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收益和涨幅,基金日涨幅和收益

  

     

  

  近两年资本市场火热,基金投资因为给大众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认为,我国居民资产的配置习惯正在走向拐点。未来,金融资产在居民资产中的配置比例将逐步提高,基金会将成为公众重要的投资品种。与此同时,尽管该基金大大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投资门槛,但行业内的种种乱象以及基民缺乏基金投资的相关知识,可能会让基金投资的回报大打折扣,投资的门槛从来都不低,就算是基金投资,也有很多细节需要了解。   

  

  吸引眼球的“收益率”   

  

  各大app和基金宣传资料中往往会出现两个关键词:“阶段收益排名”和“年化收益率”。   

  

  很多开放基金投资的app,基本都是用两个数据来吸引投资人。   

  

  例如:最近一年的涨幅或最近三个月的涨幅:   

  

     

  

  或者:过去XX年累计涨幅XX%,跑赢指数XX%。   

  

  二是基金经理任职期间的年化收益率。   

  

     

  

  其实,这两种展现方法都有很大问题。   

  

  亮眼收益率背后的代价与风险   

  

  先说一个可以用过往数据证明的事实:几乎没有一个基金经理每年都能猜中最热门的板块。.   

  

  再说一个很基本的常识:真正做到行业分散配置的基金经理,由于同一个板块里持仓比重有限,所以组合整体收益率肯定比不上里面涨幅最好的板块。.   

  

  根据常识2,可以得出结论,能够获得短期收益冠军的基金的配置板块和行业概率非常集中。再看刚刚排名第一的广发领先价值:   

  

     

  

  股票都是煤炭,有点颜色。面对最近的中澳不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这只基金的净值飙升。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结合以上常识1,如果根据这个短期净值涨幅买进去,一旦煤炭板块热度退潮,由于其配置行业过于集中,很可能净值会快速回撤。应该不会指望这个基金经理继续押注下一个行业,历史已经证明这是高难度行为。.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去年非常受欢迎的和蔡经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张坤的投资风格,我们可以发现他一直在白酒上花费巨大。   

  

     

  

  白酒板块很厉害的时候,他的净值表现会很强劲。去年年底,当坤坤大火在一旦消费行业熄火,还期望他的收益年年大幅跑赢大盘,恐怕就不现实了。,爆发时,它成了一个网红。许多人购买了张坤的基金。结果,当消费部门多年后陷入停滞时,其资金净值大幅缩水。就是这个原因。   

  

  根据美国的经验,消费行业是长期回报高的板块之一,但注意这是“长期”。可口可乐也尝试了8年的业绩高增长,但是股价没有平白动,估值过高。   

  

  根据基金近一年的涨幅来展现,唯一的好处就是刺激基民的投资欲望,但却没有多少人会和基民讲述这个方法的重大缺陷,不得不说这是行业乱象之一。   

  

  好看的年化收益率,是能力还是运气?   

  

  二是年化收益率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方法:资金年化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本金)/(投资天数/365)100%。   

  

  现在很多对基金经理能力的描述中有一句话:任职期间年化收益率超过。   

过20%。为什么是20%?因为这是一个顶尖高手的水平。但这个宣传内容有什么问题呢?

  


  

我和大家说个可怕的数据大家感受一下:目前在中国资管年限3年以上,年化回报率超过20%的基金经理有多少位呢?

  


  

大概140个。

  


  

但是,年化回报率超过20%的基金经理,在世界上又是什么水平呢?巴菲特投资N年,年化20%左右,戴维斯家族40多年,年化23%,彼得林奇13年,年化29%,西蒙斯21年,年化30%+,乔治索罗斯约30年,年化约30%,这些都是响当当的投资大师了。但是,这样的大师现在在中国竟然有140个。

  


  

而同样的搜索条件,在2018年最低点的时候是多少个呢?不足10个。

  


  

有句名言:风来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

  


  

让我们打开几个基金经理的回报指数,看看发生了什么:

  


  

  


  

  


  

  


  

从这三位经理的指数历史表现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2019年以前其回报率和沪深300指数几乎一样,没有任何超额收益,但在2019年以后都跑了出来。

  


  

所谓的年化收益率20%,只不过刚好是2019年、2020年行情太好。所谓的跑赢大盘,很多只是在2019年以后出现的现象而已。

  


  

谁又能知道,年化20%收益率的经理里面,有多少是靠一阵风飞起来的呢?

  


  

巴菲特曾经说过,要取得年化收益率20%是很难的。这是实话,美国的GDP也才几个点,加上一点通胀,长期投资要取得年化20%的收益率,必须得长期持有那个国家增速最高的企业才行,但经济有周期,产业有变迁,成为领头羊的企业有可能过5年就换了一批。昨日的苏宁,今日的阿里,以前的诺基亚,今天的苹果,企业的兴衰,难道我们还见得少吗?

  


  

警惕未来大量的基金“褪去光环”

  


  

基本可以判断:目前市场上多达140位左右的年化20%的基金经理,未来恐怕会有一大批会露出原型。这可能暗示着:未来会有大量的基金回报趋于平庸,甚至会回撤。

  


  

有没有办法呢?也有。第一,尽量选一些从业年限比较久的,其次,找一些在各个时期都能不断累积其对大盘的超额收益的经理,他们能继续取得优秀业绩的概率会大得多。

  


  

如果我们把从业年限要求放到10年以上,能取得年化20%收益的,仅有朱少醒、傅鹏博两人。

  


  

  


  

如果把从业年限放宽到到5年以上,那么人选一下子又多出很多。真正牛的基金经理,可能就在里面,其他从业年限连5年都不够的经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证明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