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兑风波一般多久解决,防范挤兑风险什么意思

  

  2018-12-21 07336040 |钱江晚报   

  

   ofo ofo共享单车退押金风波仍在持续。公司创始人戴威发布了一封悲壮的公开信,要求全体员工“勇敢活下去,不逃避,对自己欠下的每一分钱负责,对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但如何对用户负责,ofo心里可能也没底。很明显,如果押金没有被挪用,ofo为什么要让1000多万用户在线排队。   

  

  而且整个行业都在不断得到坏消息。据介绍,押金1500元的共享汽车TOGO路歌也遇到了押金难退的问题。有用户反映,在途歌上申请退押金后,近三个月押金一直未到账,大量用户在微博等平台投诉该公司。可见,押金难挪用,退款难,或者说已经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共享出行领域蔓延。   

  

  所以很多人问:国内的共享经济行业是不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边缘?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从ofo的案例来看,大规模退押金风波的第一个原因是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无法维持日常开支。这背后的原因是公司自身管理不善。它有钱的时候乱花钱,没钱的时候又无能为力。一个只会花钱不会赚钱,不擅长处理危机的公司,只能等着被拯救或者死亡。   

  

  Ofo的创业团队真的太年轻了,之前遇到的机会和机遇太好了。一直处于疯狂扩张中,以至于连最起码的团队建设、组织管理、危机应对都没有经验。有报道称,ofo地方分公司存在乱报销、乱开支等内部腐败问题。例如,当地公司工作人员随口说,这个月要花1000万元维护自行车共享,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钱被内部人员瓜分了,总部却一点都不知情。公司创始人花钱随心所欲。年会上他奖励现金和车,不把投资人的钱当回事。这样的企业遇到危机必然会倒闭。   

  

  从根源上说,共享行业遇到的问题是普遍的缺钱。由于P2P整顿、股市陷入低潮、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各类投资基金要么没钱投,要么有钱不敢投。今年以来,共享经济融资的案例屈指可数。很多企业转而通过IPO“浴火重生”,而那些还没来得及战略转型,还不准备上市的创业公司,日子就不好过了。这是ofo共享单车、TOGO途歌等企业遭遇困境的重要行业背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享经济的模式完全行不通,也不意味着国内共享经济行业只能观望。与其区分ofo共享单车这类公司的运营模式是共享模式还是分时租赁,倒不如说这些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除了资本的作用,也有其击中用户痛点、适应社会需求的优势。   

  

  滴滴出行公司兴起后,彻底改变了国内交通的行业地位,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很多便利。ofo单车推出后,满足了很多人的“最后一公里”需求。这些都是真实的用户需求,而不是凭空产生的。Ofo有1000多万人退押金,这本身就说明至少有1000万人使用过ofo。这说明不是单车共享的模式不行,而是ofo等公司还没有找到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变现方式,摆脱单纯依靠资本输血的模式。   

  

  可以说,ofo等企业陷入困境,不过是资本结构变化引发的行业洗牌。代表新经济、新模式的共享经济,依然前景无限。但目前,陷入困境的企业应抓紧转型,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梦想依靠资本做大,然后通过merg退出市场   

  

  (原标题《遭遇挤兑潮,共享经济是否完了?》,原作者魏英杰。编辑钱振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