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包括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制度与金属制度差别

  

  第三部分货币与银行第17章信用媒介与货币需求一、信用媒介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   

  

  清算所本身的扩张(清算业务的扩张)降低了广义货币需求:一些依赖货币的交易所可以在没有货币或货币替代品实际流通的情况下进行。这种需求减少的趋势抵消了由于交换经济的不断扩大(世界贸易量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的货币价值的上升趋势,从而导致货币需求的大量增加。信用可以代替商业中的货币,减少狭义的货币需求。这就是信用媒介的意义,信用媒介对货币和其他经济商品交换比率的影响就根源于此。亚当认为,用纸币(即银行券)驱逐金银是用更便宜的交换工具代替昂贵的交换工具,因为更便宜的交换工具可以提供同样的服务。李嘉图还看到,使用银行券最根本的好处是它减少了社会在流通工具上的支出。他的理想货币制度是为了确保在最低成本.所有国家的社会中使用价值稳定's货币,银行政策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节约资金。事实上,清算系统和信贷媒介的发展至少与货币经济扩张导致的货币需求增加的潜力保持同步。因此,货币交换价值的大幅度增加也作为货币用途扩大的结果出现,其不良后果已经完全避免。将金属用于货币用途带来的损失,通常是用从其他用途退出,进而用于货币用途的金属数量来度量的。二、货币需求的变动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的扩大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而间接交换的减少和自然交换的回归会减少对货币的需求。随着人口的变化,劳动分工的进步与否,是货币需求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人口的增加和劳动分工的进步,交换将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将会增加,而对货币的需求将会减少。这些变化形成周期性变化。首先,它源于工商业的变化,源于经济活动所特有的繁荣与萧条的转换。由于结算交易的具体日期,货币需求的重大变化经常导致突然的变化。三、相互抵消制度的弹性   

  

  在任何时候,用现有货币量调节货币需求而不影响货币与其他经济商品的汇率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信用媒介数量和货币数量之间的支付体系的弹性.它被认为不存在使前者严格依赖于后者的固定关系。(注: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森-顿体系呢?人们认为,银行机构和信用体系的组织使得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可获得的货币量。清算系统的影响与发行信用媒介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的混淆,必须单独思考,予以澄清。's冲销债权的做法导致的广义货币需求的减少,首先受到当日到期债权数量和金额的限制。可以抵消的金额不会大于双方当时存在的债权金额。(这是第一个限制)不支付现金转让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抵销过程的范围扩大。通过清算系统结算的交易有严格的最高限额。从广义上讲,一个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不会降低到由客观环境决定的最低数额(,即使相互抵消的制度已经充分发展。最低的数字是多少?以下.(这是第二个限制)注:当经济在发展,也就是经济繁荣的时候,货币需求会增加。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量,此时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就会增加。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算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来减少广义上的货币需求。在作者看来,这是一个政治实验,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还是一个疑问。如果清算系统不影响货币的交换价值,它就不具备纠正货币存量与货币需求之间不平衡的能力,只有通过货币与其他经济商品交换比例的适当自动变化,才能消除这种失衡清算体系的发展,独立于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比率的其他各种因素之外。(注:SWIFT中国网关的建立,采用全净额结算,是对互抵系统的扩展。)相互抵消制度的扩张或收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立现象,这种现象足以强化或弱化,市场中因其他原因而影响到的货币与商品交换比率的各种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