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散货运输损耗标准,大宗散货运输概念

  

  据西班牙网站《经济学家报》报道,最近几周,有两个数据为全球供应链的改善带来了希望。一是运费已经开始下降,尤其是在中国的港口。另一个是港口附近船舶拥挤度的下降。   

  

  供应危机的根源在于疫情。新冠肺炎切断了全球价值链,其主要生产中心停滞不前。经济重新开放后,世界需求集中在几个月内,导致贸易路线的崩溃。在这场危机中,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运输的瓶颈,尤其是港口,这是因为需求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第二部分是中国,或者亚洲。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世界工厂是第一个停滞的地区,现在面临新的爆发,加剧了供应的稀缺。   

  

  如果说在疫情之前,6%的过境船只必须在其航线上的某个点停下来,那么现在这一拥挤比例已经上升到13%以上,这意味着在货船进入港口之前要等待数周。10月份以后,集装箱拥堵比例下降到11%。“虽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排队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这些数据给了我们希望。至少在供应瓶颈的这一部分,我们已经摆脱了最坏的情况,”德国经济学家萨洛蒙菲德勒说。   

  

  海运贸易压力减轻的说法也得到运费价格变化的支持。经过年初以来的上涨,大部分航线在过去的3个月里似乎都达到了上限。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显示,自10月7日最后一个相对最大值以来,已经下跌了49.81%,这也支持了上述说法。   

  

  这是自今年年初中国部分港口关闭后,海运给出的首个正面数据。但马士基航运警告称,情况远未好转。然而,大多数企业和专家不再认为圣诞节期间某些产品会供不应求。“一旦圣诞节前的需求热潮结束,港口的困境可能会得到改善,这表明供应限制将在2022年逐步解决,”Fidler指出。“在欧洲暂时放缓之后,这将使经济增长在今年晚些时候再次回升。”   

  

  观察到的希望萌芽是全球性的,但仍有一些地区前景暗淡。大约有160艘船滞留在洛杉矶港,这里是亚洲商品进入美国的主要门户。一些船只运载多达50万吨的产品,从消费品到工厂投入。在加州,大风大浪的风暴季节已经开始,这可能会导致船只在公海上争夺空间的事故。   

  

  恶劣的天气条件是海上运输中货物损失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去年约有3000个集装箱丢失,是正常丢失量的两倍多。2021年前几个月,这个数字接近1000。   

  

  改善贸易流动已成为复苏的一个关键问题。今年第三季度,供应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最大,能源价格飙升和大多数国家通货膨胀加剧了这一危机。(编译/韩朝)   

  

  来源:参考消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