危险孩子面临的真正危险。   

  

  心理学家吉姆泰勒博士曾经说过,父母经常把他们的恐惧传递给他们的孩子,因为他们害怕孩子会受到伤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他们害怕我们害怕的东西,也让他们错过拓宽自己的极限。   

  

  说实话,给孩子预定了滑索体验后,我做噩梦,反复问自己是不是做错了。理智的告诉我,我做了足够的准备和调查,一切都没问题;感情暴露了我内心的不安。而且我前面也提到了,小女儿有点恐高,真的让我很困扰,很害怕。   

  

  然而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等待,默默的屏住呼吸。   

直到孩子安全落地才终于松一口气。在那一刻,我鼻头一酸,既为两个孩子出色的表现而骄傲,也为自己的冷静和明智而自豪。我对自己的“妈妈”角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或许我不只是一个say no的安全员,也可以是保护孩子前进的助推手。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只有冰墩墩才可爱?那是你没见到滑雪的人类幼崽!

  

鸡娃输给放羊?成长早期,给娃这项自由真的太重要!

  

降服熊孩子也有“CP大法”,觉醒父母都在有意识育儿!

  

幼崽emo了,我该怎么办?

  

作者/Lindsey Getz

  

编辑/S.S

  

视觉/ 朵妈小云

  

《父母世界》Parents有偿使用Gruner+Jahr AG & Co. KG的“Eltern”和Meredith Corporation的“Parents”杂志提供的部分图文资料。图片合作:Veer图库、千图网、千库网、摄图网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