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净值一直没动静,90天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

  

  长期以来,由于预期收益理财产品的存在,投资者普遍对银行理财产品有“只换不保”的印象。2018年以来,以资管新规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监管文件的实施,开启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2.0时代。“破刚兑网”是资管2.0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7月16日,银行业金融登记托管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显示,2019年净值型产品共募集50.96万亿元,同比增长67.49%。2019年末,净值型产品余额10.13万亿元,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23.4万亿元,净值型产品占比43.29%。   

  

  近期,受债券收益率上行等因素影响,部分公允价值估值、定期开放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引起市场关注。   

  

  工行财富管理研究部主管赵白功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投资管理新规实施两年多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取得了积极进展。未来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净值化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最主要的产品形态,产品净值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波动会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常态”,从而真实客观地反映投资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在赵白功看来,对于银行理财来说,产品净值其实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新规将“卖方负责,买方负责”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作为资管行业破局新交所的重要前提。买者自负首先是卖方有责。净值化背景下,银行理财要把保护投资者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以更加专业化的投研实力、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和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全力提高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稳定性。   

  

     

  

  赵白功建议,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逐步改变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全面、理性、客观地看待,逐步适应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合理波动。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平衡风险和收益,理性选择与风险偏好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同时,投资者应逐步树立长期、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避免过度关注个别产品在局部时间段的净值变化,影响正常的投资决策。   

  

  应时,研发中心总经理;交行理财产品d部,认为净值化理财其实是双赢的。相比传统的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收益小于客户的责任,超额收益全部由银行拿走,净值型理财产品虽然收益不足还是客户承担,但是超额收益(大部分)归投资者所有,风险和收益基本平衡。对产品经理的青睐程度位居第二。净值对产品管理方法论和投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空间和动力。最后,有利于销售机构,借助存款、理财、保险、基金、信托等多层次的理财产品,实现对客户更精准的画像、分层和营销,提高销售效率。   

  

  应时坦言,银行理财的净转型涉及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再造和重构,对于管理者来说,涉及到很多新的领域。银行业不是一次性交易。相比一般消费品,更注重售后的投资者联系和服务,也就是监管一直在强调规范的产品信息披露。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渗透,与客户沟通的渠道和方式也在不停地扩展,简单在网站上挂个披露文件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信息披露一方面要尽量透明,一方面也要讲究触达,要利用适当的各种渠道,全方位向投资者告知产品的情况。   

  

  应时建议,作为管理者和销售机构,投资者应该通过有效的售前和售后信息披露,了解并认同产品策略、产品收益和风险来源,沟通管理者、销售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关系。比如近期因为债市调整造成的部分偏债产品的净值回撤,是不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客户沟通,想办法让我们的投资者了解,回撤是因为利率曲线的整体上移,而因为理财产品投的大部分是中短期限的债券,一段时间之后会收敛回票面价格,现在的净值回撤只是暂时的现象。   

  

  中邮金融副总经理刘丽娜认为,近期部分产品净值的波动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资产端,随着经济复苏,资金利率短期波动引起债券二级市场价格波动;产品端,成立理财子公司后,战略布局固定收益净值型产品。客观上,这些新产品的成立时间都集中在低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