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潜意识的调整和改变,如何理解潜心育人

  

  【“名家评红楼”系列评论】   

  

  宝晴之情的隐性表述   

  

  —— 《芙蓉女儿诔》 一处用典的诠释和讨论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刘上生   

  

  青青是曹雪芹理想中的两性情感,有别于前八十回对宝黛爱情的细致描写和热烈歌颂。建立在独立人格基础上的宝美之情的反映和宝(玉)以隐秘的情欲攻击(人)的感情,凸显了这种不涉及性的异性友谊的纯洁和高贵。第五判词与第七十八判词的创作相呼应,《芙蓉女儿诔》,使其成为最完整的性感受描写。   

  

  被抹黑的“各不相扰”之情   

  

  在《宝卿》第78篇的告别段落中,作者通过淫乱的女性和众多少女的眼睛,钦佩宝卿“不干涉”的精神,并通过晴雯“痴心妄想,以为反正我们在一起了”的哭诉,揭示了这种情感的孩童般的理想内涵。从王善宝进门到王夫人诬告自己是“狐狸精”,暴露了世俗和伦理势力对这种情感的妖魔化,是晴雯悲剧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晴雯死后的《芙蓉女儿诔》年间,贾宝玉作为当事人,为被冤枉的晴雯和宝卿“洗白”感情,不仅是出于情感和道德上的责任,也是驱使他写讣告的最强烈的内心冲动。   

  

  讣告一开始就说晴雯16岁英年早逝,八月与宝玉相处五年,很奇怪。“枕发梳间,夜宴住,亲昵受辱,朝夕相处。”我从十岁开始就是女仆玩伴,那是纯真的童年。很明显,表现宝庆的感情是从纯真无邪的青梅竹马开始的,讣告中提到的“捉迷”、“打草”等细节,都是宝玉难忘的童年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一直保持着纯粹。“它是性的,冰雪不足以形容它的干净”,没有任何污垢和渣滓。这是对晴雯的崇高致敬,也是从一开始就洗白的画笔。宝玉无比悲痛,为“流言蜚语”“家奴”“泼妇”等恶势力的破坏而哀恸。由于文体形式的要求和主体意图表达的需要,一些典故被用作宝卿感情的含蓄表达,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容涉及“性”或被怀疑涉及“性”。非性情绪涉及性暗示,对解读造成一定障碍。误读可能会失去目的。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讨论超出了一篇短文的范围。在此,我只想举一个通俗解读值得商榷的例子,陈述我的观点以供讨论。   

  

  涉两性之爱解读的质疑   

  

  讣告在描述晴雯的悲剧和回忆他们的往事时,集中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哀痛,有如下文字:   

  

  自红纱帐,公子深;信黄土隆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在秋风上;子泽宇神往,默默劝解冷岳。(根据红色研究所校对版(《红楼梦》,1982年版),以下引文相同)   

  

  这是一个平行体的抒情高潮。其中《汝南泪血》(以下简称《汝南对联》)有四句使用了疑似涉性的典故。   

  

  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的注解是:   

  

  “汝南三三五四指的是南宋的汝南王,贾宝玉在这里用汝南王和刘碧玉的故事来表达他和晴雯的亲密感情。郭茂谦,宋代,卷《乐府诗集》,卷45,《碧玉歌》,题注《乐苑》:' 《碧玉歌》 ',宋汝南王所撰。宋汝南王的妃子碧玉,好喜欢她,才唱的。”"   

  

  “梓泽雨衷3354用了石崇和绿珠的故事。参见第911页的注释1。齐泽,石冲另一个博物馆的名字。”   

  

  911页注曰:“石崇,名纪伦,以富而奢。见《晋书石崇传》。”关于石崇和绿珍珠的故事,第892页注5云:   

  

  “绿珠三三五四石宠石妾名。梁,一个优秀的长笛手。孙秀要绿珠,石崇不给。孙秀假奏皇上圣旨逮捕石崇,绿珠跳楼自杀,石   

  

  “这四句是宝玉的自喻(指王汝南、石崇的自喻),表达了他对晴雯的亲近之情和深切悼念。”(中华书局,2010年版,939页)   

  

  《晋书石崇传》(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解释与红学研究所校对版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汝南血泪”的解释加了一小段“或者说“这里是汉代张绍与范型的故事”,但并没有取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国内33,360,010-30,000名权威读者和工具书一致认定,讣告中“汝南”和“紫泽”的典故,是通过王汝南和刘碧玉、石崇、绿珠的故事,表达贾宝玉对晴雯的感情。   

  

  这个解释不无道理。第一,两个典故都包含了对异性的爱,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爱;其次,男女在典故中的地位差别很大(刘碧玉和陆竹都是歌女)。这两个方面虽然与宝玉晴雯的关系有相似之处,但显然没有说服力。   

  

  类比是典故的基本要求。按照这种解释,很难让人觉得确切。首先,汝南王与刘碧玉、石崇、绿珠的关系是主妾关系。但晴雯并非贾宝玉的妃子,连与贾宝玉有染的袭人此时也不得而知。贾宝玉怎么能把自己和汝南、石崇相提并论,把晴雯放在妃子的位置上?这样合适吗?   

  

  其次,这两个典故中包含的异性之爱与宝卿的爱情有很大不同。《绿珠传》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红楼梦》。标题是孙靳绰的《红楼梦大辞典》,云说:“碧玉是一个小女孩,她害怕爬你的美德。我觉得自己是个男人的女儿,但我为自己感到羞耻。玉碎瓜裂,感情反了。郎不耻,转身便抱。”那是首情歌。一些学者认识到   

为或为晋汝南王司马义请孙绰作。至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5,引《乐苑》谓南朝汝南王为妾刘碧玉作,题无名氏五首,有异文。据考证,刘碧玉原为邯郸倡女(据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乐府古辞《鸡鸣》诗注)。梁元帝《采莲赋》中有“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应是传说。刘碧玉不知所终,所谓“汝南泪血”自然是没有的事。绿珠确是为石崇殉身了,《晋书》所述耐人寻味:

  

“(孙秀)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

  

绿珠之死有其反抗强暴的一面,也表现了对主人的忠诚,但又有可悲的一面。她是一个弱女子,命运完全由争夺的男人摆布控制。石崇的话意思很明白,所谓绿珠殉情实际上是为石崇所逼。这位生活极度奢靡、视女性为占有物的豪富公子对爱妾惨死毫无伤心,他考虑的乃是自己的命运和钱财。难怪人格意识极强的林黛玉在《五美吟绿珠》(第64回)对石崇之情作了如此的颠覆性评论: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宝黛心心相印。宝玉明知林黛玉对石崇的批评否定,怎么会在诔文中以石崇自比,视晴雯为绿珠,写宝晴之情呢?

  

从本质上看,所谓汝南王与刘碧玉、石崇与绿珠的两性之爱,都是权势强大的男性对地位卑弱的美艳女性的占有甚至独占关系。故事中渲染的女性为男性献身,正是男权文化的体现。这与虽身为贵族却以“女清男浊”论反叛传统,视女奴晴雯为清净女儿“第一等”人物的贾宝玉,同“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最无奴性的晴雯之间的纯情关系乃天壤之别,怎能比拟并提?

  

生死至情的隐性表述

  

那么,能不能为这两个典故找到更符合宝晴关系性质的解释呢?

  

事实上,《红楼梦大辞典》关于“汝南泪血”一条的解释,“或曰这里是用汉代张劭与范式的故事”已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它也许反映出编写者当时面对的不同意见,虽然最后没有采纳,但注释的包容态度却能给后人重要启示。

  

范张故事见于《后汉书独行列传》,是一个富有某种传奇色彩且极为动人的生死之交的友情故事。山阳(今山东济宁市金乡县)范式(字巨卿)与汝南(今河南汝南县)张劭(字元伯)是太学学友。后张劭不满朝政归家,范式出仕。张劭病重,范式梦见张劭来向他告别,立即告假千里奔赴汝南:

  

“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祭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乃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这才是真正的“汝南泪血”。元人宫天挺有《死生交范张鸡黍》杂剧,第二折范式梦张劭诀别就有“一梦绝,觉来时泪流血。寸心酸,五情裂”之句,或正为“汝南泪血”所本。张劭把范式视为“死友”,后人称颂范张“生死之交”,因为这是友情的最高境界。这种超越现实功利追求和时空限制的死生至情绝非《碧玉歌》主人写侍妾献身所能比拟,而这正是宝晴之情的根本特色。晴雯无奴性媚骨,宝玉尊重晴雯的人格和任性,晴雯挣扎病体为宝玉补裘,却绝不容许宝玉轻薄。两人内心都深藏着一份挚爱,却始终保持关系的纯真无暇,“各不相扰”。晴雯临终前和宝玉交换贴身小袄以为怀念,宝玉以血泪真情写成《芙蓉诔》祭奠晴雯。“汝南泪血”之典以范张比拟宝晴,把宝晴之情升华为生死之交这一古代友情的最高境界,应该说,这才是贾宝玉的真意,也是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理解了这一点,对“梓泽余衷”的含义也就可能有新的认识。《晋书石崇传》:“崇颖悟有才气”,为官就任徐州,“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石崇与潘岳、陆机陆云兄弟等著名文人交游,有“二十四友”之称。金谷园(梓泽)是其交游饮宴之地。唐韦应物《金谷园歌》云:“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潘岳与石崇关系尤为密切,他在《金谷集作诗》写道:

  

“王生和鼎实,石子镇海沂。亲友各言迈,中心怅有违。何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后来潘岳与石崇同因牵涉政治斗争就刑东市,有人因此把“白首同所归”视为诗谶。尽管二人的政治操守可议,但潘岳诗中表露的友谊真情还是难以否定的。潘岳另有《悼亡诗》三首,写夫妻之情真挚动人,说明他确是重情之人。“白首同所归”,也算是一种“生死之交”的友情期许吧。

  

有关史料没有记载绿珠是否在金谷园(梓泽)坠楼。杜牧《金谷园》诗把二者联系起来。但在古籍检索中,没有发现用梓泽代称“金谷”咏绿珠或石崇绿珠故事的例子,而自王勃《滕王阁序》以后,“梓泽”与“兰亭”一起常被文人用来抒发友情和人生感慨。如:“胜地不常,盛宴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滕王阁序》)“王羲之之兰亭五百余年,直至今人之赏;石季伦之梓泽二十四友,始得吾徒之游。”(王勃《游冀州韩家园序》《全唐文》卷180)“角巾私第,杖策丘园。或追梓泽之游,时习兰亭之赏。”(佚名《唐豫州都督于德荣碑》《唐文拾遗》卷62)等。

  

如果我们承认诔文“汝南泪血”隐含生死之交的意义,那么,联系有关“金谷”(“梓泽”)的语义和语用追溯,也就不难得出结论,所谓“梓泽余衷”也是借潘岳《金谷集作诗》“白首同所归”诗意表达同样的情怀。而其目的,都是比拟宝晴之情的生死至情并抒发对晴雯之死的极度悲恸。

  

如此看来,对“汝南”一联典故的意义和功能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以男主与宠妾之情关系比拟宝晴之情,一种是以生死友情比拟宝晴之情。应该说,二者都有语义依据,但在语用上指向完全不同。如果说,前者反映了贵族公子贾宝玉对所钟爱女奴晴雯的潜意识欲望,在诔文中有所表露(这也是笔者以前的认识);那么,后者则反映了贾宝玉面对谣诼诽谤邪恶压迫致晴雯惨死悲剧,勇敢维护生死至情和自证清白的坚决态度。两种解释都可通。前一种解释现在被普遍接受,后一种解释尚未见有人阐述,笔者在反复思考之后,认为后者更符合作者本意,更能成为宝晴之情的隐性表述。倘若硬把“各不相扰”的至情至爱作涉性解读,岂不正好掉进了诬陷者所挖的坑里?

  

两类意符

  

用典辨析,不能就事论事,须放在语境中理解。这里笔者想提出两点意见:

  

一是林黛玉对诔文的修改意见。“汝南”联的前文原是“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黛玉明确批评“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提议用现成景事。宝玉改为“茜纱窗下”,黛玉才满意。黛玉不满意的“熟滥”,其实就是“红绡帐里”流露的庸俗的涉性之笔,也正是曹雪芹在第1回批评的“风月笔墨”。黛玉没有批评宝玉用典,说明她理解了“汝南”二典写真挚友情的含义。改为“茜纱窗下”才情境相合,与此一致。可是后人皆据脂批,只注意修改后“我本无缘”“卿何薄命”的“诔晴雯即以诔黛玉”的谶语意义,放过了对涉性“熟滥”的批评。实际上,前者非黛玉所能自觉,后者却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黛玉的本能反应,在对人格自尊自洁的维护上,“晴为黛影”,完全一致。

  

二是与《芙蓉诔》的宝晴关系用典的整体设置的联系。总观诔文宝晴关系用典,可以看出两种指向。一种以两性之爱的终极形态喻理想追求,这是对楚辞“求女”比兴手法的借用;一类以生死友情故事隐喻宝晴关系的现实形态,表现与传统友情文化的融合衔接。由此形成两类意符系统。前者例子很多,如“镜分鸾别”“共穴之盟”等等,语义显豁,为人所熟知;后者数量较少,语义较深隐,不易察知,却不容否定。其意义首见于诔文中伤悼晴雯夭逝段落的“露阶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一联,前句或用沈佺期《独不见》“九月寒砧”诗意,后一句“闻笛”则可肯定是用向秀作《思旧赋》伤悼怀念亡友嵇康吕安的故事:

  

“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始作赋云……”

  

“雨荔秋垣”则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此诗也是写友情的。此联看似夫妻与朋友对举,用典辞意却明显偏向后者。以曹雪芹崇尚的魏晋“竹林七贤”故事为叙述起点,含义深永。“汝南”“梓泽”二典,正与此意一脉相承,加上后文林黛玉对“红绡帐里”“熟滥”的批评和宝玉的改正,显示出以生死挚友之情伤悼晴雯的另一意符系统。只是由于前一类意符较突出,而“汝南”二典又可作性爱故事理解,故由此及彼,很容易作出涉性诠释,融入前一类。而本来是伤悼友情的“闻笛”一典,又被忽略,在这种解读下,曹雪芹笔下的两类虽有联系但又各有明确内涵的意符变成为内涵混杂模糊的一类,不但使得对宝晴关系的诔文解读与作品对宝晴关系的实际描写完全背离,扞格不通,也严重影响了对独具匠心的《芙蓉诔》的接受和领会。

  

曹雪芹是伟大的。以塑造晴雯而论,他不但用颠覆传统语义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创新词语作为晴雯人格的标志性符号,塑造了文学史上光彩照人的反奴人格女奴形象,还通过对宝晴之情的描写及其诔文的隐性表述,贡献了一种可与宝黛之爱相媲美的两性关系的崇高理想。这种超越于“性”的生物性和社会奴役性的美好情感,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固然是空谷足音,万目睚眦;但到现代社会已日渐成为多有佳话的人类文明高级形态。正确解读《芙蓉诔》作为宝晴之情隐性表达形式的相关典故,也许不无现实意义吧。(刘上生)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