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生产要素

  

  作者:徐建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在规模、结构体系、技术水平、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我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导力量。   

  

  工业化中后期,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一些新情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凸显,传统制造业增长动力减弱、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调整过去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发展路径,围绕实现自主可控核心技术、高端精益产业结构、高能有效要素投入、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等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增强制造业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能力,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要看到,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发展路径的增长动力在逐渐减弱,瓶颈制约在增加。   

  

  首先,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是不可持续的。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深度嵌入国际分工体系。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降低。在总量和结构双重变化的影响下,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削弱,加大了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压力。尽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二是全球技术合作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市场运行波动加大。长期以来,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是中国制造业弥补技术短板和市场空白的重要途径。由于部分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卡脖子”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果技术合作遇到冲击,技术引进的路径受阻,可能导致技术供给减少,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加大。同时,受国际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产品出口市场变化加大,风险加大,可能对企业生产、产能、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平稳运行带来冲击。国内外技术合作格局和市场关系的调整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潜在的转换风险也可能对制造业的稳定健康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同质化程度低导致效率低。当前,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部分地区存在“低端供给多、高端供给少”的现象。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质量性能、品牌建设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而且高端优质产品自给率不高。多年来,一些企业习惯于通过技术引进和投资扩张来做大规模的量,然后通过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来赢得市场份额。差异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不足,导致资源整合配置效率低,制造业竞争能级低。随着国内外产业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制造业参与高层次国际合作的关键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适应要素禀赋条件变化、经济发展趋势导向、全球经贸格局重塑等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探索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内生增长为动力、以质量升级为核心、以绿色低碳为背景的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下一阶段,要努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高端精益产业结构、高能有效要素投入、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就是着眼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高关键行业、重大技术和核心环节保障基本运行的能力,有效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高端精益的产业结构意味着要努力提高高性能和高质量产品的比例,增加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增长贡献;高能有效的要素投入,是指提高要素投入结构中优质、高端、创新要素的比重,围绕技术等要素优化配置,重塑产业竞争力,推动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绿色低碳发展就是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新型“工业-环境”关系。   

  

  一是加快动能转换,塑造科技驱动新优势。要把技术放在要素配置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发展优势。要培育技术领先、创新活跃的制造业新增长点,推动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快构建以科技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要顺应科技变革新趋势,积极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力度推动高端装备、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二是完善合作制度,优化内生增长环境。顺应国内大流通日益强劲的发展趋势,提升国内产业链合作水平,加强链主、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工组装企业之间的配套合作。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实施产业基地再造工程,突破制约发展的断点。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等关键要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制造业吸引、聚集和使用要素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供需深度对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对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制造业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形成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层次动力。   

平衡。

  

三是提升竞争能级,拓展品质升级空间。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开展精益生产、精品制造,提高中高端消费品占比,引导消费品制造向个性化、时尚化、智能化、品质化方向升级,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和国际化步伐。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断缩小国内外原材料产业的技术差距,加快传统材料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新材料的创新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加快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提高“硬件+软件”“产品+服务”等的融合发展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四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顺应清洁化、高效化、减碳化发展趋势,推进节能减碳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装备、绿色产品,加快推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逐步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和产能。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服务市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低碳服务业,引导节能减碳领军企业面向全行业全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实现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来源: 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