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没有app怎么删除视频,手机里没有applemusic为啥还自动扣费

  

  大脑极体公斤   

  

  换句话说,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已经秘密中标了。在商界,那些“外嫁”的品牌对此一定深有感触。   

  

  被高价收购,本来是企业找到靠山,创始人赚得盆满钵满的好事。但如果你把自己卖了之后失去了话语权,让对方处置了,或者在文化和组织架构层面遇到了整合不力,一个品牌就有可能枯萎。   

  

  比如,很多中国的热门品牌,被海外公司收购后,要么被“雪藏”,要么被削弱,始终无法掀起任何涟漪;Beats等知名品牌在苹果收购时被称为“小甜甜”(库克曾称赞Beats的两位创始人吉米艾奥文和德瑞医生是天才)。现在AirPods成功了,Beats by德瑞医生,Beats耳机将长期存在的产品页面,都将被移除。   

  

  很多网友猜测,可能是Beats和AirPods的巧合,加速了这条产品线的衰落。   

  

  不久前,长期担任苹果音乐和国际内容部门总裁的卢克伍德(Luke Wood)也宣布离职,他的职位由在苹果工作了15年的高管奥利弗舒泽(Oliver Shuser)接任。不过前者是Beats成立以来的元老级人物。苹果也承认在疫情期间进行管理层变动“时机并不理想”,但无论如何还是选择了这样做。   

  

  回顾6年前收购时的“你侬我侬”,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卖淫”公案,在TWS真正的无线耳机如火如荼的时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可穿戴设备赛道的马达。到底是什么?   

  

   (Beats CEO吉米艾奥文、苹果CEO库克、德瑞医生和苹果高级副总裁艾迪库伊)   

  

  

“总裁,夫人被您送去苹果做耳机三年又三年了”

  

  

   2014年5月29日,苹果正式以30亿美元巨款收购Beats Music和Beats Electronics(以下统称Beats),远超大众预期。   

  

  这次收购之所以引起关注,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当时苹果历史上最大的单笔交易,还因为在品牌形象、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一些违规行为,让很多人不解。   

  

  比如创新工场的一个投资总监曾经说过:“买技术?Beats的耳机技术并不好。买个设计?苹果不需要。购买流媒体音乐的市场机会?20万注册用户的产品,对于苹果来说是杯水车薪。不能理解!"   

  

  的确,这个决定与苹果过去40年的收购行为大相径庭。此前苹果更倾向于收购有前景或者核心技术的小公司。   

  

  苹果公司几个月前以30亿美元收购这家估值只有10亿美元的公司,到底是为什么?   

  

  市场上流传的各种猜测,就像库克在发布会上称赞Beats耳机“经过专家调制,耳朵挑剔”一样,听众的想法可能和森海塞尔、三角、舒尔等差不多。那就是——我相信你的鬼话。   

  

  无论我们这些“工作者”如何猜测,这两个全球品牌之间的博弈可能都是错误的。但行为不能骗人,我们不妨从苹果收购Beats后的所作所为来推断其真正的动机和结果。   

  

  

苹果的“收购经”:用“钞能力”到达时尚的彼岸

  

  

  今天看来,收购Beats简直是苹果成为时尚公司的神来之笔。   

  

  当时的苹果离创新前沿还很远。iPhone6发布后,被吐槽为加长版iPhone5。人们非常怀疑iWatch、iPad和iPhone能否在未来10年继续支撑苹果的1000亿市值。纽约风险投资基金广和投资(Guanghe Investment)创始人弗雷德威尔逊(Fred Wilson)甚至预测,2020年,苹果将不再是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也不会跻身前三。   

  

  很明显,他被打中了脸。   

  

  这些年,苹果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变成一家时尚公司。   

  

  在此之前,苹果虽然一直深受科技潮流引领者的喜爱,但始终无法像奢侈品一样攫取更多溢价和利润。谁对钱有意见,尤其是华尔街?   

  

  但众所周知,苹果的时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13年,苹果聘请了当时英国著名奢侈品牌巴宝莉博柏利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安吉拉阿伦特(Angela Ahrend)担任高级副总裁。此后,聘请了耐克的高级设计师本谢弗(Ben Shaffer),尽管对方没有设计可穿戴设备的经验;聘请李维斯高管里克阿提萨(Rick Attissa)担任美国零售市场负责人。   

  

  我们还在材质上大做文章,推出了成本更高、更有奢华感的蓝宝石。但上述措施都没有奏效。苹果连续几个季度业绩不佳,2019年阿伦德下台。其他奢侈服装品牌的设计师也没有贡献出知名的硬件创意。   

有applemusic为啥还自动扣费4.jpg">Beats所在的耳机领域,固然不能与手机这样的电子消费产品划等号,至少跟服装业相比,还算是个“近亲”。像是都在音乐产业有所布局,苹果早已申请了耳机方面的专利,Beats创始人艾欧文曾与乔布斯私交甚笃……这些都成为Beats与苹果融合的前提。

  

那么,卖身之后,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呢?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

  

1.换血。

  

伴随着收购的完成,Beats 的两名创始人 Jimmy Iovine 和 Dr. Dre 以及部分团队加入苹果公司,其中,Dr. Dre是美国西海岸著名的HipHop制作人、DJ、说唱歌手,而Jimmy Ivoine是环球音乐旗下Interscope唱片公司老板。

  

经过数年打拼之后,Dre和Ivoine将Apple Music扶植成为仅次于Spotify的音乐流媒体平台,拥有3000万以上的注册用户;Beats大胆前卫的产品进入苹果门店之后,直接提高了苹果品牌的“含水量”――变得“潮”了不少。

  

但这些被库克成为“万里挑一、深谙音乐之道”的罕见人才,也伴随着苹果音乐硬件和内容业务的更迭,有不少选择了告别。

  

2018年Ivoine宣布退休,他表示,退休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开始进入迷茫期,需要休息一下。其他诸如2011年加入Beats、负责苹果音乐与国际内容部的高管卢克伍德,也宣布离任。

  

2.整合。

  

最早也最成功的磨合,是苹果与Beats高度契合的流媒体业务。

  

此前,苹果也曾试图推出过iTunes radio,以挽回音乐下载业务的逐渐衰落,但并未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收购完成之后的WWDC 2015 上,Apple Music 就整合了 Beats Music,作为一项收费服务,Apple Music 费用是每月 9.99 美元,可以让用户在线收听 iTunes 资料库中成百上千万的曲目以及观看音乐视频。苹果对此十分重视,甚至让 Apple Music 替换掉了之前 iPod 在苹果官网上的位置。

  

在接受采访时库克提到,新的流媒体服务代表了音乐领域的下一个篇章,将是引导用户付费订阅苹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Beats Music,也就此功成身退。

  

3.出新。

  

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也不行。苹果收购Beats显然并不单纯是为了推出一款流媒体产品,否则像Facebook收购WhatsApp那样买个数字内容企业不就好了。Beats的硬件,也为苹果求新求变,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开始,苹果的动作还比较保守,只是砍掉了Beats的无线音箱项目,新推出的Beats power 无线入耳式耳机,当然增加搭配苹果watch的颜色之外,并没有进行任何的更改,甚至售价也和之前一样。

  

似乎是还没考虑到应该怎么做Beats耳机,苹果就在2016年推出了自己的真无线耳机AirPods,将苹果多年积累的头戴生物传感器、智能语音交互、无线蓝牙传输等等技术,一起放在了亲生的“太子”身上。

  

这一产品成为可穿戴设备在娱乐服务领域的一朵奇葩,很快让全球用户“真香”了,以一机之力重新拉动了苹果财报的强势增长。

  

当然,也没有厚此薄彼,此后也将W1芯片放在了Beat Studio 3无线耳机上,使其可以与iPhone iPad MAC和apple watch配对使用。耳机内部也经过了重新设计,为了让佩戴更加舒适。算上这款产品,市面上五款 W1 耳机,其他四款分别是 AirPods、PowerBeats 3、Beats X 和 Solo 3。这时,AirPods和Beats已经开始出现产品重叠的迹象。

  

这样纠缠了几年后,最终以“大王子”(Beats)远离朝堂(页面全面下架),“嫡子”AirPods地位固若金汤而告一段落。

  

爆款硬件的诞生,究竟靠什么?

苹果今年的财报,以及TWS引发全球巨头争夺的风潮,无不说明,苹果AirPods在可穿戴设备这一产品品类中,取得了如同2007年推出iPhone、2010年推出iPad一样的成功。

  

而推动了这一硬件崛起的库克,也终于在可以在常年被与乔布斯比较的争议中,有了一记大招。

  

而苹果收购Beats后的扬与弃,也或多或少改变了我们对硬件爆款的认知:

  

比如说,技术的优先级开始领先于时尚营销。

  

收购Beats时,人们都说苹果产品的音质以“白开水”出名,Beats可以为其音质带来改变。但显然,AirPods靠的并不是Beats的耳机技术,苹果和Beats调音走的是两个方向。

  

此前,Beats也曾与Lady Gaga合作推入耳式耳塞,并大受年轻人欢迎。但TWS耳机的真实普及,还需要综合考虑其应用场景。除了听音乐之外,通话、玩游戏、追剧等等,对耳机厂商提出了降噪、连接、传感等多种综合技术的能力要求。

  

至于AirPods为人所称道的核心亮点,如运动检测、健康管理等等,早在2007年苹果就申请了“基于耳塞/耳机/耳麦的运动监测系统”这一临时专利。

  

也依靠自研可穿戴芯片,采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降低其他设备传输的潜在干扰,提升蓝牙连接效率。这些都对TWS耳机的使用体验带来了直接的价值提升。

  

如果说曾经的Beats会让青少年消费者觉得“很酷”,不断为了追求时尚而购买新款。那么AirPods的出现则打动了更多人的心理阈值,毕竟耳机本身的寿命并不短,不属于快消品,这是硬件圈与时尚界最大的差异。成年人谁会为了相似的产品功能而季季换新呢?TWS耳机能撬动新硬件蛋糕,获得用户的持续关注和购买欲望,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时尚而已。

  

另一个,则是拿来主义的消退。

  

比起IPS屏幕、蓝宝石玻璃、指纹识别等技术,苹果从Beats那里拿来的硬件层面的能力着实有限。

  

且不提这笔买卖今天看来是否划算,苹果一直以来靠收购创业公司、挖人等直接“拿来主义”方式弥补自身研发能力不足的“套路”,反正是碰壁了。

  

Beats创始人固然备受音乐圈欢迎,也有着难得的营销天分,但这显然都不是让苹果在TWS耳机市场成功的核心原因。

  

必须正视的是,尽管苹果喜欢搞“嫁接”,但这都是建立在其对技术趋势超强的前瞻眼光之上的,才能在短期内推动相关技术在硬件生态上带来较大的改变。

  

所以当其他耳机厂商纷纷嘲笑着Beats音质差,不断押注提高音质体验的时候,苹果则在低时延连接、智能语音助手交互等领域积攒了足够高的技术护城河,戳到用户使用TWS耳机时更痛的痛点。

  

作为消费数码产品厂商,苹果的“拿来主义”并不单纯,却也更容易拿稳TWS耳机这一局。

  

当然,Beats也无法回答的问题,苹果只能靠自己来解答,那就是当竞争对手的工程能力和产品也不逊色于苹果的时候,AirPods该靠什么继续打动人心?

  

是质量吗?这方面苹果本家和Beats简直就是一对“连体婴”,都曾经因为售价昂贵但质量低下,而被用户告上法庭。

  

是服务吗?维修难、维修贵,一直是苹果在零售市场为人所诟病的问题。随着可穿戴智能生态的规模扩大,相关服务怎样同步跟进?总不能让大家坏了就换新吧,今夜我们都是库克的“打工人”。

  

当Beats淡出TWS潮流的视野,也意味着一次移动终端话语权的交替。看起来琴瑟和鸣的并购也只是手段之一,消费者从来只为更新更好的故事买单。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台上的人假正经,台下的人最无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