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会有风险吗,投资基金会把钱亏光吗

  

  红周刊 特约 | 胡东辉   

  

  说起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致富,因为炒股致富的故事总是到处流传;最后我会想到亏损,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炒股,但很少有人会想到亏损会“致命”。最近有知名基金经理英年早逝的不幸消息,传闻与巨额投资亏损有关。很多人把基金业绩的排名归咎于基金经理精神压力太大。不排名怎么样?恐怕我也做不到。任何工作都有绩效考核。如何在考核指标和忍耐极限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世纪难题。这种人为的压力是一种折磨,会让人难受,会让人怀疑自己的人生,会让人感到痛苦。只有他们感同身受,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爆仓时的瞬间感觉   

  

  投资本来就是温饱之后的溢出行为,没有富余的钱是不可能投资股票的。如果只是用闲钱买股票玩玩,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真的很少有人买股票只是为了玩玩,大家都是为了发财去的。想要发财,光靠闲钱是不够的,所以有些人会把所有的钱都押在一个博客上。胜利是一个传奇故事;博输了就打门牙,把门牙吞下去。所以,人们总是听到发财的故事,却很少听到倾家荡产的故事。偶尔会含糊其辞,因为大多数失败者都不愿意告诉别人。如果你输得太多,你真的会一无所有,甚至负债累累。此刻想不开是很正常的。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从炒股发展到商品期货投机,一度积累了几千万的资金,在当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属于那种靠投资发财的人,却在一次期货爆仓中被迫平仓,血本无归。后来遇到他,我问他:仓库爆裂被夷为平地的那一刻是什么感觉?他说他当时脑子一片空白,这个时候马上被拉出来枪毙也没关系。他当时脱口而出,可见那种感觉是刻骨铭心的。他赔的是自己的钱,大部分都是赚来的,所以他还能从中脱身。如果他赔了别人的钱,恐怕他走不出来,因为如何面对别人是更大的心理煎熬。   

  

  投资没有常胜将军   

  

  没有人讲述这种投资失败的故事。对于作者来说,他只讲这一点,作者并不多问。毕竟是一件感人的事情。基金经理损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无数人的钱,需要面对无数的质疑,那种心理上的煎熬是非常折磨人的。即使你过去赚了很多钱,巨额亏损也会从巅峰跌落到深渊。投资风险不可预测,没有常胜将军。人们看到基金经理拿着高薪,却很少有人能感受到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投资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很多专家以投研为终身事业,但没有人绝对肯定投资只会赢不会输。可见,投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股市更是变幻莫测。   

  

  那些夸夸其谈炒股的人不可信。如果真有这样的神,不如默默发财。经济学家看起来很高大上,但不擅长投资实务。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被问及如何管理自己的钱时,他坦言:经济学家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钱。如果非要问我怎么管理自己的钱,我只能说三分之一投资股票,三分之一投资国债,三分之一投资银行。经济学家多是理论型的,有些投资理论本身就经不起投资实践的检验。一些投资者在格力电器亏损巨大,不能抱怨价值投资。其实没有万能的投资法宝?   

  

  巅峰可能跌入深渊   

  

  基金经理专业吃投资这碗饭,很多时候还得靠天吃饭。遇到熊市,他们亏损的概率很大。少部分基金经理在熊市也赚了钱,有侥幸心理是因为没有持续性。基金业绩排行榜上的前几名大多已经领先一两年。主要是股市的不确定性太大,投资策略不可复制,维持不变很可能会翻车。以前“喝酒吃药”的行情创造了投资神话,今年又不行了。今年的a股市场被认为是牛皮市,波段行情频繁,但基金业绩分化严重。如果过去业绩好,今年业绩不一定好。那种“被追过,从未被超越的东西”在股市投资中是不存在的。   

  

  今年a股的市场风格飘忽不定,特别难把握。年初的时候,白酒股还是如日中天。春节过后,他们突然失势,改正错误的机会稍纵即逝。医药股也是如此,龙头股已经减半。限电背景下,电力股暴涨无逻辑,而电煤价格暴涨时煤炭股涨幅不大。一些资金涌入煤炭股和衍生品的交易,不料却遭到相关部门对动力煤涨跌幅限制的一记耳光,动力煤期货合约价格在短时间内几乎腰斩。炒股太难了。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会在什么时候突然降临。今天还在巅峰,明天可能瞬间跌入深渊。这种突然的反转真的是一件致命的事情。   

  

  (本文已刊发于11月6日 《红周刊》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红周刊》 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