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北欧小众英文名女

  

  “四书”指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   

  

  千百年来,它启发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对伦理道德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格言警句、妙语、成语、典故至今仍广泛反映在各类文化书籍、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四书”中的人生智慧: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间万物有始有终,有始有终。如果把它们的顺序搞清楚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修身养性,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摆正心态,首先要证明自己的诚意。要证明自己的真诚,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富人的房间装修豪华,仁人的心无忧,健康自然舒适。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要以忠信赢得人心,骄奢淫逸会失去人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创造财富有一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快,使用慢,这样一个国家的财富才能永远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上天赋予的性格叫“性”,遵循事物的本性叫“道”,使人修炼并遵循道叫“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喜欢向别人求教,喜欢观察人的浅薄之言;消除消极的东西,促进人的善行;善于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采取恰当的做法落实到人身上。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学习知识,详细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仔细思考,明辨是非,脚踏实地的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为人诚恳,讲道理,这叫自然;因为讲道理而真诚,是教育的结果。你真诚,你就会明白事情,你能明白事情,你就会真诚。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知识,经常复习练习,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都会很多次反思自己:我有没有尽全力为别人做事?你对朋友诚实可信吗?老师有没有教过知识,认真复习过?   

  

  3、巧言令色,鲜矣仁!   

  

  善良的人很少是因为花言巧语,故作善良!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就产生了。孝顺父母,爱兄长是仁的基础。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承认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不思考会让你感到失落,一无所获。只思考不读书,有时候会做梦,会疑惑。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3、三思而后行。

  

译文: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身体感到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厉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